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朗
业绩滑坡 “去年的业绩出人意料。”7月20日,创维集团董事局主席张学斌对记者表示。 根据创维数码(0751.HK)于7月10日发布的业绩预告,由于海外彩电业务和旗下两家消费电子公司的重组,公司在截至2007年3月31日的2006财年的盈利情况将远低于2005财年。 在创维集团的“十一五计划”中,手机、海外彩电业务、机顶盒等业务将成为其扩大销售规模的重中之重。然而在2006财年,除了机顶盒业务有较大突破外,其它业务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问题。 知情人士告诉记者,创维海外业务去年亏损了5000多万元;背投生产线的废弃导致公司出现了4000多万元的亏损;手机业务出现了严重萎缩,从2006年最高的20万台/月下降到今年4月的5万多台,“上半年亏损几成定局”。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尽管创维在国内的彩电业务和机顶盒业务有所上升,创维数码2006财年的净利润可能只有2005财年的50%左右。 “海外业务调整不到位,尤其是平板电视时代来临后,原来的经营团队在供应链体系调整方面,离我们的目标相差很远,这直接导致了海外业务的下滑和亏损。”对于创维海外彩电业务的业绩,张学斌表示。 在这种情况下,去年底,创维海外彩电业务的高管由韩国人金相烨换成了匡宇斌。匡宇斌到位后,对创维海外业务开始了重组,主要方向是面向大客户。张学斌告诉记者,“目前我们海外业务的客户结构和产品结构都得到调整,我们把小客户都砍掉了,整个体系都为大客户做出了调整。”据记者了解,在今年4-5月,创维彩电海外业务尽管在销售规模上有所下降,但已经初步实现了盈利,而且已与飞利浦等签署了每年代工超过200万台的战略合作协议。 此外,创维还在去年对彩电业务的产品结构进行了调整,对生产背投电视为主的创维光电科技公司进行了清盘。对此,张学斌表示,“关于背投生产线的处理问题,全行业都淘汰这个产品了,所以我们的几千万元资产就成了无效资产。”这显然是创维当初对“后CRT时代”产品方向的选择失误付出的代价。 资源不足 当创维集团前董事局主席王殿甫提出“彩电主业最强、相关产业做大”的“十一五规划”时,业界就担心创维集团的资源和资金能否支撑起这种多元化扩张。事实上,尽管创维此次的业绩滑坡有着各方面的原因,但创维集团自身资源的有限无疑是主要原因之一。 据记者了解,在2004年11月“黄宏生事件”前,创维集团其实就有宏伟的扩张计划,如深圳石岩平面显示工业园建设。为此,从来没有银行贷款的创维第一次申请了6000万美元的银团贷款。但“黄宏生事件”发生后,创维主动还清了所有贷款。而且由于该事件,创维数码经过了较长时间的停牌,今年1月初复牌后股价也一直徘徊在1港元左右,这使得其融资能力大大受限。 这使得创维集团必须使用自有资金来完成石岩工业园的建设,这一方面导致该工业园延期完工;另一方面也影响到了其他业务的发展。 创维手机业务有关人士就表示,“集团给予我们的资源支持太少,2005年-2006年应该是我们发力的时期,但是资源投入太少导致我们落在了其他新军的后面,国虹、金立则站稳了脚跟,为此我们实行了阶梯定价的策略,为今年上半年的业绩下降埋下了伏笔。” 事实上,张学斌也意识到了创维集团的瓶颈所在。今年4月,张曾告诉本报记者,创维的机顶盒等新兴业务有单独回归A股上市的计划。 然而,从根本上来说,由于融资渠道的暂时不畅,创维集团的资金和资源目前不能支撑起全面扩张的需求,在这样的情况下,确保彩电主业成为当务之急。 今年5月-6月,创维进行了自彩电业从CRT向平板转型以来最大一次营销体系变革,即将全国原来27个分部取消,而在各地注册成立了40个分公司,授予相对独立的人、财、经营权,各分公司实现“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策略。 与此同时,创维准备取消在全国的200个仓库,改用第三方物流,还计划自己在全国建立60个物流基地。目前,创维已在江西宜春、四川成都和江苏南京建设了三家物流园,各自的投资分别为1亿元、2亿元和1.4亿元。加上此前创维在深圳公明、石岩和内蒙古集生产、仓储和物流一体的三大基地,创维的物流布局已初步成型。 张学斌表示,“创维以往的仓库还是CRT时代的运作模式,这200座仓库就像200个包袱,让创维彩电的速度难以赶上平板时代的步伐。” 除此之外,创维在研发、制造领域都采取了相关配套措施,加快了新品的推出速度,而且对生产线也进行了升级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