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是佛学的一个术语,一种说法,大概意思是指事物的本质显现给人们可以观察到的形态。按佛家的说法,人有三十二相,比如说三国演义里刘备就是其中之一的“手长过膝”相,为贵相,还有“四十牙齿”相,说如果谁口里的牙齿整数是四十个,也是贵相,等等。而今天我们研究的是,是管理者的几种需要纠正的“心相”,也就是几种需要纠正的不好的思想观点。这里,笔者根据企业管理实践进行了一些总结,与读者共享之。
行文之前先说说心相。通俗地说,“心”上有“相”就叫做“想”。 五代宋初的道家隐士陈希夷,名抟(?—989),就是鲁迅先生笔下的“陈抟老祖”,写了一本书名字叫《心相》,书以“心者貌之根,审心而善恶自见;行者心之发,观行而祸福可知”为纲,阐明“心相”的理论与实践,列举吉凶祸福之征兆,寿夭贵贱之标志;均处世待人之格言,实千古不易之定论;末后劝人“知其善而守之,锦上添花;知其恶而弗为,祸转为福。”读者既可用以对照修心,防非止恶;又可用于择交观人,亲贤远佞。是修心、积德、造命的有益读物,因此这里笔者进行推荐之。
下面笔者重点从企业管理者的角度谈谈管理者应纠正的几种“心相”。
应纠正之心相一:不要总说自己西瓜甜
前几日,从事call-center管理的PETER先生找笔者交谈,说到了许多管理者的一种很常见但应纠正的心相,就是喜欢说自己西瓜甜,王婆卖瓜,自卖自夸。这种心相具体到销售实践中或营销实践中,就是公司的sellers只知道给customer说,我们公司的产品好,我们公司的西瓜甜,O--YE!如果客户继续问,为什么你们公司的西瓜比别人家的甜,还是只会说,我们公司的西瓜本来就比别人的甜,O—YE!这种情况我们在具体市场分析和市场交易中司空见惯,显然,这种心相是不行的。
解决方案:不谈瓜甜,只说实相。实相就是真实的生产工艺,材料构成,作业流程,质量控制等数据,不要用虚假离谱的数据向客户说“虚相”。可以请销售人员告诉客户,因为我们的西瓜种的土壤好,昼夜温差大,气候合适,品种优良,请客户去判断。客户自己会进行判断的,知道温差影响甜度,品种影响口感,再给点样品尝一口,是不是沙瓤叫客户自己说出来。
有人说,你讲的不是心相,讲的是销售行为和方法。事实上,行为和方法是受控于思想的,思想,就是“心田的相”,是应纠正的。
应纠正之心相二:低级“洗脑”
文化是大相无形的。有许多管理者企图以文化或企业文化为名,行洗脑和愚民之实。显然,新劳动法施行,加上现在的员工基本都读过初中,思想上还都能明白点事儿,不好忽弄。或许为了拿两个工钱他在低级洗脑面前表面上唯唯诺诺,可心里说不定正嘲笑管理者傻呢。东风吹战鼓擂,这个世界谁哄谁呢。这样一来,管理者的影响力会下降,会被看不起,没有这种心理上的影响力,行动上则很难让员工服气,大家都在皇帝的新装中混一天是一天,光屁股怎么了,只要不要说出来,大家心知肚明,不点破即可。
可同时,管理者有没有去过寺庙,看到拜佛者那种发自内心的虔诚?
解决方案:与其低级洗脑,莫如坦诚。管理中也存在许多价值交换,管理者付出给员工坦诚,员工也会相应回报以坦诚,所谓人心相换。
坦诚的方法有多种,根据具体情况不同灵活表示即可。相反,如果不坦诚,存欺诈,最终结果是以诈对诈,两败俱伤。
应纠正之心相三:压抑情商和灵活度,崇拜刚性制度
许多管理者感觉,只要有制度,就一切OK。错了,核心是人。人不是机器,除了可以按部就班干工作外,人还有思想,感情,并且人的积极性不同,其工作效率不同。有的管理者高度崇拜制度,却违背了人性的规律,最终损失惨重。
解决方案:强化人性和制度管理并行。强化人性的具体表现有许多,比如可以办切合实际的报纸,刊物,活动,PARTY,等等,也可以组织沙龙,以休闲办公的方式进行工作交流等等。
结束语
心相万千。管理者的心相决定着管理风格和管理效益,也决定着管理的综合评价。总之一句话,要以平常心进行管理,纠正一些不良的心相。制度要有,流程要有,过程控制要有,但平常心不可缺,这是基础。
以上是笔者观点,不当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欢迎与作者探讨您的观点和看法,作者为上海威贞实业有限公司首席顾问师,同时兼任上海世新进修学院教学试验研究所首席研究员,主要定位方向是企业管理和企业营销管理。联系电话:021-64557469、13918210296,电子邮件:[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