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茂中机构藏品——齐白石《贝叶草虫》
凡人肯定不是大师,大师必定不凡!唯独面对齐白石他老人家,叶茂中这厮的脑海中所能想只“凡人大师”这四字最为恰当。
齐白石,中国近代最知名的传统绘画泰斗,不夸张的讲,名字一听就很不凡,就像大师。虽然我自小就喜爱绘画,但得见大师真迹的机会却不多,齐白石这个名字在我心中早已抽离成一座高山,屹立在心底。直到那年中国美术馆举办的齐白石画展,让我真正有了一次近距离看大师的机会。 开始的确是怀着肃穆之心走进展馆,然而在大师的笔墨引领下,看鱼、看虾、看小鸡,感受早春的暖阳,呼吸雨后的清新,看古怪老头说着古怪话,有嬉笑怒骂,更有率真与童趣,渐渐的心就变得轻松和愉悦了。我敢说,很多人看完这些画就会从心底把齐大师当作了他家邻居齐大爷,叶茂中这厮就第二天忍不住又去了展馆,专门带了放大镜去看他画的小虫,就像头一天没聊够,转天又去串门了一样。 大师不仅作品“平凡”得可爱至极,出身更是平凡。他一身一生透着“土”气,生于贫寒的农民之家,九岁放牛,十二岁学木匠,十五岁学雕花,二十七岁开始拜师读书学画,一辈子没出过国门,即使国内,也只一生可数五次远游,真可谓土生土长,土得掉渣。甚至成名后在一次京城名流的聚会上,由于衣着过于普通,竟无人注意,直到梅艳芳发现,极为恭敬的上前问候聊天,才引得满座皆惊。 大师是凡人,做雕花匠时他努力成为雕花能手,还将师傅平刀法改进成圆刀法;做乡村画家画肖像时他练就了自己当时独有的绝活,能画出纱衣里透出的绣花图案;拜师学写诗时他白天干活,晚上还想办法“自烧松火读唐诗”;学习篆刻靠大量练习,痴迷于刻了磨掉、磨了再刻,弄得满地石浆……写到此叶茂中这厮再提自己的一句老话,有的人没有成功不是因为不够聪明,而是不够笨啊。 大师肯定是凡人,他的真性情让人想起一句老话:“圣人皆孩之”。他要养家糊口,为钱而劳,他就写出“卖画不论交情,君子有耻,请照润格出钱”(1930年)。据说,一进他家大门就见润格,再进客厅又见润格。然而,他的不为钱所动更见他的真,“北平陷敌八载,未尝作一画,治一印,力拒敌伪教授之聘,高风亮节,诚足为儒林生光”(徐悲鸿)。 大师是凡人,无论吸纳多少前人绘画精髓,却从不丢掉自己的气质个性和生活经验。他的作画题材都是他所熟悉的平民趣味和日常生活。画泥、画土、画草、画虫、画童年……。他常讲“要画自己所见”,画虾便“朝夕看虾,化龙点睛”,画蟹就“九年观蟹,始有一得”,一次,为了画好鸽子的尾羽,专门让儿子捉来数,确定是十二根,以后就照此画。 大师终是大师,他从平凡的路上走来,却走到了无人企及的境界。他虽以凡人之情感、凡人之题材,却运用文人之笔墨,老道精湛、炉火纯青。把民间画、文人画溶入“似与不似”之画境;将师古人、师造化推到“无法而法”之至法。于是画面有了生命:菜蔬味、泥土香、蛙鸣、虫叫、虾游、蟹动……栩栩如生。 一个画家,能突破前辈、引领同辈、贡献后辈,才能称其为大师,齐白石做到了。他曾言,“作画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太似媚俗,不似欺世。”“学我者生,似我者死。”寥寥数句道出艺术之玄机。他带着他的凡人味开创了文人画前所未有的面貌,为中国书画带来了别开生面的生机。 一幅画,文人喜欢、百姓喜欢,甚至西方的大师也喜欢,这才是雅俗共赏,齐白石做到了。文人喜欢,因为它的文人内涵;百姓喜欢,因为它极富平民气息;西班牙绘画大师毕加索曾临摹过几百张齐白石作品,认为“和中国的艺术面包比,我的画只是面包屑”,“齐白石是一位真正的印象派大画家”。 可惜的是如今两位大师的画作在市场的拍卖价却相差惊人,姑且不去比毕加索,就算和当前中国当代艺术的新贵比,它的整体书画价格也莫名其妙的便宜,叶茂中这厮常为国人对自己的艺术瑰宝漠然视之而一味去追赶市场感到无比悲愤。 好画无界,大美无疆。终有一天,齐白石会与西方大师并肩比美。因为只要是金子,总会在地球上得到相同的价格。 匠人易逝,大师永存。
叶茂中:资深营销策划人和品牌管理专家,清华大学特聘教授,中央电视台广告策略顾问,南京理工大学工商管理硕士(MBA)研究生导师。http://www.yemaozhong.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