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营销学会 DANGER?通胀阴影下,学会大营销



目 录:

从好莱坞的发展看通胀压力下的品牌经济………………………………………………………… 李光斗

寻找通胀阴影下的利好面…………………………………………………………………………… 许  速

快消企业的营销“秘笈”…………………………………………………………………………… 李志起

房地产营销必将回归………………………………………………………………………………… 陈真诚

更贵的时代,如何营销你的高“贵”?…………………………………………………………… 马  超

企业说:营销策略会变吗?

媒体说:广告会涨价吗?

                                   

策划与执行:《V-MARKETING成功营销》记者  王艳辉  陈谷  郭都  许速  李航

“7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5.6%,其中城市价格上涨5.3%,农村价格上涨6.3%;食品价格上涨15.4%,非食品价格上涨0.9%;消费品价格上涨6.9%,服务项目价格上涨1.6%。”这是国家统计局8月份公布的数据。

在老百姓那里,对这个数据的直接感觉就是钱不那么值钱了;在经济学家那里,这个数据就很容易引发一个概念了,那就是“通货膨胀”。春秋时期的大政治家、思想家管仲的“轻重论”中曾经有“币重则万物轻,币轻则万物重”的论述,这无疑是通货膨胀理论的中国古代版。在现代经济学中,整体物价水平的上升往往就是通货膨胀的典型表现。对于当前中国的情况是否已经属于通货膨胀,我们姑且不去讨论,也不需要去讨论。但我们确定的是,无论是企业还是公众,都已经生活在了通货膨胀的阴影和压力之下,他们都在为通货膨胀的可能到来做着准备,打着算盘。

通货膨胀是多少年来经济学家们争论不休的话题,既是金融理论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更是宏观经济学的一个重要问题。可是,通货膨胀跟营销有什么关系呢?有人说,通货膨胀是宏观经济的范畴,属于大的经济发展环境,国家的宏观调控也只能起到一部分作用,企业对此就更无能为力了。营销嘛,无非做做促销,打打广告,搞搞公关,与通货膨胀可谓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无所谓高低,却也无甚交集。

营销真的只是这些吗?营销到底是什么呢?科特勒说:“营销是关于企业如何发现、创造和交付价值以满足一定目标市场的需求,同时获取利润的学科。”那么在通货膨胀的情况下,企业只有被动接受的份儿吗?企业还需要去发现、创造和支付价值,并获取利润吗?答案是肯定的,因为获取利润是“企业”的题中之义,否则企业就没有生存的价值了。我们不能那么狭隘地看待营销,任何一个有长远眼光的企业都应该有“大营销”的理念,营销是战略,而不是战术。

此次物价上涨以来,众多企业中,有集体涨价被谴责者,有暗中趁机涨价者,有不屑涨价伎俩布局长远者,有无动于衷、反应迟缓者,有按兵不动、静观其变者……这些说明,通胀阴影之下,企业格局暗流涌动,酝酿着可能的大调整。

纵观历史,从西方国家周期性的通货膨胀,到亚洲金融危机,再到2003年的“非典”,每一次危机过后,都有一些企业死了,也有一些企业活了,有一些壮大了,有一些萎缩了。究其根本,就在于看谁能够化风险为机遇。只有具有长远战略眼光,或趁机打造品牌,或利用竞价策略,或使用任何创新的营销手法,用“大营销”的观念来营销,这样的企业才可能抓住机遇。反之,如果狭隘地理解营销,减少广告、渠道等营销投入,以控制成本,那么无疑是鼠目寸光了。在现有的通货膨胀的压力和阴影之下,这种要求就更加迫在眉睫,也更加具有现实意义和价值。

基于此,《成功营销》特别邀请行业专家对通货膨胀阴影之下的企业营销进行探讨,既从历史上的相似情况来启发读者,又从现实的角度分别分析了快速消费品行业、房地产行业和奢侈品行业三个行业的营销应对策略。其中,快速消费品行业属于受冲击最严重的行业,房地产行业属于可以保值增值的行业,而奢侈品行业则属于对价格最不敏感的行业,以这三个行业为代表,希望能够为中国企业和营销人一些启发。此外,《成功营销》还对属于各个行业的十几家企业进行了调查和采访,他们或观望、或惶恐、或踌躇满志,向我们展示了通胀阴影下的芸芸众生相。各位看官不妨预测一下,看其中谁能抓住机遇,哪些会持续辉煌,哪些会一飞冲天,哪些会止步不前,哪些会衰落消亡。看明日之域中,竟是谁家之天下?

从好莱坞的发展看通胀压力下的品牌经济

文/李光斗品牌营销机构创始人  李光斗 

编者按:唐太宗曾说:“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无论是哪个行业,哪个人,都不能忘记历史。很多时候,现实往往就是历史的翻版,如果我们学会从历史中汲取经验,吸取教训,那么很多错误就不会再重复,很多奇迹可以再创造。

今天中国遇到的这种情况甚至是更加严重的情况,在历史上曾经有过多次,那么它们是如何来做的呢?李光斗先生就从历史上好莱坞品牌的发展入手告诉我们“非常时期品牌更要耐得住寂寞”。

富有远见的CEO们面对经济问题,考虑的并不是“如何在萧条中生存”,而是“如何在萧条期过后有更大的发展”。

近来,由于中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的持续上升,以及部分物价的普遍上涨,“通货膨胀”俨然成了时下金融界最热门的词汇。通货膨胀,是一种货币现象, 指货币发行量超过流通中实际所需要的货币量而引起的货币贬值现象。通货膨胀与物价上涨是不同的经济范畴,但两者又有一定的联系,通货膨胀最为直接的结果就是物价上涨。

那么中国现在究竟是不是已经陷入通货膨胀了呢?有人说,不管什么原因,只要物价持续上涨,就可以说经济体系中已出现了通货膨胀。有关通货膨胀的盛世危言让市民担心不已,同时也让处在市场激烈竞争中的企业开始诚惶诚恐。 

纵观世界历史,战乱、经济萧条、股市崩盘、自然灾害……种种事情带来的经济问题并没有让所有企业都一蹶不振,有在经济最萧条时脱颖而出的品牌,有在经济最窘困时打造的名牌,有在经济最低迷时依然繁荣的品牌……同样面临经济困境,它们是如何绽放自己品牌的奇葩的呢?

经济学难以解释的品牌现象

按照经济学的理论,通货膨胀、经济萧条带来的应该是居民购买力的降低,但时尚界著名的“平民事件”给予了相反的论据。二战后的欧洲经济正处于萧条时期,一名身穿“DIOR”服饰的妇女被一些家庭主妇当街将衣服撕破。这就是时尚界著名的“平民事件”。经济萧条,依然要穿“DIOR”,通货膨胀期间一些奢侈品依然星光熠熠。

花3美元喝一杯星巴克咖啡,在令人心仪的椅子上享受那份恬静。这并不是简单的挥霍性消费,更多的是出于自尊和情感需要的消费。

当2001年美国经济萧条时期,以星巴克为代表的新式高档消费品不但没有遭受重创,反而显示出了自身特有的生命力。数据统计,那年星巴克的销量同比上升了20个百分点。而高档面包连锁店PaneraBread的销量增长也超过50个百分点,总销量达5亿美元之多。

在品牌的世界里,经济学未必能准确驾驭。在这里,一般规律被打破了,常见规律被破坏了,“罪魁祸首”就是“品牌”。经济的萎靡不应成为品牌停滞不前的理由,中国的企业家实在不必过分忧虑中国的经济前景,只要领悟到品牌建设的要领,谁也无法阻挡你前进的步伐。全世界有很多品牌都是在经济萧条时建立起来的,好莱坞就是其中之一。

好莱坞 Hollywood 是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洛杉矶市的一个小区,如今已经成为美国电影的代名词,但最初的好莱坞并不如现在般华丽,它的品牌就崛起于美国经济萧条时期。

熟悉美国历史的人都知道,从1929年开始到70年代末,美国先后经历了经济大萧条、第二次世界大战、周期性通货膨胀、石油危机等危机时期,而好莱坞品牌的真正建立和关键时期则是从20世纪40年代开始的,正是伴随着美国经济最不景气的时期走向辉煌的。

20世纪40年代起,好莱坞便开始主动向海外扩展。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欧洲电影工业大受伤害,德国、意大利等国营电影企业纷纷倒闭破产,而它们在经济窘困面前的退缩给了美国影片乘虚而入的机会,也给了好莱坞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数据资料显示:在1945年~1949年间,意大利进口美片达2000部,而在中国抗战胜利后,好莱坞电影也第一时间抓住机遇挺进中国,乃至近日成为中国人心中家喻户晓的品牌名字。

20世界60年代,美国的经济仍然处于不景气状态,但是好莱坞并没有停滞前行的步伐,由于之前二十年的发展,60年代,好莱坞已经在英国及拉美国家占据了垄断的地位。

20世纪70年代初的全球石油危机给美国带来的通货膨胀虽然曾一度造成美片好莱坞电影在海外市场的不尽如人意,但好莱坞并没有气馁,而是将注意力转向了美国国内市场,大力发展国内的黑人观众群,并在产品上保持独有的创新精神,大力开发新的动作类型片。好莱坞的这一努力并没有白费,目前好莱坞在非洲市场的开发已经形成其另一个长期垄断的领域。好莱坞在全球的扩张都没有受到经济的阻挠,80年代墨西哥和阿根廷两国正处于经济萧条时期,而好莱坞也正是在这一时期一举打入这两个非英语语系的电影大国,奠定了自己今天的地位。到了80年代中期,传统电影大国日本也已成为好莱坞最主要的海外利润来源之一。全球市场似乎都在为好莱坞的品牌垄断地位大亮绿灯。

好莱坞品牌在全球的腾飞并非恰逢经济鼎盛时期,品牌的塑造在经济领域中并不循规蹈矩。通货膨胀也好,经济萧条也罢,这些丝毫不会有碍品牌的建设,往往是在这个特殊的时期,你的品牌才觅得了绝佳的机会。

非常时期品牌更要耐得住寂寞

我们暂且不去评论中国目前是否处于通货膨胀时期,但是物价的上涨着实给企业带来了不少的烦恼。原材料上涨导致企业不得不提高自己产品的价格。前段时间方便面价格集体上调20%,猪肉虽然稳中有跌但仍然是价格高企,餐饮业也纷纷重新制定菜单……面对如此情景,消费者的购买力也开始出现变化。面对此情此景很多商家开始坐不住了。

之前说过,品牌的建设是与经济环境没有直接关系的。品牌是一个持续沟通的结果,是坚持的结果。面对目前中国的大环境,很多企业在建设品牌的过程中迟疑了,减少传播投入、趁机给产品加价、打折促销刺激消费……其实这些并不是有利的品牌解决之道。涨价是成本所致,但企业不如从品牌的角度给消费者一个充足的理由。消费者最讨厌企业趁着物价上涨进而抬高自己的价格,其实企业一直都没明白一个道理,不应为了涨价而涨价,企业的涨价需要得到消费者的认同,只有这样,你的品牌才会不断产生溢价,即使是经济复苏后,你也无需再降价,你卖的是品牌而不应该是产品或者原材料。

在这方面很多奢侈品做得很好,它们之所以称为奢侈或许跟它们耐得住寂寞分不开吧。无论是在旺季还是淡季,不论是在鼎盛时期抑或是萧条时期,它们的价格只可能涨不可能降。五星级酒店亦是如此,它们不会因为住宿率低就降格以求。它们的总统套房宁可空着,也绝不会降价出让。因为他们明白,一旦降了价,品牌就会受到损伤,即使经济萧条也不能降价,因为当经济复苏时,你的价格也回不去了。价格是品牌价值最重要的表现,一旦在消费者心里形成就不可轻易改变。改变要给足消费者理由,否则都将对品牌形成伤害。

在一般的通货膨胀条件下,企业之间的竞争状态与正常状态相比并不会有太大的区别。通货膨胀有时反而会为企业创造一些绝佳的机会,某些企业抓住这些机会很可能改变自己在全球市场竞争中的地位。在较为严重的通货膨胀条件下,大多数企业的所有经营目的可能是生存,而这个时候的经营大多数则是趋于保守的。但谨记,越是非常时期,对企业来说越有可能是非常机遇。战略可以保守,但战术绝对不可以降格。|!---page split---|

寻找通胀阴影下的利好面

——专访清华大学经管学院副教授胡左浩

文/《V-MARKETING成功营销》实习记者  许速

8月21日晚间,中国人民银行宣布自22日起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金融机构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上调0.27%,提高到3.60%,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上调0.18%,提高到7.02%,其他各档次存贷款基准利率也相应调整,这是央行本年度的第四次加息。而与前几次多针对股市和房地产市场不同,央行称,此次加息是为合理调控货币信贷投放,稳定通货膨胀预期。

我们虽不必对通货膨胀的威胁感到恐慌,但同时也确实意识到,通货膨胀的阴影离我们并非十分遥远。在老百姓感受到物价上涨和金融市场的红火的同时,企业在生存和营销上会有哪些变化?就此,《成功营销》记者对清华大学经管学院市场营销系的胡左浩副教授进行了采访。

通货膨胀可能就在你身边

《V-MARKETING成功营销》:国内目前普遍存在一种经济过热与否,甚至存在通货膨胀威胁的议论,在这种环境下的企业生存和过去是否有所不同?

胡左浩:通货膨胀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物价普遍上涨比较快,现在是有通货膨胀阴影,而不是说已经通货膨胀,这是前提。目前主要是农产品比如肉、蛋、禽等食品价格上涨比较快,导致消费者物价指数CPI的快速上涨。现在的企业生存和过去的区别,还是要分行业和领域分别来看。

《V-MARKETING成功营销》:哪些行业或人群可能最先感受到通货膨胀带来的影响,对企业的营销或个人的生活产生压力?

胡左浩:农产品行业、基础行业涨价都比较大。对于农产品企业来说,就推高了他们的成本压力,比如猪肉涨价,肉制品厂就要受到影响,还包括许多饮食行业、食堂等。农产品与老百姓的生活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特别是对中低收入的人群影响更大些,他们的收入大部分用于食品消费,恩格尔弹性系数比较大;而在中高收入人群的消费中所占比例比较低,对他们的影响也不太大。因为通货膨胀是急速的基础产品的价格上涨,而没有影响整个行业,是潜在的,所以就有很多人认识不到,在消费感觉上也不太明显,对中高收入者和年轻人来说都是这样。

对于其他的比如娱乐、文化、休闲行业来说,影响就可能不是很大,因为它们吸引的主要是年轻人和经济相对宽松的人。老年人对未来的收入预期是比较保守的,他们的收入比较刚性,所以在通胀阴影下,老年人对娱乐业的消费是会收缩的,他们会更多地把钱投入到必备类消费,比如食品类这些比较刚性的消费。但是年轻人对未来的预期比较好,有通货膨胀,他们也预期未来的收入会增加,在当前这种以食品为主的基础类消费涨价,对他们的影响不太大。

通货膨胀时,大家预期未来要涨价,钱要贬值,对黄金业、股票、房地产等保值类行业来说,他们的销售就会相对增加一些。

应对策略需量体裁衣

《V-MARKETING成功营销》:企业在通货膨胀阴影下的营销策略,应该如何制定?

胡左浩:企业目前在营销策略制定上,有几点需要重视。第一个是原材料的储备上,因为通货膨胀的阴影可能会让人预感物价的继续上涨和物资的紧缺,那么对原材料等物资适当增加储备量以防将来的未知性是有一定必要的;第二个是资源方面的优化,成本如果上升,那么对自身资源的利用程度就更加重要,如何把资源和优势最大地发挥出来,将会对企业很有益处;第三个就是在营业成本方面进行适当控制,比如说通胀下,工资会上涨,但是在人员上,可以适当控制,或者适当进行优化,以节约人工方面的成本。其他当然还有管理成本和市场运作成本方面的控制;第四个可以从科技、研发方面做好工作,研发一些新产品来降低成本,因为最终的产品成本控制还是在研发方面。

在市场营销、市场价格制定、消费者需求的开拓和维护方面,不同的行业还是有区别的。比如说在房地产、股市、有价证券等方面,这些能够提供很好的保值、增值功能的领域中的企业,可以进一步做好自己的营销工作,加大宣传力度,增加产品诉求,能在通货膨胀时期,使资产保值和增值,来促进消费者进行提前消费和及时消费。比如说通货膨胀,房价肯定要涨,提前买的话价格就可能会低一些。

 中国营销学会 DANGER?通胀阴影下,学会大营销

如娱乐、文化、休闲行业,则更多体现在对消费人群的选择上,因为不同年龄、收入阶层、行业的人群对此的反应程度不同,所以这些行业,就要在目标客户定位上下功夫,要定位得准确。

还有一些受通货膨胀影响比较大的行业,如农产品行业、基础行业,就可以有理由地、相对适当地提高价格,来消化成本压力。如果本行业的消费者对产品的涨价产生反应时,这些企业可以通过自己的成本优势,来适当维持不变的价格,给消费者提供更大的价值,使得在这种竞争条件下能领先于竞争对手。

《V-MARKETING成功营销》:通货膨胀阴影下,涨价是不是成了必然?

胡左浩:要分情况来看。例如方便面行业,趁势大幅度联合涨价,对企业来说大幅增加了利润,减少了竞争,但是却严重伤害了消费者利益,同时也给市场造成恐慌情绪。实际上这就是一种营销失败,因为他们仅仅从企业利益出发,而没有从社会的利益出发。通货膨胀阴影下的企业营销,更要负起社会责任。

用积极主动来驱散阴影

《V-MARKETING成功营销》:目前通胀率的增长和人民币升值预期同时存在,在企业进出口方面会造成哪些影响?

胡左浩:适当扩大国际市场、扩大出口来增加销售规模,能够节约和分摊成本,同样,可以通过相应的进口来消化压力。如通胀时国内原材料价格偏高,可能国际市场上的价格就低一些。现在人民币升值的预期,也可以通过进口来消化掉部分成本,出口也是一样。

人民币的升值是缓步的、有计划的,有小步的方式来走,在这种情况下,可能会有一定影响。但是由于中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从质量、外观设计、品质上越来越好,价格还是相对低廉,所以这种小幅升值对中国产品的出口会因为中国产品质量的提高和技术含量的增加而消化掉。并且这会优化我们的产品出口结构,正常的条件下国内企业的出口,能提高销售规模、分摊企业的成本、体现规模优势(研发、采购、生产等方面),在通胀阴影下,未雨绸缪,把战略性市场从国内市场扩大到国际市场后,即使通胀对国内市场造成影响,也可以通过国外市场的销售扩大来抵消掉部分风险,这都是企业可以采取的应对策略。

《V-MARKETING成功营销》:在企业的并购、投资方面,应该如何看待?

胡左浩:一般在通胀情况下,货币的发行量相对较高,价格涨得比较快,人们的收入增加相对多一点,所以通胀条件下的股市会涨,在并购过程中,费用可能会增加,但是这个费用的增加是货币费用,实际费用是否增加很难说。因为此时贷款会相对容易,虽然并购过程中付出货币多一些,但并购后资产的价值也大一些。

投资方式上则存在两种,一种滚动式投资,还有一种就是通过市场条件的变化而变化的,这还是一种价格制定方式的不同。比如典型的房贷就有两种付款方式,各种企业的大部分项目也是一样,大型设备的采购等,需要贷款,有还款周期和还款方式上的区别。如果个人或者企业预期将来的通胀压力比较大、利率会增加的情况下,在项目谈判中就适合采取分期定额支付的方式,但是如果预期不是通胀而是紧缩,就可以随市场利率而动。所以企业的预期要准确。

《V-MARKETING成功营销》:在当前的通货膨胀阴影环境下,对企业生存的利弊究竟如何衡量?

胡左浩:要看不同的阶段,如果通胀失去了控制,或者对宏观经济的发展产生很大的不良影响,那政府就会进行宏观调控,但这是后期阶段。在早期股市、地价上涨,自己的资产多了,实际上有时候在通货膨胀条件下,未必说消费会萎缩,反而会刺激消费。资产更多后,还可以用来抵押,贷出更多的钱,再进行投资,这无形中也刺激了消费。

在通货膨胀压力比较大的情况下,有些企业的消化能力比较强,将成本控制得比较好,通过科技进步、规模等方面消化掉成本压力,产品价格不变;有些企业的消化能力不强,如果不涨价,利润就压缩了很多,涨价又会卖不出去,这就会导致行业的洗牌,但前提是行业不能共谋来涨价。即使说对一些优势的强的企业影响不大,但对一些弱的企业就会有问题。

总的来说,在适当的通胀条件下也会刺激一些行业和市场的繁荣,促进消费的增长,但是这个度要控制好,否则就会走向反面。作为企业来说,应该积极采取主动的营销方式,来刺激和引导消费者的需求。|!---page split---|

快消企业的营销“秘笈”

——小议通货膨胀压力下的快速消费品企业的战略选择

文/CBCT李志起品牌营销机构首席顾问  李志起 

编者按:《孙子兵法》曰:不可胜者,守也。可胜者,攻也。守则不足,攻则有余。在当前通货膨胀的阴影之下,受到最强冲击的快速消费品企业到底应该攻,还是应该守呢?如何才能胜呢?今天就送你一篇“营销秘笈”,告诉你攻守之道。

近日主要集中在食品领域的物价上涨,使快速消费品(以下简称快消品)行业受到了严重的冲击。快消品的特征是消费者消耗较快、需要不断重复购买,这就决定了消费者对快消品的价格会非常敏感。通货膨胀下的快消品行业如果不甘心或者不能够忍受低利润,选择提升产品以纸币衡量的价格——涨价,则会触犯消费者心理,容易引起消费者的反感,进而造成企业的进一步损失。

欧美等国家在资本主义发展的几百年中,曾数次发生严重的通货膨胀,而在通货膨胀后,快消品行业大多会出现这样一种情况——大量的中小企业因通货膨胀的影响而倒闭或被兼并,而那些大品牌与大企业,虽然也在通货膨胀中遭遇了冲击,但是依托强大的品牌优势和企业资源力,他们不仅生存了下来,更在市场份额占有率上取得了进一步的突破。

这固然可以用资本投资的基本规律来解释,但是从营销方面来研究的话,我们同样可以发现:企业所拥有的品牌价值越高,越强大,那么它抵抗风险的能力就越强。

当这样的阴影到来时,快消品企业究竟应该有什么样的作为呢?或者说,营销战略的不同,究竟会给企业造成什么样的影响呢?

秘笈一:水涨船高,在涨价外顺势而为

对于大多数企业来说,通货膨胀的压力都显得极为严苛。生产成本的日益上涨,造成企业利润的不断降低;而流通方面的压力,也随之挤压着企业的生存空间。对于资本并不充裕的小企业来说,这种挤压将会导致致命的窒息。那么,涨价也就成为了一种无奈的选择。但是如前文所述,涨价所带来的必然是消费者的质疑与反感,直接的反映就是产品销量受到影响,甚至会造成产品的滞销。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就在于将消费者的决定购买因素从价格上转变到别的方面,基本可以归结为“产品的本身价值”和“产品的附加价值”。

先看前者,在日趋激烈的竞争中,产品同质化非常严重,所以要使产品本身获得能够决定购买因素的突破性价值,无疑非常困难。

再看“产品的附加价值”,在这方面,可做的文章就多了许多。以休闲食品为例,可以给产品添加“健康”、“愉悦”等附加价值——但是最突出的附加价值,就是品牌!假设一个企业的品牌足够突出,其品牌价格本身就会成为决定消费者作出购买行为的重要因素,而产品的价格因素,则或多或少产生了让位。

当然,有品牌优势的企业也要保持清醒。毕竟,商业中没有绝对,品牌也不是万能的。如果价格一下子提高50%甚至100%,极有可能出现的情况是,品牌不但起不到什么作用,反而更是自身难保。

秘笈二:以静制动,保持原价抢占市场

当然,一旦选择了涨价,无论是否拥有品牌,势必都会引起消费者的一些不满。没有品牌的企业,或许在涨价的过程中就走入了绝路,就此倒下。拥有品牌的企业,其品牌忠诚度也不可避免地会遇到一定的影响。然而,商场中并不存在绝对的挑战,通货膨胀对于一些拥有足够资源支撑、有足够能力抵御通胀压力的企业来说,可能是一次实现大扩张、大发展的机遇。他们完全可以采取“以静制动”的方式,突出价格的差异化,达到扩大市场份额的目标。这种企业,大多已经不再属于中小企业的范畴,而是大中型的企业。

在经济学中,为了占领市场,可采用低价、高价和竞争价格的策略。通货膨胀的压力,实际就是要求企业再一次为产品作出定价。

于是,大中型企业,则可以采用“低价策略”,在别的企业纷纷涨价的同时保持原价,也可以使用“竞争价格策略”,比如晚于行业一个周期再进行涨价。总之,目的是使得自己的产品价格始终低于竞争者的价格,从而挤占市场,提高企业商品的市场占有率。

在这个方面,有一个鲜活的例子:世纪之初,在大陆起家、发展壮大的康师傅以低价战略切回台湾方便面市场,台湾业界龙头老大统一面、老二维力面的反击动作连连,但最终低价的康师傅也成功在两大巨头的打压下取得了相当的市场份额。2004年3月,康师傅方便面在台湾的市场占有率已由5%升至21%。

但是,从某种程度上来讲,这种策略,更似是一种危险极大的“七伤拳”——“内功修为倘若不到,那练之便有害无益”。在达到扩大市场份额的同时,企业也会直接将自己置入一个危险的情况之中——企业利润降低,抗险能力被严重削弱,同时很容易在行业内引起激烈的战火,一旦竞敌采取报复手段,则很有可能走向失败的结局。

那么,企业的内功如何修炼,才能支撑“低价”的“七伤”?那就是“品牌”。在通货膨胀下,产品的低价应该体现“想消费者所想”的品牌价值,而不是令消费者产生“低价=劣质”的联想。对于想要“以静制动”扩大市场份额的企业来说,这是尤为重要的。

秘笈三:结构调整,整合产品应对挑战

事实上,快消品行业中那些已经发展壮大的大型企业,面对通货膨胀,在涨价之外,更有不同的选择。

产业结构调整,无疑是大型企业在通货膨胀到来之际的一个解决途径。大型企业为了拓展消费群体范围,产品一般分为各个档次,针对不同市场、不同层次、不同需求的消费者。在这些产品中,一些属于企业的明星产品,高档次、高利润,以提高品牌附加价值为最主要的目的;一些属于企业的拳头产品,利润适中、销量大,面对主流消费者,在维持利润的同时加强品牌塑造;最后还有一些则可能是企业为了占据市场份额而生产的低端产品,低利润、零利润甚至负利润,目的就是维护品牌可见度与知名度。

以方便面品牌为例,康师傅、统一、华龙日清是中国方便面三大巨头。他们的产品线在任何一个市场中,都能找到相对应的产品;而方便面行业中,三、四级市场的大多数产品,在相当长的时间内都处于亏本销售的情况。

在这种情况下,通货膨胀的到来,大企业全线产品提价,在虎视眈眈的竞争对手面前显然并不现实。所以,大企业首先想到的,必然是在品牌战略指导下的产业结构调整。如提升一部分低端产品的价格,砍掉持续负债销售的产品,使品牌形象得到一定提升。同时尽可能保持中、高端产品价格的稳定,但从其他方面采取措施降低成本,以维护主流消费人群对品牌的忠诚度。这样一来,大企业从产业结构的调整中获得了抵御通货膨胀的动力,也在同时实现了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秘笈四:强势扩张,视挑战为机遇

对于大多数企业来说,通货膨胀都是对企业命运最严苛的挑战之一,然而,并不是所有的企业都是如此,对于一部分超级企业来说,通货膨胀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不但不是挑战,更是企业进一步发展的大机遇!

超级企业所能采取的手段是多种多样的,在强势的品牌支援下,超级企业可以以商战打压竞争对手,可以凸显产品差异化加强消费者对品牌的忠诚度,也可以对难以生存的企业实施收购或者兼并,从而一举将该企业的所有资源纳于自己的掌控之下。

这种企业,在目前的中国快消品行业内可谓屈指可数。但是一些品牌勉强可以够得上门槛,比如康师傅、娃哈哈等,更可能会在通货膨胀给行业内别的企业带来压力的时候,选择进一步延伸市场的触角。比如,康师傅就选择在2007年趁机进行扩张,不断上马新工厂,开始新一轮的跑马圈地运动。

因此,如果通货膨胀阴影真的到来的话,快消品行业中必然有许多企业会倒下,也一定会有企业从中获得发展的契机。

通货膨胀对于快消品行业更类似于一次洗牌的契机,企业要生存,必须要拥有自己的王牌——那就是企业的品牌。|!---page split---|

房地产营销必将回归

——通货膨胀阴影下的房地产营销分析

文/房地产营销策划专家 陈真诚 

编者按:古语说,千金难买正南楼。可在今天,越来越多的人只能望楼兴叹,更无所谓正南还是正北了。房子价格一路高歌,在物价上涨的时刻更是因为其保值增值的特性而更加炙手可热。那么,房地产还需要营销吗?答案仍然是“需要”。

目前,在这个资本高期望地追逐资产财富的年代,中国的房地产资产市场,或正处于依靠升值期望、提升资产价格估值水平来快速大幅增加财富的时期。

由于对房价继续上涨而拉升房市投资回报的预期,使得更多的资金流向房市。一方面,一些开发商纷纷囤地囤房、捂盘惜售,以升值赢利为目的的投资(投机)者囤房炒房。另一方面,由于担心房价还会快速大幅上涨,一些自住型购房者因恐慌而加快进入了购房者行列,提前释放需求。同时,一些国际游资、机构资金也变着法子进入中国房地产市场。由于现实存在的高CPI、低利率以及流动性过剩等,一些调控政策被异化成房价“助推器”。地产业似乎比任何行业都得到了更高的关注。

可能的房市异化带来的问题

在中国,虽然房地产属于保值增值的行业,但由于整个社会笼罩在通货膨胀阴影下,消费者消费信心不足,房市可能随时改变走势,掉头急转直下进入下行通道。由于房价上涨不但呈现大幅度、快速的特点,而且持续时间过长,根据经济规律,房市一旦进入下行通道,回调时间也可能同样会比较长,呈现大幅度、快速的特点。因此,房地产营销,必然要直面房市可能异化而带来的一系列新问题。

首先,政策问题。

第一,房地产业的发展,与一个国家和地区的政治、经济、金融、社会民生和社会治安发展等因素息息相关。因此,房地产营销必须要了解政治、社会、经济形势,了解房地产政策法规动向,把握房市走势。

第二,国家统计局的调查表明,房地产金融在我国金融总量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高。尤其是泡沫破灭后的负面影响。因此,房地产营销必须要及时预测并了解、把握可能出台的新的金融政策、财政政策和可能取消期房预售等与企业资金链相关的其他政策,这些将直接影响市场走势、房价变化、同业竞争乃至时间计划。

第三,房地产营销要敏感地预测、了解政府可能出台新的土地新政。如果政府真的从严执行“2年必须开发否则收回”政策,必然迫使大量的项目开工、大量产品集中上市,加快产品上市步伐和企业所企图的以降价换取快速销售的步伐,加上投机者抛售套现而造成的产品挤兑上市,则很可能在一定时期出现供远大于求的市况。

其次,消费者满意度的问题。

虽然在目前这样一个高度卖方市场情势下,几乎所有的楼盘都不愁卖。但由于通货膨胀阴影及多种市场因素综合作用下,房市一旦异化,就会从卖方市场变为买方市场。在买方市场下,一方面大量商品房完工后可能空置,投机者减少长期投资项目而大量出货,买涨不买跌的消费者,对具有保值升值功能的房屋这样的大宗买卖表现得日趋理性,总希望、也认为房价还会下跌。于是,市场上持币待购、惜买、观望的气氛浓烈,以期能买到价格合适、总成本合理的产品。因此,必须认真分析消费者心态,积极做好价格以及消费者总消费成本问题的文章。

现代营销理论要求强调消费者对产品的满意程度越来越高。其实,关于价格以及消费者总消费成本问题,无论传统的4P营销组合理论还是4C营销组合理论,都是高度重视的。现代4C营销理论,主张重视消费者导向,其精髓是从消费者需求来定位产品,其关键是真正重视消费者的行为反应。无疑,价格不但是消费者反应最敏感的要素,直接影响着消费者的满意程度。那么,在异化后的房市,一旦出现买方市场,房价进入下行通道,价格策略和成本心理则成为相当敏感的重要营销因素。

房地产营销必将回归

在目前的实际房市情势下,所谓的“市场营销”,实际上只是在大做“价格策略”和“销控”、“客情”,而少有做真正意义上的全过程营销、整合营销的。一旦房市异化,那么,房地产营销必将回归。

经过这一场洗礼,房地产业发展越来越趋向理性化,市场又将面对房价回调、需求被过于透支、消费者持币观望等难题,竞争将日趋激烈。因此,房地产营销还应以4C理论为指导,结合实际营销项目的情况,积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注重营销创新。经过洗礼后,应积极开展包括产品创新、技术创新、策略创新、推广创新、销售手段创新、服务创新等在内的营销创新。到那时,构筑因目前高度卖方市场而失落的房地产营销创新体系将迫在眉睫。

2、以大胆而务实的策略来确保房地产营销的成功,并通过创造独特卖点和创意,结合“服务营销”,实现房地产营销的差异化。

3、房地产营销要注重市场分析,以分析和研究变化了的消费者需求为营销重点,理性进行产品定位,细分目标市场、主导目标客户群,主动寻找、发现市场机遇。

4、由于现代社会崇尚个性发展,消费者特别是新时代成长起来的年轻一代,往往把个性能否得以发挥和张扬,作为衡量和选择商品的一个重要标准。因此,房地产营销既要把握房屋作为基本生活品的属性,又要领会消费者个性需求的特点,以满足消费者需求。

5、房地产营销不但要讲究整体营销策略,重视现场包装、媒体广告策略、公关活动策划和销控,还要做好时间管理,积极做好入市时机规划,考虑并适应房地产企业的资金回流速度,确保企业资金链不会出现问题。

6、房地产营销要积极塑造房地产品牌,升值无形资产,以求可持续发展。

品牌将是房地产营销制胜的法宝

虽然,在目前房价普遍飞涨、产品不愁卖的实际房市情势下,难以显示出企业品牌对产品销售乃至更多相对利润的获得的影响,并不能刺激房地产企业在目前阶段强力做品牌的意识和动机。但在未来,由于消费者需求升级、激烈竞争等方面的因素的影响,品牌将是房地产营销制胜的重要法宝之一。而且,塑造房地产品牌,可以求得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品牌是房地产企业开拓市场和参与市场竞争的重要手段。中国房地产TOP10研究组于今年5月份再次启动了中国房地产品牌价值研究。在最近的研究报告中指出,当前,中国的房地产业已经由单纯的产品时代过渡到资本+品牌时代,品牌将成为房地产企业提高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土地和资金都将向优秀品牌企业集中,房地产企业品牌的重要性可见端倪。单纯的资本优势已不能在目前的房地产市场披荆斩棘,只有资本和品牌的完美结合,才能立于不败之地。房企已经到了亟需品牌建设的时代,它是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和保障。

房地产企业应该与专业品牌建设服务机构合作,在同时具有良好理论修养、丰富的实战经验和高知名度的专家的领导下,成立专门负责品牌管理的机构。在执行中,应统一企业品牌与项目品牌,对长期经营中已积累的品牌元素进行整合定位,理顺品牌架构,确立地产开发品牌,使企业品牌与项目品牌形成执行统一的服务品牌。

更贵的时代,如何营销你的高“贵”?

——通货膨胀阴影下的奢侈品营销

 

文/中国品牌研究院高级研究员  马超

编者按:“鉴湖女侠”秋瑾曾经豪迈地写道:不惜千金买宝刀,貂裘换酒也堪豪。这句诗表达了她的革命情怀和豪爽的性格,但我们也看到这个需要花费千金的“宝刀”毫无疑问属于奢侈品的行列。奢侈品在国际上被定义为“一种超出人们生存与发展需要范围的,具有独特、稀缺、珍奇等特点的消费品”,那么在通货膨胀的阴影之下,这类已经超过人们生存与发展需要范围的物品将会如何呢?

涨了,股票涨了,物价也涨了!股票的涨价给了股民一剂强心针,而快速消费品的涨价则给了大众一个不小的打击。相应的,各行各业开始了新一轮的营销战役,一场属于“更贵”时代的营销战役。那么本已经是高贵阶层的奢侈品,又该如何在新一轮挑战中制胜呢?

物价上涨成了“顺风车”

对于国际顶级奢侈品,如高尔夫、钟表、珠宝、名车、服饰、香水、美酒、飞机、游艇等等,本轮物价上涨对其基本未产生冲击。毕竟,顶级奢侈品的消费者均属于绝对高收入阶层,虽然总体物价上涨,但是受经济过热的影响,奢侈品销售不降反增。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奢侈品价格受品牌主导更为强烈,而非原料价格。比如国际顶尖内衣品牌Victorias.Secret,每件单品所用的原料极少,但是其价格依然昂贵。主要原因就在于其卓越的品牌力与无以伦比的服装设计。正因如此,即使每件Victorias.Secret的价格高达几百美元,那些爱美的女性依然趋之若鹜。

对于国内奢侈品而言,如珠宝、高档别墅等,其销售额也有逐渐上升的趋势。比如,由于贵金属价格逐步看跌,国内珠宝市场呈现了小幅上涨。一些中老年投资者担心物价上涨会引起通货膨胀,所以都适度地购买金银首饰以求保值。新贵阶层及普通年轻消费者对珠宝的需求则主要为婚庆所用,作为70年代末或80年代初出生的一代人,他们追求时尚与爱情的渴望并没有因为社会总体物价上涨而下降。所以,无论是国际或国内奢侈品似乎倒是搭了物价上涨的顺风车,销售前景一片光明。

“更贵”时代的奢侈品营销

大部分国际顶尖奢侈品在年初就已经制定了进一步进军中国的市场战略。经济迅速腾飞的中国对于奢侈品的需求已经逐渐逼近日本。比如,国际顶尖珠宝品牌Cartier,已在年初制定了再开十数家店面的计划,即使面对物价上涨,该公司也并未停止前进的步伐。

当然,这和中国消费者的特点有很大的关系。与欧美发达国家不同,中国消费高级珠宝的受众主要为年轻新贵,而非中老年阶层。奢侈品消费代表着一种文化,一种生活观念,一种休闲娱乐,一种时尚品位。我们不难看到,在上海、北京、广州等地已经有一批批新富阶层成为了奢侈品的倡导者。这些人往往具有高学历、高收入与高品位的特点,他们对休闲娱乐场所、化妆品、音像制品、饮食、穿着佩饰等都具有非常挑剔与独到的眼光。相应的,主导他们消费的重要因素往往是源自一种文化的熏陶,他们要求与众不同、彰显个性与时尚,他们热爱生活并热衷消费,他们更代表着文化消费的尖端。所以,即便奢侈品价格随着社会整体物价有着微弱的浮动,也并不会影响这些人对奢侈品的热衷。

基于这种动因,笔者建议,国际顶尖奢侈品品牌若要继续在通货膨胀的年代独占鳌头,他们就必须继续结合中国国情,实施新一轮的时尚造势运动,使各自的品牌主张继续在中华大地上得以深化,从而激起更多消费者对前沿时尚与经典的兴趣。在产生共鸣后,这些人并不会因为昂贵的价格而退缩。一些人甚至会忍饥挨饿来购买这些并不能真正消费得起的商品,来满足他们对时尚的热情与虚荣心。名车、飞机、游艇、高尔夫等消费品则可以营造一种高尚的文化氛围,巧结战略联盟与信息共享联盟,加强与电信、银行、地产大客户的联系,优化多方资源平台,从而扩大营销基础面。毕竟,国内已经进入了文化营销与联合营销的年代。

对于国内奢侈品而言,目前各类商品最缺乏的就是品牌的支持。记得,曾有某位营销学者说过,中国还未有真正的品牌,充其量只是有几个名牌而已。虽然笔者不尽赞同此话,但是在奢侈品领域,能够跻身国际顶尖品牌的似乎的确没有。比如国内各珠宝品牌,虽然有一些品牌做得有声有色,但也只是把控着整个领域的中低端市场。毕竟,纵观全球顶级奢华品牌,它们都具有声名久远的典故与上百年的辉煌历史;而我国实施改革开放不过二十余年,要缔造一个传奇神话的确难度颇大。但是,这并不表明我国的奢侈品就没有出头之日。在这里我建议国内一些奢侈品公司,最主要的就是继续稳固大众市场,持续不断地提高品牌力,逐渐向中高端过渡。最后要说的就是房地产领域的奢侈品,这一领域与国家产业政策、钢铁、水泥价格等有直接关系,在通货膨胀的时期,泡沫经济极易形成。所以,除了在营销层面要深化品牌力、宣传高端文化外,还要对各方信息高度关注,以免在宏观形势下受挫。

点   评:

许思涛    英国经济学人集团    中国首席代表

虽然国内物价上涨现在成为一个热点,七月份CPI上涨高达5.6%。媒体更是充斥着涨价的报道,但是当我们仔细分析后,不难发现其实真正的通货膨胀水平远没有媒体渲染的那样危言耸听。从与老百姓生活休戚相关的衣食住行方面来看,衣着价格的变化不大;食品涨价是现在的主要问题。而反映在我国CPI的构成中,食品所占的比重高达三分之一(国际上通常占15%以下),因此现在的CPI数据并不能真正体现通货膨胀的真实水平。

我们不妨与印度作对比:第一,中印两国近年经济发展迅猛,均与经济过热讨论有关;第二,印度人均GDP约为中国的一半,食品对印度通胀的相对影响理应比中国更加明显。在印度人的饮食中,洋葱是做咖喱汁的必要原料,近来价格翻了一倍,印度老百姓叫苦不迭。但即使在印度食品占CPI的比重也远远没有达到33%。

城市住房普遍存在租金与房价倒挂的现象,(尽管城市房价飙升,但租金近年来基本变化不大)而以成品油价格为代表的交通成本与政策相关,政府可以通过补贴减少消费者在这方面的支出。但有人会说,羊毛最终出在羊身上,最终还是由老百姓买单。此言不假,政府永远不会创造财富,只能分配财富。但与受能源价格负面影响的众多发展中国家相比,中国政府不但没有捉襟见肘,而且由于中国人勤俭的美德,具有很大的举债空间(曾几何时,周末老百姓蜂拥而至,银行前买国债长队成为一大盛景)。

中国的核心通货膨胀只有不到1%,而劳动力市场又处于“雇方市场”(珠三角一度出现的民工荒无法掩盖广大劳动者缺乏议价的残酷现实)。考虑上述原因,到年底通货膨胀压力还有缓和的空间。|!---page split---|

企业说:营销策略会变吗?

来自《V-MARKETING成功营销》

观望者:

梦娜:梦娜的袜子不会涨价,现在的成本上涨是由企业内部来消化。现有的营销策略仍是按原有的计划来实行,如果情况继续发生变化,会因时而变。

星巴克:面对现有的情况,战略暂时没有调整。

上海家化:我们正在观察,没有任何结论、决定和动作。

雅诗兰黛:现在价格没有调整。7月份时M.A.C品牌有部分价格调整,部分产品涨了10元钱,原因是换了新的环保材料的包装。价格调整的原因很复杂,原材料价格、同类产品价格等都是其中的因素,不会因为单纯的一个原因而调整。

买赠活动是雅诗兰黛最早使用的,但现在不依靠这些活动销售一样很好,这说明我们已经培养了一批品牌的忠诚者,品牌建设比较扎实,整体发展很健康。推广活动也应该是计划内的,不会因为现有的一些情况而临时设定这类活动,强行促销。

抓住机遇:

白家粉丝:白家粉丝没有涨价,现在原材料的整体上升幅度还不是很高,所以还可以接受。我们正在努力提高我们整体的效率,在研发技术水平上进一步提高,弥补原材料价格上涨带来的一些损失。

为了应对这种情况,我们在营销费用的使用上将会更加谨慎,策略制定会更加周密;从媒体投放来看,该投的广告还是要投,但是要更加谨慎。媒体广告的价格现在并没有上涨,一般会在年初的时候上涨。

我个人认为涨价的势头不会继续恶化,如果超出了我们承受的范围,我们会想各种办法来解决。在技术上、工作效率上、成本控制上都会有一定的做法;在固定资产的投资上也会更加谨慎和理性,比如如果以前我们每年建一个新厂,那么以后我们会在做出更加谨慎的评估之后再做出决定。在营销环节,该花的钱还是要花,但要保证一定的投资回报比。在战略上将更加理性。

方便面高调涨价有炒作之嫌,事实上要统一涨价是很难的,涉及到流通、销售等很多环节的问题。本身方便粉丝的价格就比方便面略高,优势本来就不在价格上,因此关键点还是在于产品,价格只是短期的,长期来讲还是靠产品。最近一段时间,销量确实比较好。

如果原材料这边不继续出现什么大的变化,白家粉丝的价格也不会变化。白家是把自己定位为一个中小企业的代表,与康师傅、华龙等企业都不在一个级别上。我们这次发表的声明等等都是从消费者利益的角度来考虑问题,当然这次的情况对我们是一个挑战,但也存在一定的机会。每一次有可能出现行业洗牌的时候,尤其是在产品饱和的市场,能否生产出适应市场需求的产品就是很重要的,需要更加注重市场的细分。

以不变应万变者:

雪铁龙:通货膨胀的影响可能更多显露在快速消费品领域,以雪铁龙为代表的进口车行业应该不会受到太大的影响。影响进口车价格的因素只有三点:一是根据消费者进行合理的定价;二是关税调整;三是经销商自主调价因素。其中定价和关税都是有一定时间的稳定期的,而经销商因素是跟利益联盟有关系,与通胀背景关联不大。

SOHO中国潘石屹:我不认为通胀是未来的主要矛盾,这次食品相关价格上涨,许多因素并非国内原因。建设市场上需要的好产品是我们SOHO中国的唯一任务和原则。市场上需要什么,我们就建设什么。营销策略一直坚持不变,就是用诚实的态度向市场和我们的客户说清楚我们的产品。SOHO中国广告费预算也与中国的CPI无关。

一汽丰田汽车销售有限公司:在通货膨胀这个过程中,如钢铁价格、原材料价格、人员支出等许多方面的成本确实在涨,还有零件、整车的库存成本等。在生产上我们一直采用的是订单式生产,库存量通过前一段时间内的销售状况、订单量以及中途运输等因素来综合衡量,使其处于一种良性循环。人员支出方面,我们每年都会对全国各地物价水平进行调查,调整薪资水平,员工们创造的价值是巨大的,只要在日常中注意避免浪费就可以了。大的方面要控制,细节方面也要注意。丰田在全球取得的营销、生产、市场占有等各方面的成功的关键,就是我们的成本控制,而这个过程是在产品质量的绝对保证基础上的。

仅仅因为目前的通货膨胀,企业的策略发生很大的变化,我认为是不可能的,除非出现像亚洲金融风暴那种特殊情况。目前来说,行业性的、垄断性的、人为制造的虚假通货膨胀太多,这是非常危险的行为,并非完全是供求关系造成的。做企业还是要踏踏实实,投机性的经营不可取。通过涨价获得临时的利润,长期来说没有好处。

其他:

康师傅:抱歉,目前公司方面没有新的讯息向媒体发布。

蒙牛孙先红:乳品原本的价格比较低,现在的提价只是让牛奶价格正常化。依云矿泉水卖得很贵,但也卖得很好,这是一种市场细分,品牌也在其中起作用。日用品的品牌作用就相对弱一些。对于企业来说,某种程度上也是一个机会,一些大企业可以在这种情况下进一步加强管理,控制成本,提升自我竞争力。这是一个企业家的认识问题。非典时期,很多人认为大家都不出门了,就没有商机了,但蒙牛却恰恰在这个时候加大了广告宣传的力度。

当乐网:作为手机游戏第一互动平台,当乐网的目标用户群定位在18~25岁的青年群体。这部分群体被称为“80后”,在他们成长的岁月里,正是中国经济腾飞的时刻,泊来文化充斥着他们的思想,他们吃着洋快餐,听着RAP,看的是迪斯尼的动画,玩的是网络游戏。对于他们来说最时尚的、最流行的事物都可以在他们的周围存活,手机游戏娱乐作为最时尚最前沿的流行事物,被青年群体追捧,通货膨胀是不能改变这类人群的消费习惯的。因此,通货膨胀对于为青年群体提供手机游戏娱乐产品的当乐网来说,是不会有影响的。

媒体说:广告会涨价吗?

来自《V-MARKETING成功营销》

肯定涨价论:

北京歌华广告有限公司:明年肯定会涨,上涨幅度还没有确定好,这要看我们的成本是多少。另外,开始治理户外环境以来,一些户外广告已经被拆除了,现在建设的广告将会重新招标,因此价格也要重新确定。

《中国经营报》:明年广告价格肯定会涨,但上涨幅度还没有确定。

无关论:

新浪:每年价格都会有一些微调,但应该和通货膨胀的关系不大。

《经济观察报》:广告价格应该不会涨,如果从通货膨胀的角度来看这个问题,暂时还没有考虑。

天下互联:原则上,我们会有阶段性的涨价,但这并不是因为成本上升的因素,互联网领域的成本上升问题不是十分明显。

回归论:

《快公司2.0》:明年广告价格应该不会涨,综合价格会降,回归到价值。很多媒体广告的涨价应该是周期性的、跟通货膨胀的关系不大。

“买方市场”论:

北京青年报某周刊:现在的环境不取决于媒体广告价格的升降,去年我们就提高了广告价格,提高了之后今年的收入反而比去年还低。现在的媒体竞争太激烈了,处于买方市场的阶段。

敏感论:

中央电视台、湖南卫视、江苏电视台等几家电视台:价格问题比较敏感,这些电视台的相关负责人都对此三缄其口。据业内人士称,电视台广告价格问题十分微妙,牵一发而动全身,因此都不会轻易表态。

点   评:

陈刚  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广告系主任

需求决定媒体广告的价值

中国是否正在出现通货膨胀?这是目前社会非常关注的问题。对这个问题有许多种分析,笔者的看法是,物价肯定在不断上涨,但目前的肉食品价格的上涨是否是严重的通货膨胀的前兆?并不一定能够确定。但是,通货膨胀同广告业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因为通货膨胀影响到企业的经营策略,同时又牵涉到消费者的消费观念和消费能力,所以,企业用于广告方面的费用的多少,广告公司如何服务,都会对广告业的发展有较大的冲击。比如,通货膨胀的时候,企业压缩的成本中,经常把广告投入的费用排在第一位,首先减少广告费用。而且,在这个阶段,企业所使用的广告多为促销型的广告。

但对2008年的中国媒体广告来说,价格变化的方向至少在目前看来,与通货膨胀的关系不大。不管有没有通货膨胀,中国媒体广告价格的变化可以确定无疑地用两个字概括:涨价。

涨价是中国媒体广告经营的常态。近30年来中国媒体的广告价格始终在稳定地上涨。每年上涨的幅度平均在20%~30%之间。因为中国的经济在高速成长,企业也在不断发展壮大,而且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营销传播的门槛越来越高。更多的企业涌入市场,广告主的规模持续扩大;而企业无论是新进入市场,还是维持在市场上的现有地位,并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都必须投入比前一阶段更多的广告费用。也就是说,市场上总体的广告费用在不断上升。

与此同时,媒体的竞争也日益激烈。媒体不断改善广告经营水平,利用各种手段来创造新的广告服务产品,提升广告价格,吸引企业更多的广告投放,帮助企业形成更好的传播效果。

另一方面,不论自身的经营状况如何,媒体每年都必须不断地涨价。这里所说的涨价是指的刊例价。因为如果不涨价,会给企业或者同行自身媒体在经营上出现了危机的印象,有可能在竞争中处于更被动的地位。在中国媒体的经营中,一直存在着两种价格体系,即刊例价和实际执行的价格。根据笔者的研究,中国近年来媒体的实际执行的价格平均为刊例价的30%左右。所以,媒体广告的刊例价虽然上涨,而通过调整折扣实际执行的价格不一定提高,甚至有可能下降。因而,2004年至2005年期间,中国的许多报纸媒体在广告经营上出现了严重滑坡,而刊例价还在不断上涨,但媒体广告实际执行的价格明升暗降,媒体的真实收入在减少。

从整体上看,2008年中国广告媒体的价格不仅刊例价会明显上扬,实际执行的价格也会有所提高。除了中国市场增长的因素外,奥运是刺激媒体价格提升的根本因素。奥运的举办会使中国的媒体资源在特定阶段成为相对稀缺的资源。媒体的这种相对稀缺状态在目前和未来的一段时间内将很难再出现,所以媒体绝不会放过这个千载难逢的涨价增加收入的机会。在目前的传播环境中,企业的奥运营销要想效果最大化,必须有效地组合多种媒体,形成更大的覆盖和更深度的沟通,提高奥运营销的门槛。

因而,2008奥运年就是中国的媒体年。媒体广告价格的上涨是不言而喻的。议论中的通货膨胀如果真的出现,当然会对媒体广告价格产生影响,但决定媒体广告价格更主要更直接的因素是需求。需求决定媒体广告的价值。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467537.html

更多阅读

中国企业之痛:“有产品,没有大单品”

所谓战略大单品,说得通俗点,就是产品中的佼佼者、高销售占比产品、品牌的立足根基,或者是企业特有的、别人难以胜过的、销售额巨大的看家产品。一个品牌,如果没有战略大单品,这个品牌是难以持续发展的。

老干妈营销全解析:“逆营销”下,你不知道的事

无广告,不活动,不贷款,不上市,现款现货……种种“逆营销”之举下,老干妈却塑造了一个商业传奇。佐餐酱第一品牌的“逆营销”奇迹快消品,尤其是调味品行业,大家都想成为老干妈,又看不明白老干妈。8块钱一瓶的辣酱,每天卖出130万瓶,一年用1.3

美容院营销模式 形势下,美容院营销如何找到突破口?

第一需要打组合拳。现在这个时代是个多元化的时代,单一的营销渠道和营销方式已经行不通了。那种靠发发传单就能招来顾客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全方位、多渠道是必走之路。我们成功策划过很多陷入困境濒临倒闭的店面,都是全面打开营销

大乐透井喷 中国城镇化新政下,神州电热水器将迎来井喷市场

     在中国城镇化新政下,将迎来家电行业的市场发展高峰期,而作为城镇市场必需品的电热水器也将迎来新一轮的市场井喷期。在市场井喷期,厨电经销商该如何抉择才能抓住此次黄金机遇期?  上海极品策略品牌营销策划机构通过数十年对

声明:《中国营销学会 DANGER?通胀阴影下,学会大营销》为网友心漂浮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