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医药行业持续20多年高速增长的态势已发生变化,正在进入一个“快调整、高增收、低增利”时代:
医改,苦寻良方。
为了“提高医疗效率、控制医疗成本”这一永恒目标,相关部委又一次在医改模式、医保结构、特殊人群关爱等方面开始了新的探索:由卫生部和发改委牵头组建的14部委医改协调小组委托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世界卫生组织、世界银行,以及麦肯锡等机构分别独立制定一套全面医改方案。医改协调小组将在各方案的基础上博采众长,拟订出初步医改方案,力争年底出台正式医改方案。对此,业界普遍猜测:这一次能否拿出更加合理、科学的医改方案,不再经历“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基本不成功”的评价之痛?
药价,分类分级。
5月8日,国家第24次大规模调整中央政府定价目录中的药品价格;而作为全国唯一医药价格管理体制改革试点省份---广东,其改革初步方案表明,今后所有处方药都将纳入政府的定价管理。国家对药价的控制由中央为主地方为辅的集中模式,逐渐向中央和地方分别控制的分类分级模式发展。这是否意味着持续了10年之久的药品行政性降价时代将告一段落,医药行业将告别“大降价”时代?
招标,仍需继续。
在“看病难、吃药贵”以及治理商业贿赂的大背景下,四川、广东等省份陆续推行了药品挂网招标采购,并实施“两票制”。目前已有12个省(自治区)采用了挂网招标采购模式。然而,各地的挂网政策都各创一套,效果也不尽人意。虽然时至今日药品招标采购存废争论之声依旧一片哗然,但相关部门的态度早已表态:“药品集中招标采购是一项好的制度设计”。我们殷切期望,这项“好的制度”经过若干次的“回炉”之后能够浴火重生!
监管,新政新规。
2007年5月1日是医药行业的“成人礼”,从这一天起,医药产业将逐渐成熟;从这一天起,药企经营、药品营销面临更加规范、严格的监管;OTC及RX类药品的终端营销面临更高的门槛;药品广告及营销传播面临更加明确、细致的审查。因为,从这一天起,太多的产业新政策和管理办法开始执行:《药品流通监督管理办法》、《药品广告审查办法》、《药品广告审查发布标准》、《处方管理办法》……
此外,食品药品安全领域的第一个国家专项规划---《国家食品药品安全“十一五”规划》早已编制发布;《药品注册管理办法》(修订稿)一再面向整个社会征求意见;《药品说明书和标签管理规定》施行已近一年,过渡期已经结束;医药工商博弈加剧,一场以话语权争夺为主题的供应链革命正在悄然发生……而这一切,又预示着传统经营策略和营销手法面临挑战!
效益,收高利低。
从不久前国家发改委曾公布“医药行业运行与分析报告”中我们知道:过去的2006年,医药工业平均产销率为95.14%,比2005年同期高0.78个百分点,处于历史的较高水平;实现利润总额413亿元,同比增长11.1%,却处于历史低位;累计亏损企业1368家,行业亏损面为22.62%;累计亏损额44.63亿元,同比增长27.37%。2007年拉动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仍未改变,医药行业的发展将继续呈现较好的增长态势:工业总产值和销售收入的增长率将保持在18%左右,行业经济效益水平将维持在10%~12%水平。这些又表明,在上游成本持续高位、开工严重不足运营费用上升、药品价格总体持续下降等关键元素的影响下,我国医药行业正在进入一个“高增销售收入、低增销售利益、整体效益趋降”的时期。
在这个行业快速调整的市场环境下,本土制药企业成长的过程可谓跌跌撞撞。当众多企业在2006年反商业贿赂风暴之下将营销战略方向由RX(处方药)转向OTC时,却又发现OTC营销却又不是打打广告、跑跑终端这么简单;相反,很多仍坚守在医院阵地的企业,今年上半年销售业绩却赢得了喜人的增长!这与内业早期信誓旦旦的预测----“2007将是处方药营销的低谷”竟然背道而驰!这又是为什么?
在这个“高增销售收入、低增销售利益、整体效益趋降”的特殊时期,医药企业究竟如何才能准确把握未来的竞争趋势,制定正确的公司发展战略,使企业不再徘徊?是差异化、前瞻性的战略竞争?还是基于市场细分的产品竞争?是高效率的运营竞争?还是快速市场反应能力的销售队伍竞争? 这需要我们依据企业的资源现状与发展目标,作出冷静的思考和判断!
(待续)
本文根据徐应云先生发言整理;原载《医药经济报》,转载请注明作者。
欢迎与aihuau(爱华网)作者探讨您的观点和看法,作者:徐应云先生,资深医药营销实战专家,医药行业工作10余年;某药企营销总经理。兼任采育行(北京)管理咨询有限公司特邀顾问;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培训中心客座专家。曾为哈药集团、九州通医药集团、同仁堂科技、珍视明药业、科瑞制药、香港澳美等20余家医药行业内大中型工、商企业提供项目服务。曾在《医药经济报》、《中国医药报》、《中国药店》、《销售与市场》、《商界》、《企业管理》、《物流》、《中国经营报》等30余种医药行业和营销类主流杂志、报刊上公开发表过营销及经营管理类文章200余篇。联系电话:010-87939695;E-mail: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