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这厮也跟着赶了时髦,跟着欢天喜地的孩儿们看了一场异常热闹的《变形金刚》,果然不同凡响啊。但是在这里,这厮不想把电影拿出来说事,作为策划人,我更愿意从营销的角度来发表自己的看法:
观点一、文化创意产业缺失的几个思考
文化创意产业这个词有些抽象,但是如果我提到凯蒂猫、加菲猫、迪斯尼、哈里波特这些名词你可能就十分熟悉,这些名词就囊括在文化创意产业中。
思考1:我国是文化创意的弱国?目前在国内处于文化创意产业强势地位的几乎都是日、美的产品或者文化。我国的文化创意产业还处在启蒙期,除了前一阶段的蔡志忠漫画和目前的几米漫画之外,其他的都是乏善可陈,特别是针对儿童的产品十分稀缺。
思考2:文化的力量到底有多大?以“变形金刚”为例,整个中国的社会各色人群悉数登场,都追随在这种文化之后,来证明自己的品位,这就是文化。
思考3:文化裂变?20年前,依托卡通片“变形金刚”的产业有价格不菲的玩具,各式的贴纸、文具,其中以“孩之宝”的玩具获利最多。以文化为平台的产品开发潜力几乎是无穷的,比如迪斯尼的手表、手机、主题公园、服装等等,文化才是他的核心产品,才是盈利最本质的因素。
思考4:中国为什么没有产生流行世界的文化产品?以一个国家的角度考虑,美国输出了好莱坞、日本输出了动漫、韩国输出了舞蹈和跆拳道……当然其中最强势的当属美国的文化输出。那么中国的文化为什么没有形成特别强的产业?
首先,古典文化的包装不足,我国的传统文化以思辨为主。特别是哲学范畴的思想成果比较多,但是翻译起来比较困难,所以影响了传播的力度和广度。
其次,农耕文化已落后于工业文化,魔幻文化选题单薄。《变形金刚》的动漫片中充满了战争、高科技、英雄主义等人类永恒的话题;哈里波特、宫崎峻动画片等更是充满了天马行空般的想象力。相比之下,我国的神魔小说过于死板和幼稚,很少有优秀的作品。
观点二、占领消费者心智的真正含义
几年前,中国的图书市场上就出现了在营销方面的著作上关于占领消费者心智份额的论述,引发了很多人的热论,整个咨询策划界喧嚣一片,但是却没有人提出除了广告宣传之外的营销手段。实则在20年前,美国的企业就给我们上了生动的一课,只不过这节课在20年后才公布课后题的答案。
1979年1月,3万箱可口可乐出现在广州、上海和北京的大商场和宾馆里。
1987年初,由上海电视台翻译的《变形金刚》动画片开始出现在中国各大城市电视台的黄金时段试播放。同年中旬由Hasbro授权的广州白云山玩具厂制造,鹏利公司负责经销的变形金刚玩具在广州各大商场首发,当时玩具的推出不亚于Microsoft推出Windows98时的壮观场面。
这两家企业对于中国市场做出了如下判断:
1、中国开始改革开放,中国政府将经济建设作为以后国家策略的重点。
2、中国的家庭处于独生子女的生育高峰的后期。
3、中国未来的市场潜力巨大,被压抑已久的消费欲望会大幅迸发。
4、根据社会心理学的研究,人童年时代的经验就像烙印一样伴随人的一生。
基于以上的判断,我们的“80后”被俘虏了,早在20年前,他们就将品牌牢牢地在这一代人的脑海中打下了烙印。当我们还在研究我们的“80后”一代终究需要什么营销模式满足他们,当我们以为“80后”的消费能力还是未来力量的时候,美国和日本早在20年前就已经替我们清洗了他们中大部分人的思维,给了他们既定的优秀产品,替我们培养了他们的消费模式和消费观念,只是这些模式和观念与中国传统文化无关,与我们的企业无关。这是危言耸听吗?
重要的是,中国的软文化和中国的企业如果不做点什么,还会失去“90后”的市场,新世纪第一代2000后在群体意识逐渐形成的时候,但愿除了可口可乐、日本漫画,他们的生命中还有中国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