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的中国影视娱乐市场上,活跃着上百家大大小小的制作公司,一些拥有频道资源的电视台也加入了这个市场的争夺。在向产业化转型的中国影视舞台上,中国企业界群雄登场,各显其能,在与各种体制和观念的碰撞中,资本和艺术的联手以及相互依存,越来越引人关注。
企业、影视如何走到一起,共同演绎这出美妙的连续剧,以达到互相提升的境地呢?
案例1:
郭台铭:进军影视打造4C帝国
郭台铭,这位有“全球代工之王”之称的台湾首富,一直恪守不接受采访、不参加公开演说、不任意拍照“三不”原则。他似乎不是跟这些影剧圈的美女帅哥们“玩玩”而已,这位大企业家,正摇身变成“大制片家”。近来在进军软件业、游戏产业的同时,又大张旗鼓地布局影视业。
“白银帝国”
2006年2月5日,由姚树华导演、焦雄屏监制的古装文艺大片《白银帝国》的关机仪式将一大批台湾地区的媒体记者吸引到北京进行现场采访。引起他们关注的既不是影片本身,也不是男主角郭富城,而是这部影片的投资人台湾地区首富郭台铭。以《白银帝国》开路,郭台铭宣称将投资百部影视作品。
“我相信未来会发生眼球革命,因为,人的肚子吃饭最多是两三碗,生理上的需求是有限的,但是人的眼睛却是会越看越精、越看越挑。因此我相信未来的数字内容,包括娱乐、运动或投资等等都会有很大的发展,内容都非常多。”郭台铭十分看好影视未来。
一向狂傲的郭台铭此次投资是相当认真的。他说:“我过去说要办《鸿海日报》是开玩笑的,但是第一部电影(《白银帝国》)是真的筹拍了三年,最近也已经杀青了。我的父亲是山东人,母亲是山西人,我拍这部电影,第一部拍晋商的故事,这里面有勤奋、正直以及诚信敬业。”
从郭台铭过去进入新事业的精神,也可预测他进军电影产业的方式。“郭台铭每投入一个新事业,都讲究‘广深高速’,”一位鸿海主管引用“郭语录”中,郭台铭常用“广州 深圳”高速公路来形容既然投入一个事业,就必须兼具广度、深度,还有速度。这也是古代的晋商精神:“心急吃不了热豆腐,立志有恒,才能成就家业。”
“垂直整合”影视圈关系
郭台铭永远知道把时间放在最有利的地方,永远懂得藉势为利,懂得游刃于官与商、时与势之间。“你可以说这是势利,但这也是务实,而这更是郭台铭成功之处,”一位部属说。此次把矛头对准电影这个内容产业的他也沿用了这一风格。
2006年年底至今,在短短数月的时间,从台北的金马奖庆功宴上,一路杀到上海、北京,看来,台湾首富郭台铭进军演艺圈的企图之旺盛,似乎已愈来愈明显了。但这不只是台面上所看到的,郭台铭正在“垂直整合”影剧圈关系网。有影视界资深观察员认为,郭台铭现在让大家知道他不仅是一个“金主”而已,而且是拥有能把各路人马和资源串起来的人物。
进军电影产业,郭台铭第一件工作,也是找来电影业界的顶尖好手。 比如郭台铭“白银帝国”的监制工作,是交给台湾在电影界及国际影视圈,极富经验与人脉的焦雄屏;导演工作,则是交给群创总经理段行健的太太、美国史丹福大学戏剧系博士姚树华。
尽管目前郭台铭对电影业很不熟稔,但葛福鸿在娱乐圈的经验、人脉,早已成为郭台铭进入这个圈子的“活字典”。同时,郭台铭此前就与“媒体教父”邱复生往来甚密,这些关系都为郭台铭营造的影视帝国搭建了地基。
从砸下1亿美元的影视城,到投资百亿拍摄至少100部以上的电影的宣言,我们可以隐约看到一个蓄势待发的影视帝国的崛起。至此,郭台铭也将鸿海的事业版图,进一步延伸到了电影工业,寻找下一个蓝海。
案例2:
张宝全: 1+X影院版主
星巴克创始人Schultz在他的著作《将心投入》中写道:“我的创新就是敢于将一件不起眼的事全身心做好。”对Schultz颇为激赏的张宝全深谙“舒式哲学”,他认为往往不起眼的事情蕴藏着极大机遇。也许正是在这种哲学思想的指导下,张宝全开始扩张他的1+X影院版图。
“音乐是人沟通感情最好的方式,电影中小孩和音乐、语言,元素的混合和画画一样,很多个点互相结合,很好看。”从张宝全谈论时安静而略带书卷气的语调,绝难窥测出他正热血沸腾地鼓捣着中国电影业最具浪漫主义色彩的蓝图。
张宝全一直很有艺术天分,写小说、写报告文学、写古典诗词、书法、画画、弹琴无所不能,按照夫人王秋扬的说法:“是个全才。”而在张宝全看来,源于艺术的灵感,却是他商战中摧城拔寨的利器。“灵感、还有对行业的把握。如果你对自己有自信、看准了一个机遇就要坚持下去。”张不缺自信,也绝对懂得坚持,如Gerard Jugnot在《放牛班的春天》中扮演的老师。当他认准这个理的时候,无论是房地产,“EVD”,还是1+X影院,他都会义无返顾地将心投入。
电影与建筑
张宝全离电影工业本来就不遥远。他在学校学的是导演,虽然毕业以后从事的房产建筑工作,但他在心底深处从未磨灭对电影的追求。即使从建筑的命名上,也能看得出来。空间蒙太奇、苹果社区——一个的名字很“电影”,一个英文名PINGOD由个人识别码PIN和上帝GOD组合,从中依稀可见张宝全对他们倾注的感情与心力。
“使用大跨度楼板预应力技术,平面空间具有自由组合的梦幻特质,自由演绎空间留有非常大的余地,具备持续发展的条件。户内无梁无柱,空间具有流动性,可大可小。可以根据自己的意图,随意拆除墙面进行空间‘剪辑’,以构造最符合个性需求的房间布局。”用这样的魔幻手法描述苹果社区的建筑,相信导演系毕业的张宝全应该很稔熟。
所以,在张宝全的视界里,他的建筑和电影相当融合。同宏伟的1+X影院计划一样,2007年今典房地产面临重大战略调整。张透露2007年今典将走出北京,步入外地城市。“我们不会很明确进入哪一个城市,会根据具体项目来评判投资标准。”他坦言正在考虑加大商业地产的投入,但会拒绝工业地产的诱惑。张宝全同时承认只会对规模比较大的项目感兴趣,“因为项目小的话异地管理成本高”。对上海,他表示:“对于上海这样的大城市,我们也在考虑中。”或许明年,当张宝全再次为上海带来新开的1+X影院时,也会将他的苹果社区带到上海来。
张氏蓝图
张宝全喜欢看Schultz的《将心投入》一书, Schultz的星巴克和张的1+X影院有异曲同工之处。在美国,影院收入的60%来自爆米花和可乐,票房收入只占40%。而中国影院的增值服务只占影院收入的15%还不到。这是张宝全1+X影院梦开始的地方。在张的1+X影院里,书店、EVD碟片专卖店、画廊、休闲吧、游戏厅应有尽有。观众到影院不仅可以看电影,也可以看书、买书、社交、玩游戏、免费点播电影、吃冰淇淋、写作业甚至想心事。
在2006年12月份的BLOG上,张宝全开始贩卖他的1+X影院,开头以“第三代影院”冠之,区别此前门庭冷落的第一代、第二代影院。张宝全满怀激情地写道:“电影是‘脱离生活’的,是我们逃避日常生活中的烦恼和精神压力的净土。但影院不能‘脱离生活’,影院脱离了生活,离生活越远,人们必然也会离影院越远。而第三代影院‘1+X’电影生活方式的意义和价值,也就在于它卖电影,也卖电影生活方式,甚至电影生活方式的收益会大于电影。”
按照张此前画定的蓝图,7年将发展10万家1+X影院。而目前在上海、北京、长春、成都、包头等地有8家在建的1+X影院,五角场和真北路两家门店显然只是张氏蓝图的冰山一角。他透露,今年全国还将有30家左右的1+X影院落成使用,而时代今典的1+X影院亦将在今年向华东地区大举扩张。
案例3:
徐文荣:东方好莱坞的梦工场
浙江横店,一个深藏在山沟沟里、在中国版图上难以找到的小镇。
横店镇的小街曾经不足百米。如今,这条小街已然被冠予“江南一镇”、“中国好莱坞”等响亮的名字,亚洲第一规模的人造影视基地,使这里影视明星川流不息、流光溢彩……这个充满神秘感的虚拟世界,受到了谢晋、陈凯歌、张艺谋、张纪中、尤小刚等国内著名导演的青睐。
普通大众认识横店往往都始于这里总是云集着明星大腕,而财经界人士瞩目的是这里拥有上百亿资产的横店集团。不管是大众关心的,还是财经界瞩目的,这背后有一个名字是抹不去的,他就是横店集团董事长徐文荣,他早已年过古稀,但他却成就了一个东方好莱坞梦想。
“草根”人的梦工厂
最初,徐文荣从一个丝厂发迹,1990年组建集团,1993年改组为横店集团,1999年成立横店集团控股有限公司。到今日,横店集团已经形成横跨电器电子、医药化工、影视娱乐六大产业。
1995年冬天,著名导演谢晋为拍摄纪念鸦片战争100年的巨作《鸦片战争》到处找钱搭景,屡次碰壁后听说横店有个徐文荣正在投建影视拍摄基地,立刻风尘仆仆地从上海赶来。在一座空旷的山头上,徐文荣侃侃而谈兴建影视拍摄基地的设想,问及具体实施计划及完成时间,谢晋简直难以置信,“这个广州街可不是一条街,而是一座老广州城哟,你能按时建得起来吗?”徐文荣说:“别人花一年时间,我保证半年建成!”
果然,开山石、造水库,120个工程队用了不到五个月就造出谢晋心目中的逼真场景:古朴街巷点缀着“花城”、交错河汊流经“珠江码头”,还有香港街的总督府、皇后大道、圣约翰教堂、颠地洋行和维多利亚兵营等欧化街景。
从“免费”中盈利
影视城作为一项产业,徐文荣拿什么来盈利呢?
困境中的徐文荣走出一步险棋:免收剧组场租费。按理说,如果想依靠建成的拍摄景地赚钱收回投资,场租费不仅该收,还应多收。
当徐文荣刚刚宣布免费这个决定的时候,外界一片哗然:徐文荣是不是在作秀?横店影视城这样作不是很快就倒闭了吗?在经过近十几年的发展后,一切证明了走这条路是通的。用徐文荣的话说,免费租用场地看似赔本,但它带来的是一种无形资产。
事实证明徐文荣想出的这一招效果明显:张艺谋等也因为成本低纷纷来横店取景,剧组越来越多,外来寻求机会的演员也越来越多,“横漂”一族开始出现。横店名声大振,每天都有七八个剧组开机,吸引来一批批影迷、游客,人气变成财气,徐文荣开始赚这些人在当地衣食住行的钱。
徐文荣发展的事业是影视城,而他的利润却是来自旅游业,反过来,又用旅游业赚的钱继续做大影视城,滚雪球般的发展,使得横店影视城的事业如日中天。
美国名导演约翰·麦柯蒂尔南来横店考察后的给出了高度评价,“今天的横店很像当年的好莱坞!”这样的赞誉,让徐文荣更坚信他离“东方好莱坞”梦想越来越近。
欢迎与aihuau(爱华网)作者探讨您的观点和看法,作者:王新业,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