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 冉
作者简介:王冉,易凯资本CEO
入夜,城市里灯红酒绿。
你走进任何一家餐馆、咖啡馆或者酒吧,不妨仔细观察:凡是两三个闺蜜窃窃私语,基本都是在议论男人;凡是一男一女谈兴正欢,只要不是恋人,几乎都是在心灵花园。
在年轻人出没比较多的餐馆里,饭桌上最经常听到的中文应该包括:“现在好男人都哪去了”、“这世界上还有正常人吗”、“你说他这不是脑子进水了吗”、“你真够贱的”、“太不靠谱了”、“他是真有钱假有钱啊”、“她那鼻子是真的是假的啊”、“你们又分啦”、“他们还没分呐”、“你说他(她)到底什么意思啊”、“我彻底被他(她)打败了”、“我都快被他(她)弄疯了”……
在这个城市,几乎你能看到的每个人的身后都有一摞故事,其中很多故事的精彩和极致程度甚至会超出我们的想象。对一部分人来说,他们其实不用花钱买盗版光盘,因为他们自己的生活就是好莱坞大片。
最后我们会发现,城市越是灯红酒绿,生活越是跌宕起伏,我们越是马不停蹄,我们的内心反而越发孤独。
这和我们性格是否开朗无关,也和我们有多少朋友无关。天底下最大的孤独往往就是身在人群中、心却莫名抽离的那一刻。
在我们的GDP每年都在以10%左右的速度增长、在每一个酒店大堂的每张桌子都在谈着赚大钱出大名的种种机会的时候,一种前所未有的孤独感正在侵袭着这个城市。
经济在全球化,人却在更加自我。
于是,一个涵盖了很多细分行业的“产业”正在快速发展。我们姑且把它叫做“抗孤独产业”,因为这是帮助人们对抗孤独的产业。
仔细想一想,我们周围有很多的商业机会(包括一些风头正劲的行业)都和都市里“抗孤独”的市场需求有关。譬如手机短信和增值服务,譬如网络游戏和网吧,譬如数字娱乐和交友网站,譬如钱柜、迷城和杀人吧,譬如簋街和鹿港小镇,譬如大班和8号公馆,譬如心理咨询和零点夜话。(不合法的就不提了。)
我不怀疑,在可预见的未来,“抗孤独产业”在中国的大中城市还会继续发展,围绕人们日益浓重的孤独感还会派生出很多新的产品和服务,这中间一定还会有不少商机,也一定还会有人抓住这些商机大赚一笔。
不过,每个社会都有自己的发展轨迹。希望在不久的将来,当中国经济发展到一定的阶段以后,我们的社会会逐渐形成新的、既符合中国传统文化底蕴同时又符合现代文明趋势的核心价值观。那个时候,有钱人可能更愿意去照顾家里的园子而不是居住在另一个城市的二奶,都市里的生活也许会稍微正常一些、靠谱一些、平淡一些、真实一些。
不过,即使到了那个时候,都市里还会有孤独。有喧嚣和浮华的地方就注定有孤独的心灵在游走。
因此,“抗孤独产业”永远不会消亡。对一些企业家来说,帮助城市里的人们抵御孤独将是一项值得坚守的事业,哪怕是在坚守中孤独求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