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过热怎么办?加息。内需不足怎么办?降息。如果在投资过热的同时又内需不足,怎么办?传统经济学陷入两难,没有办法。是不是货币与利息的经典理论出现了什么问题?
我们先看什么是利息。利息有两种解释,一种解释来自萨伊,利息是延迟消费的一种补偿,另一种来自凯恩斯,利息是放弃流动性偏好的一种补偿。当然,此外还有其它表达,但是不管是哪个经济学派的表达,都无一例外的承认一个现实,利息是对储蓄行为的补偿。因为你储蓄,所以要给利息,这是天经地义的。
利息是对储蓄行为的补偿,这里隐含着一个假定,就是消费的偏好大于储蓄的偏好,因为大家喜欢消费不喜欢储蓄,所以要对储蓄给一种补偿。即
假定消费偏好>储蓄偏好
我们用等式的方式怎么表达呢?把利率用r表示,则有
消费偏好=储蓄偏好(1+r)
可是消费偏好永远大于储蓄偏好吗?或者把它换成另外一个更尖锐的问题,名义利率可以是负的吗?或者我们把问题问得更严谨一些,活期存款的名义利率可不可以是负的?因为按照凯恩斯的说法,活期储蓄不算做是放弃流动性,当然就不是对于流动性的补偿。
现在没有一个经济学派,没有一个经济学家,更没有一个银行家支持名义利率可以是负的。这里之所以说名义利率是我们要抛开通货膨胀率,抛开实际利率,也要抛开银行保管费,单纯说名义利率可不可以是负的。历史上只有日本把名义利率降低到零,没有利息。直到现在还没有一个国家把名义利率降成负的。存入100元,取的时候成为99元,没有这种情况。
上图我们大家熟悉的图表,横轴是收入,纵轴是数量。即使你收入很少,也必须满足基本的生理需要,你需要消费。而储蓄不是,你必须有一定的收入以后才开始储蓄。我们在收入比较低的时候通常是先消费,消费完了以后再储蓄,这个符合我们绝大多数家庭的情况。我们在这里忽略了投资,并不是说规模需求理论不适合于有投资的情况,而是说起来会更复杂,需要把投资还原的时候我们同样可以证明这个结论。理论界都认同的观点是,随着收入的增加,储蓄倾向一定在某一点上开始大过消费倾向。这也正是所谓消费倾向的核心所在。
回到我们的问题,当消费偏好小于储蓄偏好的时候,为了让这个等式成立,我们只好推论出利息可以是负的,即
消费偏好=储蓄偏好(1±r)
为了尊重绝大多数经济学家和绝大多数银行家的习惯,也为了尊重消费者的习惯,我们还是要把这个负号去掉。虽然我们理论上证明它可以是负的,但是我们还是把它去掉。为了让等式相等我们只好想别的办法。什么办法呢?
我们考察一下收入、消费倾向、消费和储蓄的关系。
假如你的收入是100块钱,消费倾向是50-70块,就是说消费50块钱基本够了,消费70块钱就剩余比较少。这时候你有两个选择。一个选择是消费50块,另外50块存起来,或者是消费70块,存起来30块。忽略投资,你会选择哪一个呢?如果你是理性的经济人,你会选择消费下限,获得收益50(1+r)。因为储蓄有奖励,而消费没有奖励。为了说明的方便,我们在这里忽略通货膨胀因素。
当你的收入变成1000块钱,按照消费倾向的理论,你的消费不是500-700了,因为你的消费会随着你收入的增加而递减,绝对量会增加,是200-300块钱。你还是两个选择,你会选择哪个呢?还是选择消费下限,获得收益800(1+r)。
在传统经济学产生的时候,供小于求,所以奖励储蓄。现在的情况是供大于求,我们一直在讲拉动内需,拉动内需的意思是政府、企业都希望你消费300块,而不是200块。可是经济学整个理论体系还在奖励储蓄呢,我们为什么要选择没有奖励的消费上限呢?除非我们做点儿改良,在消费这边乘上一个(1+c),并且让c大于r。
消费偏好(1+c)=储蓄偏好(1+r)
在这种情况下,消费越多,获得好处越多,相对于储蓄来说,消费比储蓄合算,我就选择多消费,就选择300这个档次。c是什么呢?我们把它定义为货现率。
货现率是对放弃储蓄行为或选择特定消费的一种补偿。
传统方法以利率作为单一调节工具,遇到了本文开篇将到的两难问题。规模需求理论以利率和货现率作为双重调节工具,就可以让解决那个两难。
不过,货现率可以拉动需求,让他选择消费上限,解决了一部分问题,但问题还没有结束。货现率能使你存的800块变成700块,可是这700块的存款也还是太多了。能不能因为消费有奖励,就让你一分钱也不存或者是存很少的钱,剩下全去消费呢?不会,因为消费有上限,而储蓄无上限。不管你如何给消费以奖励,他还是不会继续选择消费。你存一万块钱和你理智地花掉一万块钱,在难易程度是不同的,花掉一万块钱比存一万块钱难得多。因为你的消费是有上限的,储蓄没有上限,你存一万,存一百万,存一个亿都是一个动作,一下就做完了,但是消费就不可以。
凯恩斯对此的表达是,货币的替代弹性为零。什么叫货币的替代弹性为零呢?就是任何人在我们满足了基本的消费情况下,我都不愿意把我手里的货币买成任何一种商品或者是服务,我都把它以货币的形式留在手里,存到银行去,我不愿意放弃货币这个东西的流动性。
要解决这个问题,仅仅靠货现率还不行,需要用到规模需求理论的子币概念。利率对应着货币,货现率则对应着子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