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商定位再评估 麦考林 没有突出的致胜卖点,顾客最看重的品质利益点没有得到保证,导致感知和实际不一致,导致未来很艰难。 马萨玛索 马萨玛索想通过品质致胜,所以锁定了高端人士细分市场,但网络人群中高端人群市场还未成熟,导致目标市场小,营销成本高,没有坚持住,所以短期碰到瓶颈,转向中端市场,推出了中档产品线,则丧失本身高端定位。 Justyle 定位不太现实,全球领先没有必要提出。笔者原来曾服务于路易威登集团,一个全球领先的品牌是靠时间才能积累的。 裂帛 笔者觉得其定位很好。苹果和哈雷摩托这样的平台本身功能上有很多缺点,你要么选择,或者放弃!所以他们成功了! 但一定要说风险的话,就是其目标人群市场不够大。如果是门店模式,风险就更大。还好是网络模式,可以找到很多小池塘,所以看好其发展成一个健康公司,但这个定位未来做到百亿元规模则不可能。 欧莱诺
![电商定位 中国电商定位再评估](http://img.aihuau.com/images/a/06020206/020610183265687158.jpeg)
定位不清晰简单,也违反了定位要与众不同原则,“自由、自然、随性、快乐、舒适、自信、时尚、前卫、简约……”只能让大家忘记你,其实1点、顶多3点价值宣称就足够了。 梦芭莎 我找不到合适的定位关键字,因为它同时推出了很多品牌,很多品类,想卖给很多类别人群。从战略上讲,这是非常危险的做法,因为不专注。我对它的未来走势不太看好。 凡客 希望通过品类和高性价比致胜,产品领域牺牲了差异化,但锁定了年轻的赶潮流人群这个细分市场,通过韩寒等投资了品牌个性。但之前请雷军做代言人想尝试精致生活人群是失误的。(注:凡客副总裁赵晓明对此评论有异议) 自营综合类B2C 他们都想学习亚马逊作为大平台的三个价值点(品类齐全、方便体验以及价格便宜),所以,虽然起点的品类不一样,但最后一定是殊途同归。目前阶段,各有胜负。 易讯目标直指京东,号称价格更便宜,配送更快,希望获胜,但目前的劣势是种类、SKU数量和地理覆盖性都不如京东,所以不会从京东那里抢占很多客人。 而且,博弈论告诉我们,有腾讯撑腰的易讯若真的伤到了京东这样的巨头,京东缓口气后,一定会还击配送速度和低价这两点。 而苏宁有大家电品类优势,线下94个仓库建立了很多安装、维修和配件供应点,可以提供更好的服务,但目前还较难找到其他定位优势。但在京东、易讯、苏宁中,我个人更看好苏宁,因为苏宁有其他两个对手没有的优势:来自线下的品牌、采购、线下会员以及其他尚未开发出的资产资源优势。 一旦传统睡狮觉醒,这个力量是强大的。这也是为什么8月的苏宁京东大战,最后以苏宁胜利告终。相信京东未来不会轻易发起对苏宁的价格促销。 至于这三家都在讲正品,这其实是多余的,因为都是从其他供应商处采购来的,正品不是竞争优势。正品是讲给淘宝集市的顾客听的,打动不了三家目前的消费者。 目前京东、易迅、苏宁、1号店、亚马逊中国等也需要在某个价值点做到与众不同,否则消费者还是按照惯性买——京东买3C、1号店买食品饮料、亚马逊中国买书。 大品牌的竞争到最后一定不是品类、价格等因素,而是用户体验之争。 亚马逊是赢在竞争对手很难复制的用户体验上,现在更多投资在数字产品上,以拉升毛利率。所以1号店于刚董事长发言很少谈低价,而是谈用户体验,这是有长远眼光的做法。 最后,我想告诫各位,竞争的定义是扩大并长久保持对竞争对手的差别,竞争不只是通过加法完成,还可以通过减法进行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