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0月25日,微软公司宣布投资2.4亿美元收购Facebook的1.6%股权。
名不见经传的Facebook是个什么样的家伙?
Facebook:市值150亿美元的秘密
作者简介:杨宇良,互联网评论员
Facebook究竟是什么?简单地说,它是一个社交网站。
Facebook的中文意思是“花名册”。在美国学校中,各社区团体常常把印有所有成员的“花名册”发放给新来的学生和教职员工,帮助大家相互认识。而Facebook的创始人——23岁的马克·扎克伯格(Mark Zuckerberg)聪明地把这个概念延伸到了互联网,从而诞生了这个目前全球排名第八位、拥有3400万活跃用户、每日上传850万张照片的超级社交网站。Facebook目前有大约300名员工,年收入为1~1.5亿美元。
与众多的国际用户拥有直接联系,Facebook这个广告平台潜藏着巨大的商业空间,由此频频传出商业巨头们希望收购Facebook的传闻,然而Facebook一直不为所动。直到2007年10月25日,微软公司宣布投资2.4亿美元收购Facebook的1.6%股权,让创建才3年多的Facebook估计市值一举超过150亿美元。Facebook一夜之间成为当前社会化网络(Social Networking Service,简称SNS)和Web2.0的风向标。
而Facebook开放平台的推出,更是让互联网从业人士惊叹,未来三四年,如果全球互联网领域会出现一个像Google一样的“大家伙”,那就是Facebook。
融资扩张却拒绝收购
Facebook网站于2004年2月由哈佛学生扎克伯格等正式组建上线。当月底,就有半数以上的哈佛本科生成了它的注册用户。两个月后,Facebook用户就遍及所有长春藤院校和其他一些学校。
风投助推
2004年5月,扎克伯格等人把Facebook总部搬到硅谷的发源地Palo Alto市,并且得到了Napster的创始人亚当·迪安格洛和西恩·帕克的鼎力相助。与此同时,Facebook还获得了PayPal创始人彼得·塞尔提供的约50万美元的天使投资。到2004年底,Facebook的用户数超过100万人。
2005年5月,Facebook获得Accel Partners1270万美元的风险投资。扎克伯格对网站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大力提升档案页面的友好性。
2005年9月,Facebook推出了高中版。最初,这被定位为需要邀请才能加入的社区,仅15天以后,大部分高中的网络不需要密码也可以加入了(虽然Facebook账户还是需要的)。到2005年底,Facebook用户扩展到超过2000所大学和高中。
应用户要求,2006年2月,Facebook允许大学生把高中生加为他们的朋友。两个月之后,彼得·塞尔、Greylock Partners和Meritech Capital Partners额外投资了2500万美元。5月,Facebook扩展到印度的印度理工学院和印度管理学院。8月,Facebook的版图又把德国的大学和以色列的高中囊括。
拒绝雅虎
2004年,早在Facebook获得Accel Partners风险投资前的几个月,Facebook就收到收购的提议,一家名为Friendster的网站向扎克伯格开价1000万美元,但双方在公司控制权方面没有谈拢。此后,几乎每个主要的互联网公司都曾试图收购Facebook。
2006年一季度,Yahoo曾经出价3750万美元购买Facebook5%的股份(相当于整个公司价值7.5亿美元)。Facebook拒绝了。
追求继续到年中,Yahoo进一步加价到10亿美元收购整个Facebook。Facebook再次拒绝了这个提议,甚至Yahoo的最高出价16.2亿美元都没有机会讨论。
结缘微软
在发展中,Facebook通过强强联合和开发新型服务吸引用户,其不断倍增的商业价值让微软这样的巨头也展开了追求。
2007年10月25日,微软宣布以2.4亿美元收购了Facebook1.6%的股份,这使得Facebook的估计市值高达150亿美元,仅次于谷歌、eBay、雅虎和亚马逊这四大网络巨头。同年12月传出消息,香港首富李嘉诚也已投资6000万美元给Facebook,并且有权再投资另外6000万美元。
Facebook的发展势头越来越猛,难怪Google的高层都对扎克伯格的雄图霸业忧心忡忡。
模式:广告商的聚宝盆
从2004年2月上线至今,Facebook经历了多次注资和赞助,从而得以平稳地度过市场的生存考验期,进入蓬勃发展的快车道。这至少说明Facebook所代表的社交网络的商业模式还是能够被市场认可的,哪怕只是左右了投资人对于趋势的把握与信心,也足以证明Facebook的身价飙红不是毫无道理的。
既然,Facebook对用户免费,那作为一个网站要想赢利必须依靠广告。这类广告包括横幅广告和由商家赞助的小组(2006年4月,有消息称Facebook每周的收入超过150万美元)。
用户建立自己的档案页,其中包括照片和个人兴趣;用户之间可以进行公开或私下留言;用户还可以加入其他朋友的小组。用户详细的个人信息只有同一个社交网络(如学校或公司)的用户或被认证了的朋友才可以查看。据TechCrunch报道:“在Facebook覆盖的所有学校中,85%的学生有Facebook档案。这些Facebook用户中,60%每天都登陆Facebook,85%至少每周登陆一次,93%至少每个月一次。”
Facebook发言人克里斯·休斯声称:“用户平均每天在Facebook上花19分钟。”据新泽西州一家专门进行大学市场调研的公司“学生监听”在2006年进行的调研显示,Facebook在“本科生认为最IN的事”中排名第二,仅次于苹果的iPod,和啤酒与性并列。
精准的广告载体
在赢利方面,Facebook切入的核心客户非常具有针对性和前瞻性。
大学生群体当然会受商家的欢迎,因为他们拥有更多可自由支配的收入,他们拥有信用卡的比例相当高,而且已经成为了流行的消费习惯。更重要的是这些大学生恰恰是广告商希望打动的潜在客户,也许在校园里还只是初步的接触,但是随着其物质欲望的上升以及对品牌的依赖性与日俱增,想要套牢年轻人的心必须有一个稳定的港口,而Facebook刚好满足了广告商的需求与想象。
此外,Facebook还向世人展示了一个更加令人注目的区域性广告良机。因为Facebook能够渗透到大学生方方面面的生活中。地方性广告的CPM(千人成本,指的是广告投放过程中,听到或看到广告每一人平均分担到多少广告成本)明显比国家性广告要低很多,因为他们的目标指向性更加明确精准。所以,品牌广告商觉得Facebook更加务实,它的网站内容便于广告商实现自己的品牌定位。
Facebook还特别善于熟练地处理整个VC融资过程从而限制对开发者的股权稀释。例如,Facebook在2005年4月发起第一次VC融资时,首次估定8500万美元的估价,而他们当时每月收入还不到50万美元。Facebook通过同时吸引风险投资人和潜在收购者来保证一个相当高的收购价。
开放性平台
当然,Facebook在短短三年里异军突起,不光有老到的VC融资过程以保持着旺盛的市场生命活力,还有扎克伯格引以为傲的开放性平台。利用这个平台,第三方软件开发者可以开发与Facebook核心功能集成的应用程序,借助自己的软件产品服务于Facebook庞大的用户群。而且,这种服务完全是基于个人互动需求而衍生出来的,比如这里为用户提供了免费分类广告计划、留言板、礼物及活动等功能项目,再加上传统的照片与视频分享,就足以保证用户的忠诚度与活跃性。
2007年春季,Facebook面向第三方开发者开放其服务平台。自那时以来,已经出现5000多个基于Facebook平台的应用软件,Facebook用户总量也因此大幅增长。有专业人士预测,今后还会出现大量富有创意的应用软件。随着越来越多的第三方开发者的加入,Facebook应用软件整体市场或许能出现大幅增长。
据悉,Facebook目前用户已经超过4000万,其用户平均每月在线时长超过3个小时,网站热度的飙升、用户停留时间的延长和访问量的迅速增长让Facebook成为了一个广告商的聚宝盆。
MySpace最强大的对手
Facebook最大的竞争敌手,莫过于新闻集团旗下的MySpace了。
MySpace是目前全球最大的社交网站,然而Facebook却是过去的一年里增长速度最快的社交网站。
品位差异
每个刚刚接触到社交网络的美国年轻人——通常刚脱稚气,都必须做出一个重大决定:选择MySpace或Facebook?一个人的选择也是品位问题。
在一些人看来,MySpace是一个垃圾邮件满天飞的蛮荒之地。而Facebook尽管少了许多量身定造,但是也变得更加安全可靠。它的界面适宜、稳固、有吸引力同时少了许多浮华——年轻人大可放心将这种社交网络介绍给家人看。
“城市贵族”VS“奋斗一族”
尽管两强均位列网络TOP10,但是在具体的人口统计学、心理图像学数据面前,它们还是表现出了各自独一无二的特征。
按人头数,MySpace比Facebook多4%的女性用户。但是Facebook颇受富有女性的青睐,这个群体动辄年薪6万美元,而且还是“绝望主妇”。相比之下MySpace更草根,它有12%的用户年均收入低于6万美元。根据Mosaic心理图像学分析,美国互联网出现了两极分化的社交网络。Facebook吸引的主流用户是“城市贵族”,他们大多住在郊区别墅过着奢靡的生活,抽雪茄当玩儿似的。而MySpace则是“奋斗一族”,他们被描述为单亲、单身、靠微薄的收入和负债养家糊口的一类人。
两个社交网络的不同在于用户的网络使用习惯。他们离开MySpace或Facebook之后去干嘛?MySpace的用户会访问像YouTube、Flickr或Photobucket这类多媒体、图片网站。而Facebook的访问者则会选Slide、YouTube和Flixter。两者不同在于,由于5%的Facebook用户是大学生,所以他们离开网站后选择教育类网站。
最有趣的是这两个网站的传播方式。最近一个统计表明,有20%的人访问完Facebook就直奔MySpace而去,这个数字比一年前翻了一番。而访问完MySpace又去Facebook只占其总访问量的4.7%。
不过,MySpace也学会了跟风。MySpace计划推出Facebook风格的“新闻feed”。作为Facebook最受欢迎的功能之一,“新闻feed”会向用户通报朋友和同事在干什么,这也被看作是Facebook引领社交网站流行风潮的标志之一。也许这种即时互动的交流手法正是SNS网站创新的原始动力。
“Facebook们”的中国空间
2007年10月25日微软的收购使Facebook的估计市值高达150亿美元,仅次于谷歌、eBay、雅虎和亚马逊四大网络巨头。有了强大的资金支持,关于Facebook要进入中国的各类传言纷纷散开……
不管Facebook是否真正考虑登陆中国市场,实际上,在中国已有上百家“克隆”的社交网站处于嗷嗷待哺状态。其中,大家最为熟悉的莫过于“校内网”。作为国内最早的校园SNS社区,被千橡公司收购后,现在的“校内网”覆盖了2200所大学,活跃用户超过1800万人。
两相比较,Facebook是以自己为中心点,不断在网络上扩大犹如自己现实中的交际圈,与自己熟悉的朋友共同享受新事物、新体验。而“校内网”则是在模仿Facebook的基础上,让用户在注册后不断认识新朋友,更多的交流来自于陌生人,扩大自己的交友圈。
像陈一舟一样挺立在国内SNS网站桥头堡上的战士,还有天际网CEO林峰。
除了本土模仿者外,Facebook的国外竞争者也在考虑进军中国。2007年4月,由默多克夫人邓文迪亲自挂帅的MySpace中文版上线,但是反响平平。
显而易见,本土竞争对手并没有被来势汹汹的MySpace或Facebook吓倒。Facebook在美国的成功是因为符合当地大学生群体的使用习惯。然而,针对中国的文化背景,Facebook如果不能从功能设置方面入乡随俗,把个性和创意用在讨好中国用户方面,那就很可能遭遇冰点。其次,既然本土的校内网、天际网等一批SNS网站已经初步探索出了国内用户的使用习惯与多元需求,收购同类本土网站为我所用,恐怕也是国外社交巨头抢滩登陆的捷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