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收不增利 《医药行业评述》系列之六:快调整 高增收 低增利



  我国医药行业持续20多年高速增长的态势已发生变化,正在进入一个“快调整、高增收、低增利”时代:

  医改,苦寻良方。

 增收不增利 《医药行业评述》系列之六:快调整 高增收 低增利

  为了“提高医疗效率、控制医疗成本”这一永恒目标,相关部委又一次在医改模式、医保结构、特殊人群关爱等方面开始了新的探索:由卫生部和发改委牵头组建的14部委医改协调小组委托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世界卫生组织、世界银行,以及麦肯锡等机构分别独立制定一套全面医改方案。医改协调小组将在各方案的基础上博采众长,拟订出初步医改方案,力争年底出台正式医改方案。对此,业界普遍猜测:这一次能否拿出更加合理、科学的医改方案,不再经历“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基本不成功”的评价之痛?

  药价,分类分级。

  5月8日,国家第24次大规模调整中央政府定价目录中的药品价格;而作为全国唯一医药价格管理体制改革试点省份---广东,其改革初步方案表明,今后所有处方药都将纳入政府的定价管理。国家对药价的控制由中央为主地方为辅的集中模式,逐渐向中央和地方分别控制的分类分级模式发展。这是否意味着持续了10年之久的药品行政性降价时代将告一段落,医药行业将告别“大降价”时代?

  招标,仍需继续。

  在“看病难、吃药贵”以及治理商业贿赂的大背景下,四川、广东等省份陆续推行了药品挂网招标采购,并实施“两票制”。目前已有12个省(自治区)采用了挂网招标采购模式。然而,各地的挂网政策都各创一套,效果也不尽人意。虽然时至今日药品招标采购存废争论之声依旧一片哗然,但相关部门的态度早已表态:“药品集中招标采购是一项好的制度设计”。我们殷切期望,这项“好的制度”经过若干次的“回炉”之后能够浴火重生!

  监管,新政新规。

  2007年5月1日是医药行业的“成人礼”,从这一天起,医药产业将逐渐成熟;从这一天起,药企经营、药品营销面临更加规范、严格的监管;OTC及RX类药品的终端营销面临更高的门槛;药品广告及营销传播面临更加明确、细致的审查。因为,从这一天起,太多的产业新政策和管理办法开始执行:《药品流通监督管理办法》、《药品广告审查办法》、《药品广告审查发布标准》、《处方管理办法》……

  此外,食品药品安全领域的第一个国家专项规划---《国家食品药品安全“十一五”规划》早已编制发布;《药品注册管理办法》(修订稿)一再面向整个社会征求意见;《药品说明书和标签管理规定》施行已近一年,过渡期已经结束;医药工商博弈加剧,一场以话语权争夺为主题的供应链革命正在悄然发生……而这一切,又预示着传统经营策略和营销手法面临挑战!

  效益,收高利低。

  从不久前国家发改委曾公布“医药行业运行与分析报告”中我们知道:过去的2006年,医药工业平均产销率为95.14%,比2005年同期高0.78个百分点,处于历史的较高水平;实现利润总额413亿元,同比增长11.1%,却处于历史低位;累计亏损企业1368家,行业亏损面为22.62%;累计亏损额44.63亿元,同比增长27.37%。2007年拉动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仍未改变,医药行业的发展将继续呈现较好的增长态势:工业总产值和销售收入的增长率将保持在18%左右,行业经济效益水平将维持在10%~12%水平。这些又表明,在上游成本持续高位、开工严重不足运营费用上升、药品价格总体持续下降等关键元素的影响下,我国医药行业正在进入一个“高增销售收入、低增销售利益、整体效益趋降”的时期。

  在这个行业快速调整的市场环境下,本土制药企业成长的过程可谓跌跌撞撞。当众多企业在2006年反商业贿赂风暴之下将营销战略方向由RX(处方药)转向OTC时,却又发现OTC营销却又不是打打广告、跑跑终端这么简单;相反,很多仍坚守在医院阵地的企业,今年上半年销售业绩却赢得了喜人的增长!这与内业早期信誓旦旦的预测----“2007将是处方药营销的低谷”竟然背道而驰!这又是为什么?

  在这个“高增销售收入、低增销售利益、整体效益趋降”的特殊时期,医药企业究竟如何才能准确把握未来的竞争趋势,制定正确的公司发展战略,使企业不再徘徊?是差异化、前瞻性的战略竞争?还是基于市场细分的产品竞争?是高效率的运营竞争?还是快速市场反应能力的销售队伍竞争? 这需要我们依据企业的资源现状与发展目标,作出冷静的思考和判断!

  (待续)      

  本文根据徐应云先生发言整理;原载《医药经济报》,转载请注明作者。     

  欢迎与aihuau(爱华网)作者探讨您的观点和看法,作者:徐应云先生,资深医药营销实战专家,医药行业工作10余年;某药企营销总经理。兼任采育行(北京)管理咨询有限公司特邀顾问;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培训中心客座专家。曾为哈药集团、九州通医药集团、同仁堂科技、珍视明药业、科瑞制药、香港澳美等20余家医药行业内大中型工、商企业提供项目服务。曾在《医药经济报》、《中国医药报》、《中国药店》、《销售与市场》、《商界》、《企业管理》、《物流》、《中国经营报》等30余种医药行业和营销类主流杂志、报刊上公开发表过营销及经营管理类文章200余篇。联系电话:010-87939695;E-mail: [email protected]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469250.html

更多阅读

《医药观察家报》采访岳峰:药代亟需提升专业素质

2010年2月5日第253期《医药观察家报》就当前“新医改”形势下“药代”所关心的几个问题,对“岳峰医药培训工作室”董事长岳峰进行了以下专访。采访人:《医药观察家报》药代观察版  邓彪嘉宾:“岳峰医药培训工作室”董事长  岳峰--

《基层营销主管》系列之三:面临的关系(4)

(三)与同事的关系处理1、与同事相处的技巧(1)与同事保持适当的距离。适当的距离有助于你远离是非。与同事关系太远,人家会认为你不合群、孤僻、不易交往;太近,也容易让别人说闲话,而

《基层营销主管》系列之二:需要的知识(3)

二、人力资源管理的知识基层营销主管视不同的组织提供的职能范围不同,需要人力资源管理的知识也略有差别,但总体说来,一般包括两个方面:(一)绩效考核的知识1、明确绩效考核的目的。注意考核的目的不是为了奖惩,奖惩只是强化考核功能的

声明:《增收不增利 《医药行业评述》系列之六:快调整 高增收 低增利》为网友这年头寂寞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