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台中医梁博忽悠 广播电台的“忽悠营销”还能支撑到多久?



许多保健品企业开始热衷于通过电台专题营销来拉动销售。但十有八九都是唬人、诈人、骗人的把戏,据说,有几个企业为此把它作为有效的盈利模式在全国招商或推广,说老实话,蒙蒙人还可以,他有多大生命力很值得怀疑。

广播营销是许多医疗保健产品十分看重的宣传平台,相对监管力度小,可发挥余地大,尤其是专题节目,往往比一般的宣传媒体讲的要深,说得要透,因此许多产品便通过专家讲解来达到详细介绍推广产品的目的,应该讲针对性强。然而,许多企业在这方面却念弯了经。这不,我在北京出差时,就看到对于这类节目,消费者不仅产生了反感而且更引起了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前些日子,北京市召开虚假违法广告专项整治工作,宣布加强对医疗违法广告的整治力度。其中出了一招重拳:今后医疗资讯类广播电视节目中,将不得再出现专家或医生与患者家属现场或热线沟通、交流的内容。

其实,这种声讯类医疗广告的虚假早已路人皆知,用老百姓熟悉的生活内容来解释就是:这样的声讯广告如同演双簧戏,说的唱的与表演的不是一回事。正是在这样的双簧戏中,演绎和扩大了不少虚假的内容,蒙骗了不少善良而可怜的求医者,令他们在患病后还雪上加霜,既没治好病,又花费了钱财,还可能延误治疗或导致疾病的恶化。

现在,相当多的新闻调查发现,广播电台的很多所谓专家、医生和患者、患者家属,不过是广告发布者所雇的“托儿”,他们就是一伙的。只是分头扮演不同的角色,合伙蒙骗公众和消费者。在一个真相调查中,到某电台做嘉宾的某专家,被记者和调查者当场发现,原来只是一名被雇来的20多岁的无业人员,而这名假专家却在广播中以专家身份大谈某某病如何治、要服用哪种药、找哪位专家看。这些真相是听众和患者无论如何也发现不了的。

更重要的是,广播电台的广告双簧戏可信度,似乎比较高明,也更能迷惑人。

其一,这样的广告有广播媒体的招牌支撑,公众很难不信广播电台的消息。其二,这些热线交流还打着专家和医生的金字招牌,尽管其中不乏真的专家和医生,但相当多的医生和专家的身份值得怀疑。

这种口头上的专家既不需要验明身份,又不需要专门的知识和专业技术,就凭他们之间云山雾罩乱说一通,还夹杂一些连他们自己也弄不清道不明的术语来糊弄听众,就更可能拉大旗做虎皮。

 广播台中医梁博忽悠 广播电台的“忽悠营销”还能支撑到多久?

遗憾的是,对于这类“双簧戏”,在全国愈发有兴旺发达之势,如今,越来越多的民营医疗机构、医疗器械、医药保健品往往包下电台中节目时段15分钟、20分钟、30分钟运作所谓的专题节目,正是借助这种所谓一对多、点对面、互动式的冠以科普教育“演戏”方式而蒙骗更多的消费者。

相对于电视、报纸来说,广播电台专题受制约受监管的力度要小得多,相对来讲风险小更安全,因此,他们更加有恃无恐,讲的内容愈发离奇可笑,许多善良的老百姓尤其是中老年人,因为他们有更多的闲暇时间收听广播,由于这部分目标消费人群本身年老体弱,慢性病、常见病、多发病长期与他们做伴,因此就被企业和电台安排的“托儿”搞迷糊了,看起来一个个象真的似的。其实不知葫芦里到底卖的是什么药。那些专家的忽悠、托儿的煽情,构成了产品宣传上不择手段、急功近利的圈钱诈钱骗钱游戏,事实上,问问电台节目的广告费来自哪里,很多都是这样唱“双簧戏”背后的企业,除了北京外,其他一些地区监管力度都非常薄弱,看来,现在也到了该整顿的时候了。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468472.html

更多阅读

我还能孩子多久——最近喜欢的歌曲 最近还能去泰国吗

我还能孩子多久我还是个孩子给我个拥抱好不好不要嘲笑我的偶尔发脾气和撒娇我还是个孩子给我个kiss好不好把友情爱情的分界线用力的擦掉我还是个孩子别生我的气好不好玩具给你糖果给你我还是爱你的我还是个孩子给我个电话好不好虽

声明:《广播台中医梁博忽悠 广播电台的“忽悠营销”还能支撑到多久?》为网友人潮拥挤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