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职其实就像一场营销,最终的目的就是把自己成功地推销给企业。那我们有没有想过在求职过程中拿起营销利器来武装自己呢?
精准营销——不要机枪扫射,要用步枪瞄准
不少学生参加招聘会都是抱一沓子求职书,见差不多的企业就投,就怕中不了,有点像买彩票的味道——买的越多,中奖几率越大。你是投得越多,投中的几率越大。一圈转下来,好家伙几乎所有的行业都被通吃。这明显是抱着机枪扫鸟,可以说命中很难。
其实投简历不是投多少的问题,而是投给谁的问题。你得先问自己,我能干什么,我会干什么,我喜欢干什么,然后再找与此相应的岗位,这是求职成功的基本前提。
所以建议求职者还是改用“步枪瞄准”法比较好,要有明确的职业方向,要讲究针对性,这样打鸟才能一打一个准儿。
特色营销——只有不一样,你才能出众
几乎所有的学生都是拿着文凭、证书求职的,可事实上这统一规格的证书能代表你的能力吗?能承载企业对你的需求吗?
如此的一样使竞争越发激烈,企业挑得也头疼。因为求职者都像从地里拔出来清洗干净的萝卜,圆头白净的,很难辨出差异。没了差异,企业就慢慢挑剔起来:男生有身高限制,女生有三围标准,至少别太丑,坏了公司形象。
怎样才能在同质化中突围呢?答案是找到能承载自身能力的东西。
为什么金子在哪里都会发光?因为它有这个“能力”,不需要包装,人们看一眼就心中有数了。所以求职者需要的是将自身能力物化出来呈现给招聘方,而学校发的文凭、证书并不能承载这一重任,你需要找到最能代表自身能力的东西,比如,发表的文学作品、策划的营销方案、开发的编程软件等。
总之,要走出同质化的求职模式,就要找到能证明你还是有点“分量”的那个“证明”。
需求营销——适销要对路,距离需拉近
给自己定好位后,为了体现对企业需求的认识,求职者还得在简历上谈一下对这个问题的认识。比如是应聘营销策划的,那么以快销品的营销策划为例,你得给企业“显摆”一下你的认识:快销品的营销模式是什么,应该注意什么问题,现在市场格局怎样等等。
如此这般才能拉近你与企业的距离,而给招聘方的潜台词就是:你们的需求我能满足,我就是你们最合适的人选。
而这个问题的关键是弄清企业所招聘的岗位需求是什么,你要尽可能地满足它的这个需求。你看,又回到了问题的开头,最终还要落脚到你对职业的定位上,而且越细越有可能拉近与企业的距离,这样不引起招聘官的注意乃至重视才怪呢!
原文刊载于《成才与就业》07年9月B版
穆峰,中国品牌研究院研究员,品牌中国产业联盟专家,07年国家环保总局环保宣教活动顾问,07年“品牌中国金谱奖——中国年度100位优秀品牌专家”之一,用营销解析大学教育及大学生态的第一人,“骨髓营销”倡导者,《销售与市场》、《现代营销》、《糖烟酒周刊》、《华夏酒报》、《中国文化报》等特约撰稿人及爱华网、中国营销管理网、博锐管理在线、中华品牌管理网、华夏营销网等专栏作者,现任零下一度营销策划机构总策划,兼任国际十大培训师严世华教授助理,先后服务顺峰药业、丹姿日化、娇子集团、国家环保总局(大型公益活动策划)、甘肃金锁阳、温尔思家纺等客户,被业内誉为“80后最具营销精神的营销人”及“最年轻的优秀营销策划人”。电话:13518152944电邮:[email protected] (更多了解请搜索“穆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