改善不文明现象的对策 国内海待现象解析及对策(一)



系列专题:国内海待现象解析及对策

中国2006年的出国留学人员是107万人,到2010年,我预计中国出国留学人员总数将超过150万人。留学人员回国人数目前是30多万,这个数量增长也很快,我预计到2010年也会达到50万人,如果包括来回流动的海鸥,人数会达到70多万。因此,留学人员回国发展所经常面临的问题更需要认真来对待,比如海待现象、海归子女就学问题、海归创业融资难问题、海归回国的身份问题等等。只有正视这些问题,并提出解决这些现实问题的对策,尽量减少海归的后顾之忧,海归回国才能更好地将自己的发展与国家的发展结合起来,并吸引更多的海外学子为国服务。

海待现象解析

随着海归潮的到来,“海归”变“海待”的现象,已经不再是新闻,归国留学人员的求职时间也出现了延长的趋势。随着留学越来越普及,留学人员的绝对数大幅增加,留学人员的层次多样化,出现一定比例的海待现象是可以理解的。问题是我们需要进一步研究,找到出现海待现象的根源,提出一些可供参考的意见。

2004年6月,第12届金领世界高级人才招聘会上,海归人士的积极参与程度出乎主办者意料,参会海归达到了800名之多,其中有一半是海待。越来越多的海归人士因为找不到自己满意的职位,宁愿等待时机而变成了“海待”。主办方中国人才热线在现场收到700余份海归调查问卷,调查表明有五成的海归处于待职状态(《南方都市报》, 2004年6月19日。)。

2004年12月,全国青联海外学人工作部与《青年参考》报联合主办的“海归搜索行动——海外留学与归国人员现状大调查” 分布的分析结论中,在分析有关海归就业状况的数据中发现,71.3%的海归在回国后至少6个月才找到工作;一年以后还没有找到工作的占10.2%(《中国青年报》,2004年10月26日。)。

2005年,世界HR实验室对1500个海归样本的统计结果,35%以上的海归存在就业困难,不得不暂时待业而成为海待,受访者中已有3个月未找到工作的占30%,另有15%在5个月内都没有找到工作《广州日报》,2005年11月3日。。

而到了2006年,在我参与的欧美同学会组织的关于自费留学人员回国就业调查显示,21%的被调查者花了3~6个月时间才找到工作,甚至有6%的被调查者花了一年以上的时间找工作(见图1)。此外,在我2007年组织的对一些成功海归人士的访谈中,他们对于海归的现状也谈了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2007年,慧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2007海归人才现状调查报告》也显示:6成半左右的企业和海归认为海归的就业形势一般(《北京日报》,2007年6月25日。)。

 

 

 

 

图1:海归在国内找到第一份工作花费的时间

资料来源:欧美同学会《2006自费留学人员回国就业调查》。

 改善不文明现象的对策 国内海待现象解析及对策(一)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465297.html

更多阅读

大学生不文明现象之我见 大学生微商现象之我见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各种不文明的现象也随之出现,而在大学校园里,各种不文明现象随处可见,尤为严重。这些不文明的行为不仅影响了校园风气,还对大学生的日常行为习惯有着负面影响。那么,就让我们看看有哪些不文明现象出现在我们大学校园

不一样的续杉杉来了 传奇杉杉(一)

说它是一个传奇一点也不为过,这家公司是中国服装行业中的传奇,它的创始人郑永刚更是中国企业领袖中的佼佼者。杉杉不仅仅是中国领先的品牌男装企业!全国最大、世界领先的锂电池材料供应商,新材料公司?作为宁波银行等多家金融机构的战

商务谈判前的准备工作 谈判前应该准备什么?(一)

“不打无准备之仗”,对于商务谈判,这句话同样正确。在商务谈判开始前,应该准备什么,或许很多人都没有想过这个问题。准备靠自觉,谈判靠感觉,结果靠知觉,难以达到目的。本篇中,作者对商务谈判前需要做什么准备进行表述与解释,供大家参考借鉴

这丑陋又美丽的世界 沧桑皮具,在丑陋中成功(一)

一张30元钱的牛皮,就是今天这个年销售额达到1000万元企业的全部投入。牛合印认为未来不是一个计划,而是每一个人都在参与实施的一个梦想。一个商业参与只有最终演化为一个文化参与,才能不被磨灭,不再沦为商业投机。   “有的人一走进

声明:《改善不文明现象的对策 国内海待现象解析及对策(一)》为网友沙漏里的时光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