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坚决反对政府部门办公司的,不管是科委系统办的技术类研发、转让、推广公司,还是文化部门办的创意类设计、生产、授权管理与推广公司。中国现在的行政效率有很大的进步,那种靠卡程序手续拿钱的事情很少了,而多的是利用国家的产业鼓励政策拿政府的政策补贴,利用政府的投资项目拿政府项目。不过这里我不想说腐败问题,我想说的是无能问题。
我们的体制也很有意思,你说没有哪个行业,不是有个领导一热心,政治上一号召,立即的就可以看到风起云涌的办起一个行业来,投下去的钱多了,凑热闹的多了,自然就有个气氛,也多少有点收获,是那么一个广种博收的意思。但是在微观来说,问题实在太多,在地方上走,到处看到新出的各类文化产业公司、动漫公司、新媒体公司,一说就是某某书记批的,某某省长批的项目,然后呢当头的就说与谁谁谁关系铁,业务基本上就是知道一点上面领导热衷的大概念,至于产品规划、市场定位、品牌建设、渠道建设、授权体系规范一概不知道,也基本没有,但是就堂而皇之地开张起来。
如果是一个私人老板,要去投个资,一般不会轻易下手,通常是先看市场上有没有人要,然后试试自己有没有生产服务的能力,评估下风险的大小,然后去做,因为钱都是自己的辛苦钱、血汗钱,轻易去投下去,转眼就没有了,所以不能轻举妄动。但是如果这个项目是蒙的政府的钱就不同了,其实从主管的到从事的,了解底细的人都不多,关键就是个概念,糊弄个概念,表面上说得过去就开干了。我们现在的政策本位弊端在这样的操作下一览无余:一是部门本位,政府职能产业化最有利的也最可能产生腐败的就是本系统及与本系统有关联的利益集团,我个人觉得现在这个问题在科委系统与文化系统问题最为突出;二是这种以官代商的模式不是完全没有一点进步的空间,但是效率低代价高,其基本运行模式连很多起码的管理水准都达不到,无疑会耗费大量资源(这个与我们工业能源的高能耗其实是一个道理),产生大量低质量的产品;三是进一步加强政策寻租倾向,因为这类的利益集团不擅长理解与获得市场需求,但是擅长制造政策借口与需求假象,导致政府资源不断投入厚植其所在的泥潭里面,如果放长一点的眼光你看看现在很多行政系统下面一大堆半死不活的事业单位或者当初以各种名堂办起来的机构就知道了。
政府搞产业除了少数资源垄断的行当外是不成的,其实这点基本道理大家已经明白,但是每到有领导心血来潮的时候总是会走到这条老路上,而在这条路上也总有接近体制资源的人等着渔利。大领导就那么一说,说得语焉不详;小领导就那么一套,套得也稀里糊涂,这样的东西除了多点口号政治与掺和的弄点公变私的魔术最后能剩些什么呢?制定政策者可以有大概念,但是制定与执行政策者不能与使用政策资源者一体;党政干部就请罢了你们批项目的手,因为那手在历史上还没有被证明是高明的;政策资源应当用更为公开的方式在社会上使用并建立公平体制,尤其打破体统控制模式;而至于与政策系统有关联的人员恰恰应该成为分配政策资源时候的禁忌因素与排斥因素,而恰恰不是优先考虑因素才公平。行政系统不能自肥、信息公开与参与识管理、建立公平的回避与禁忌体制,这是对我们这样庞大而到处伸手的行政系统提出的明确要求。行政这只手很多时候在市场上就会变成黑手,行政官员或者很多前行政官员在日益动态与细化的市场上其实就是瞎子,黑手加瞎子的行业发展模式实在是要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