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人民币开始抵挡不住国际要求升值的压力,与美元的兑换率已经跌破1:7.5,以目前态势,更多的人已经认为明年必将跌破1:7,本人不是金融专家,故在这里不需要解剖比率降低的原因和背后的含义。但就自己所在行业最近发生的事情,已经开始感觉到众多的外贸企业的日子不象以前好过了,他们开始被迫或主动的寻求突围。
这种被迫的突围,外贸企业自身很能感受到其中的苦恼,出口后的利润越来越微薄,由于买家可以全球选择供货,因此,完全可以选择人力和费用更低于中国的越南、泰国等地,这样,中国企业的生存空间小了。
这里,我所说的外贸企业包含以下二类:
1、 普通的外贸公司,即为国外买家寻求供货商的中间型公司。
2、 OEM或ODM公司,即自己具有生产或设计能力的供货企业,贴牌加工生产商
其实无论是前者以“搬砖头”为主的外贸公司还是后者OEM公司,随着人民币的升值,已经不可避免的有了危机感。
而更多的企业早在多年前已经从单纯的外贸转向同步开发国内市场。
而这些做国内市场的企业大多选择了自建品牌,即转化为品牌营运商,走品牌之路。但自建品牌,比起出口,无论技术和心态都将产生重大变化,对企业的要求也将更高,外贸企业转做国内市场,你们准备好了没有?
以OEM商为例,首先来说说OEM商转化为品牌营运商的理由
1、OEM商在多年的经营中,在国外企业对产品生产严苛标准下,形成了良好的生产技术和质量管理能力,在产品生产层面,企业具有充足的自信
2、由于是外贸加工型企业,长年主要依靠定单,利润相对微小,但以量取胜,依然积累了充分的资金积累
3、对生产能力和开发能力的自信,同时经验主义也告诉自己,企业相信自己有机会在国内市场取得另一次胜利
4、国内市场竞争激烈,但内需扩大,市场容量更具有诱惑力,放弃是愚蠢的,有条件的企业没有理由不参与。
5、增加国内市场的拓展,无疑可以为企业增加新的经济增长点。
6、 一直为国外品牌作嫁衣,相信也可以打造一个属于自己的品牌,获取更多的产品利润
无疑,以上理由是充分的,但要做好一个品牌营运商却牵涉多方面的因素:
首先是企业的心态:
1、OEM商的发展过程,其实就是在外商近乎苛刻的产品标准下发展的过程,一方面他们深受严格标准带来的痛苦,另一方面又因此大大提升了自己的生产能力,所以对国内的其他生产企业而言,这些OEM商往往会有种自信的优越感。
2、多年的外贸生产的确使自己积累了大量的资金,这一成功的发展历程,使企业认为以现有的生产管理模式也一定可以做好国内市场
3、OEM企业为当地带来大量的劳动就业机会,为地方政府减轻了人口就业压力,因此很容易获得各类荣誉,企业经营者因此会觉得自己已经是个成功的企业家了,难免会有膨胀心理。
4、做外贸单的核心就是“定单”,企业发展的原则就是“有订单就是硬道理”,因此,会有“有奶便是娘”的心态,而做品牌与此完全不同,企业未必能领会。
但实际上,企业转入做品牌营运商时,以上的心态就必须调整了,管生产和做品牌是完全不同的思路:
1、最好质量的产品就一定能成就伟大的品牌,但伟大的品牌一定离不开最好质量的产品。OEM企业的“产品至上”的优越感在品牌路上并不能起到决定性的作用。相反,由于太专注生产技术、生产硬件和质量管理本身,会弱化企业对市场需求的关注。
2、能做好外贸不代表一定就能做好内贸,有资金也不代表就能成功做另一个市场。对OEM企业来讲,拥有资金、技术以及生产能力,只能说拥有创造品牌成功的基础更好点罢了,而经营品牌牵涉到的就不仅仅是需要资金的问题了。
3、严格的说,成功的OEM企业老板还不能算“企业家”,只能说是个“优秀的生产经营者”,真正的企业家是具有创造伟大品牌和实现科学管理完美结合的人,而OEM企业老板还不具备这样的素质,他们能管理和生产优质的产品,但不真正懂得品牌的奥秘。由于在心理上他们已经认为自己是企业家,势必在今后的品牌经营过程中迷信自己的过往经验,而忽视市场的实际需求。
4、原先的外贸定单为企业带来利润,企业只要履行生产的职能,营销工作是由外商来完成的,OEM企业无须为销售操心,但创建自有品牌就不再仅仅是完成生产就可以了。OEM企业并不了解营销全程,尤其是对终端市场的把握更是没有经验,这也为自有品牌营运带来难度。
5、按定单生产主要核算原材料、设备消耗、人工、场地等基本成本,比较单纯,但一旦自建品牌就需要增加营销成本、时间成本以及其他,企业在定价方面将变得更有难度。
6、OEM生产是“有奶就是娘”,只要有利润,有定单,这生意就可以做。但做品牌不同,有时生意与品牌战略不符合,即使有利润,这钱也许也不能赚,企业是否理解?是否有这心理准备?
7、品牌不能快速创立,需要时间,OEM商是否有耐心?往往很多的OEM企业在试水市场后没有快速产生效果,就产生撤退心理,这种急功近利的心态肯定是做品牌的原则是背道而驰的。
因此,一个外贸企业如果要介入做自有品牌经营,面对完全不同外贸模式的国内市场,必须首先认识自己,重新定义自己的市场行为,首先就要转变心态,从战略的角度去规划市场,规划产品,构建品牌。|!---page split---|
其次是选择工具。
做品牌是需要选择合适的营销工具的,原先企业只要关注生产管理和员工培训,而一旦自营品牌就必须强化营销技巧、终端管理等,同时时刻把握品牌形象的塑造才能保证可持续的发展。选择什么工具?不是每个企业都了解。
很多转入内贸的企业首先想到的是需要CIS,其实CIS只是针对企业品牌的建设,但真正对销售有效的不仅仅是企业形象,更多的产品形象,因此需要考虑完整的产品形象系统,即PIS(produce identity system)建设。
PIS对于所有产品都是一套有效的工具,但专业从事这方面的智业机构很少,国内也就只有上海行若公司在该领域做的比较出色,同时也是该理论的倡导者。目前国内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关注和了解PIS系统。
那么怎么构建产品系统?
我们知道,外贸企业最大的竞争力就是产品的生产能力,也就是说核心竞争力是产品,围绕这一核心强化品牌构建,可以创造出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建立市场认知的产品品牌。品牌不仅仅是针对企业的,即使是一个产品、或者一系列产品同样可以构建品牌,有品牌,才有销售。
因此OEM这些外贸企业做内贸必须做品牌,否则也只是流通商,简单的批发商而已。
首先我们需要对原先出口的产品进行分析,包含:生产出口哪些产品,产品分几大类,通过归纳法界定大的产品品类。如果生产的品类太多,那需要学会舍弃,选择在国内市场可能最有竞争力的产品。
接下来需要考虑命名,不是单纯的商标的命名,而是有必要需要将新成立企业名和产品品牌名联系起来考虑。一个符合行业属性,具有通俗易记特点的命名可令项目成功一半。期间需要考虑品牌策略,如单一品牌还是子母品牌策略等。
需要进行命名后的品牌内涵构建,没有文化的品牌是没有生命力的。不要以为自己的企业是新型企业,自己的品牌是新品牌就一定没有文化。其实只能说没有历史,但绝对可以创造文化。“让消费者相信你想让他们相信的事”,就是品牌文化构建的基本思想。这就需要为这个品牌撰写故事、策划事件等。将产品和品牌联系起来,目的是为了创造出关于品牌的联想,就象我们可以忘记法国依云公司是怎么样的企业,但不会不知道依云矿泉水是怎么样的一种产品,给消费者是怎么样的一个联想和认同感受。很显然,“依云”是超然于国内“乐百氏”“雀巢”“农夫山”等品牌的另一种高端矿泉水,给人高档、时尚、法国、纯净等联想的产品品牌。
随后才开始设计围绕产品系列的VIS系统,牵涉到所有应用到终端的设计项目。在“决胜终端”的今天,这些道具和反映的形象将深深影响消费者,影响到销售业绩。
从这里开始,已经不再是原先外销模式下只注重生产和产品的思路了,建设PIS就是意味着开始零距离接触终端市场,外贸企业开始真正打营销牌,独立自主的开始品牌战了。
至于如何正式启动国内市场,将产品推向国内消费者,那就牵涉更多的细节,包含:选择上市区域、上市时机、上市策略、广告策略,媒体选择、SP策略等等,这里就不作阐述了。
最后需要关注的是品牌控制。
品牌控制通常是依靠企业自己来完成,但由于外贸企业本身对品牌的概念比较淡薄,自己控制品牌推进节奏有点勉为其难,因此最好选择一家专业的智业机构合作,共同推进品牌战略。一家专业的智业机构绝对可以另企业省事不少。如何选择专业的品牌智业机构,就不是本文需要叙述的了。
欢迎与aihuau(爱华网)作者探讨您的观点和看法,作者:沈亮,为上海行若商务策划有限公司执行总监,电子邮件:[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