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景新,资深公共关系顾问,企业培训师
2008年奥运会正在一步步向我们走近,奥运的合作伙伴、赞助商、供应商等企业,正在紧锣密鼓地为迎接奥运的到来而摩拳擦掌。而在另一方面,由于奥运会所带来的巨大关注度,使得拥有报道权利的媒体相互之间也展开了激烈的竞争,这就是本期《成功营销》的焦点话题——“媒体奥林匹克”。
一个正在崛起的中国、一个正在走向全球化的古老国家、一场已经等待了几代人的体育盛事,不同概念的交织使得2008年北京奥运成为举世瞩目的大事,而如何最大程度地运用媒体的报道势能,以精彩的报道吸引观众注意力,同时又能最大化自身的广告收益,这就是许多媒体都在殚精竭虑思考的问题。奥运赛事未到来,媒体之间的奥运竞赛却已开始。在这一期的杂志中,我们看到了中央电视台、搜狐、湖南卫视、“一报一刊”(新华通讯社《奥运2008特刊》、人民日报社《北京奥运特刊》)等新旧不同媒体围绕着奥运会这个主题,分别阐述了各自的奥运战略,让人深刻感受到媒体竞争之间的兴奋感与剑拔弩张。
由于奥运资源的强大吸引力与排他性,对于那些无法光明正大登上奥运营销舞台的企业而言,则是考虑如何通过迂回的方式去让自己的品牌与奥运产生联系——这就是企业“非奥运营销”的智慧。在这期杂志中,我们看到新飞、雪花啤酒等非奥运赞助企业如何以高超的营销策略,在各种排他性规则的限制下,有效地借势奥运之风,巧妙地宣传了自己的品牌,提升了自己的影响力。
作为一本前瞻性的杂志,《成功营销》令我最欣赏的是其对营销趋势的把握与洞察,而这期的另一组重磅文章《新媒体格局下,广告如何“变脸”》,则深刻地折射出媒体环境变化之后,给企业主所带来的困惑与挑战。
媒体环境的碎片化,对于企业来说既是有利的也是不利的。有利之处就在于企业进行品牌宣传时可以选择更多元化的媒介组合去实现信息的传播,而不利之处就在于碎片化的媒体环境使受众的关注力高度分散:数不清的聊天室、社区和BBS、浩如烟海的Blog、不断涌现的网站……面对散布在各个角落里的消费者,广告主往往感觉无从下手。如何在高度分散的媒体环境中,去捕捉消费者的关注,使他们对品牌/产品感兴趣,继而产生购买决定,就成了困扰许多广告主的难题。
中国市场经济正在经历着一场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同时中国的媒体环境也正在经历着巨变的转折,各种各样的新媒体不断出现,而传统的媒体也在新环境中不断地调整自己,正是在这样的新旧交替的新格局下,企业的营销传播既有新机会也面临挑战,广告要如何变脸才能适应新媒体环境下的发展,才能最大程度地抓住不断飘移的消费关注点,这就是《新媒体格局下,广告如何“变脸”》这篇文章中带给我们的最好启发。
上期封面回顾
当2008年奥运会已经离我们只有200多天的时候,相信各大媒体关于奥运会能说的我们都已经说得差不多了,可是关于媒体自己又说了多少呢?据以往的历史统计,媒体也是借由奥运会取得巨大发展的产业之一。大大小小的媒体一起来做大“奥运”这个蛋糕,同时又竞争和瓜分这个蛋糕,他们也在进行着一场“媒体的奥林匹克”。媒体大战的精彩程度丝毫不亚于体育大战和企业大战。因此,《成功营销》2007年第10期就向大家隆重推出了题为《媒体奥林匹克 谁将摘得金牌》的专题文章。
在中国所有的媒体中,中央电视台无疑是最引人注目的,是唯一具有2008年奥运会赛事转播权的媒体。从中央电视台的2008广告招标说明会来看,2008年广告价格的上调将是必然的。他们将如何设计自己的广告产品更好地为广告主服务,同时也更好地达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最大化?他们是否会给予奥运赞助企业一定的优先权利?央视广告部主任夏洪波通过《成功营销》向读者解答了这些问题。那么,既是奥运赞助商又是媒体的搜狐呢?地方电视台呢?平面媒体呢……他们都将如何去摘取“媒体奥林匹克”的金牌?那么就请看2007年第10期的《成功营销》吧。
当然,我们也没有忘了作为广告主的企业和作为中间力量的媒介代理公司,他们将如何选择媒体,采取什么样的传播策略?相信《成功营销》会对你有一定的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