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的种种迹象似乎告诉人们,调控已经到了“矫枉不妨过正”的时候。
一叶知秋。宏观调控的最猛一波可能已经到来。
作为最敏感的看板,目前最能体现政策细微变化的非股市莫属。从前不久所谓的“八大利空”到最近的“密电”,无一不在讲述一个事实:流动性的收紧趋势已经形成。
从提高印花税开始,重拳频频落下:先是调整出口退税,然后是即将发行15500亿元特别国债,还有将“适时”减免的利息税等。财政政策如此,作为主打牌的货币政策也不甘寂寞,货币政策委员会二季度例会即传来消息说三季度的货币政策要稳中适度从紧。
央行措辞向来讲究,中性意味着偏紧,那么“适度从紧”,其潜台词必然是更为猛烈的流动性收紧。具体到手法,当然是狠招调整利率或者准备金率。
种种迹象告诉人们,调控已经到了“矫枉不妨过正”的时候。
楼市价格越调越高,股市暴跌尚未到位而投机风气又卷土重来。猪肉粮食价格按下葫芦冒起瓢……这都是以往调控手法相对温和,预期未能得到有效调整的结果。
当前,中国国际收支持续呈现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双顺差,外汇储备持续攀升,流动性源头无法得到根本遏制,而这一问题随着层层放大,特别是“变压器”般的资产市场,已经波及到了经济各个层面。
流动性过剩的概念,虽然从金融机构和个人经济层面各有不同理解,但一个共同的特征却都是资金的相对充裕,投资冲动明显。
今年以来,央行先后5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2次加息。5月18日,更是罕见地同时调整了准备金率、利率和汇率。今年1月,央行重启三年期央行票据,延长央票期限,发行力度也进一步加大,今年累计发行的央票已超过2.5万亿元,未收回的更有3万亿之巨。
但在如此规模的行动中,流动性的泛滥依然势头不减。货币政策单臂难敌流动性,于是财政政策相继出手。
需要指出的是,“货币财政组合拳”虽猛,但也只是在非常状态下的非常举措,是全球流动性过剩背景下的无奈之举,长期而言,货币政策仍应是应付日常经济波动的主力,中央银行的独立性只能加强而绝不能走向反面。
作者简介:张立栋,财经评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