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某本杂志上讲,华润董事长曾经一度困惑,在60年代,华润和长江实业的总资产是一样的,而现在,长江实业的规模大华润六倍不止,我们有国家的支持和优惠政策,又有垄断和特许,怎会这样呢?这里所指的长江实业,其实就是李嘉诚的企业。
想想也是啊,华润作为老牌央企,从1970年代拥有外资垄断权的“红顶商人”,到1980年代什么赚钱卖什么的贸易巨头,再到1990年代初期四处投资的“资本玩家”,最终转型为一家多元化的实业控股集团,俨然一副中国摩根的派头,原来差不多和长江实业规模实力平起平坐,咋一下子差距拉得这么大呢?
现在想来,道理很简单。华润之所以在长江实业面前长不大,关键是国企体制问题,作为央企,被国家捧着、哄着、惯着,就像“宠物”一样,在体制内受尽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优厚待遇滋润。相反,李嘉诚的长江实业,则是一个风雨兼程、四处觅食的“野兽”,每天要面对各种各样的凶恶风险和严酷挑战,人家是用市场的机制来配置资产,而你是靠政府和扶持来支撑垄断优势,一方是主动求变、另一方是被动依赖,长期以往,你怎么可能斗得过人家。而且愈往后,如果再不在机制里注入创新基因,差距也就愈大。
记忆中印象深刻的还有这样一件事:
2007年3月10日,在中国企业家俱乐部举办的达沃斯归来分享沙龙上,前UT思达康中国总裁吴鹰直率的表示,“中国的地位和声音我觉得还是不够”,让吴鹰印象深刻的是一件事情。在一次电信行业会议上,有十几个电信行业的领军人物参加,其中也有中国移动总裁王建宙,“王建宙来晚了,我特地跟身为主持人的摩托罗拉总裁爱德华.詹德说:‘中国移动的老板来了’,但他并不重视。”
堂堂的中国移动的老板,在国内是够显赫威风的了,可恰恰是老外不拿他当回事。有些人也许会为中国移动的老板打抱不平,而我感到的确是悲哀,因垄断撑起来的优势在真正的外国大佬面前尝到的滋味是如此苦涩。
据了解,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的举办地,一个用思想征服世界的小镇,如今已经成为“全球化”的一个符号、一个隐喻。
在西方,收到达沃斯的邀请函是一种容耀,代表着你是世界上最有影响力的数千人之一。而达沃斯也因为拥有全球1000强企业的会员社区,而固化了它不可取代的第一经济论坛的地位,被称为“民间联合国”、“顶级CEO俱乐部”。然而,迄今为止,有幸前往达沃斯聆听世界心跳与脉搏的中国企业家、能够被达沃斯邀请前往的中国企业家,其实仍然屈指可数。2007年,达沃斯参会人员总计2000人,而与会的中国人不超过50个。
什么时候,中国企业能真正在世界经济舞台上亮出自己的声音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