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商成功经营理念 良好经营理念,企业成功之本



原载:《中国食品工业》杂志社

 

[编者按]:

  中国的食品企业要在瞬息万变,激烈竞争的市场中取胜,必需与时俱进,不断学习,自主创新。但是要真正做到企业的与时俱进,食品企业家的经营理念,关注点必须做到首要的与时俱进。为此,记者采访了具有丰富企业管理经验和咨询、培训经验的精细管理工程创始人、中国十大管理咨询大师之一的刘先明先生。希望能对中国的食品企业家在经营方面有所启发。

  食品企业发展阶段不明显

  记者:食品作为与消费者生命安全息息相关的行业,有着特殊性,食品企业发展阶段与其他行业有什么不同吗?

  刘经理:一般意义的企业四个发展阶段,是比较明显的,是比较均匀的,而且每个阶段的持续具有一定的惯性。而食品企业的四个发展阶段,则有很大不同,主要表现在四点:

  一、创业更为艰难,时间更长:食品企业创业阶段的产品和服务要想被客户和消费者认知并接受,比较困难。

  二、经历过艰难和相对长的创业阶段后,其产品和服务一旦被客户和消费者所接受,其成长将非常迅猛,成长的速度非常快,成长阶段相对短一些,并迅速进入成熟阶段。

  三、企业进入成熟阶段后,如果企业管理规范、质量稳定、产品更新跟得上消费者的需求,客户和消费者比较忠诚于本企业,企业维持较长时间的可能性比较大。

  四、对于一般意义企业的衰退阶段,客户容易理解这一客观规律,并能体谅其暂时的衰退,有时,企业的衰退阶段也是企业第二次创业阶段的前奏;但是食品企业的衰退并非如此,其衰退有时就是衰败、失败,而且食品企业的衰退和衰败,并不是一定要在企业成熟阶段后,食品企业的衰退和衰败有时往往就在创业、成长阶段之后。

  规范化管理是基本

  记者:面对国际化的日益发展,中国食品大企业面对的是国际市场,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中小企业分别应如何进行管理和市场运作?

  刘经理:我在2001年初写的《规范性与创新性的企业管理制度》一文中提到:成功的企业背后一定有规范性与创新性的企业管理制度在规范性的实施;不论是食品大企业,还是中小企业,都应该把规范化管理作为自己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意识和基本能力。

 电商成功经营理念 良好经营理念,企业成功之本

  作为国际大环境下的中国食品大企业,在规范化管理方面,应该比食品中小企业做得更好。同时,在管理创新方面要比中小企业更有效。作为食品中小企业,可以借助和学习食品大企业的成功管理经验,避免走弯路。

  在市场运作方面,中国食品大企业宜突出提升和推广企业的品牌意识、突出利用企业的品牌意识,来拉动、推动、拓展食品大企业的产品或食品的销售,在此基础上,建立和利用好企业品牌和食品品牌的良性互动关系。

  中小食品企业则应该突出其产品或食品的品牌意识,提升和推广产品或食品本身的品牌意识,以良好的产品或食品品牌打江山。

  看清本质避免盲目

  记者:在国际交往越来越频繁的今天,外资外商的进入,给我们带来资金,先进的技术设备和管理经验的同时,也给国内企业带来风险。中国的食品企业在与外商外资合作交往中应做好哪些工作?

  刘经理:主要应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准确了解外商合作的目的:很多与中国地方或企业合作的外商,包括与中国食品企业的合作,其本质目的并不是转让先进技术、出售先进设备和单纯的资金支持,而是以技术、设备、资金为“跳板”建立合作关系,然后把其品牌和营销渠道渗透到国内市场和消费群体。

  二、引进技术,更要会用技术:引进先进技术是有必要的,但绝不能被外商的技术牵着鼻子走,不能被外商的技术所垄断,应该是通过引进先进技术,改进生产、改进质量,提高市场竞争力;应该进一步学习先进技术的机理,在现有的技术上进行改良、创新,甚至可以利用他人之技术创新出超前的技术或产品。

  三、保证合作的话语权和市场的经营权:在协商合作和开始合作的过程中,要占据主动和掌握主动,不能一味被动地接受外商的合作条件,以免为外资独资化埋下隐患。

  搭建企业、消费者的文化纽带

  记者:据资料称,在全球100个最有价值的品牌中,欧美日占99%,而中国一个也没有。因此,品牌意识必须加强。中国的食品企业应如何看待企业文化建设,如何树立正确的品牌意识?

  刘经理:

  一、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过程中积累、形成的,对于食品企业自身而言,其企业文化或优良的、或非优良的,或者是显性的、或者是潜性的;但每个消费者都可以通过消费、饮用其食品而感受到该食品企业的企业文化,换句话说:一个食品企业的食品是能承载和反映其企业文化的,因此,食品企业要有效创新建设优良的企业文化。

  二、社会发展越快、越好,“买食品就是买健康”就是越多消费者的消费理念,食品的健康性因素就成为了众多消费者的首要消费取向,而食品的健康性因素又是食品品牌的主要成分,所以,食品企业要善于研发新食品,将公众的健康与食品的功能紧密联系起来,并形成和推广具有健康功能的品牌。

  三、一个食品品牌的形成非常不易,而砸掉一个食品品牌又非常容易;食品的品牌最首要的基础是优良、稳定的质量,而规范管理和精细化管理是形成优良食品质量的保证,因此,要想树立正确的品牌意识,首先就要长期、持续地实施规范化管理和精细化管理。

  四、对于中国食品企业来讲,应该充分重视企业文化在食品研发、食品营销和企业管理中的作用,尤其是在提升和推广企业及其食品品牌的过程中,要善于运用文化营销的手法;一方面是要带着文化理念来指导食品营销和品牌推广的工作,另一方面,要在新食品的研发和营销过程中,创新性地赋予食品能为广大消费者认同、欢迎、接受、欣赏的文化内涵,让文化成为食品进入消费者家中和口中的牢固纽带。

  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灵活运用

  记者:在日趋国际化的今天,如何看待中国的民族企业?民族的企业应该如何很好的发展?

  刘经理:我认为,中国的民族企业是承载和传播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群体,是一群具有中华民族气质、气节的企业,是一群富有历史责任感、社会责任感的企业,是一群能对中国的未来与和谐发展产生积极贡献的企业,是一群能对人类和谐发展产生积极影响的企业。

  中国的民族企业不单只是企业自己的事情,还应该是中国、中国人民的事情。中国政府应该有效引导、支持、促进中国民族企业的发展,中国人民也应该大力支持中国民族企业的健康发展、成功发展。

  关于民族企业如何很好的发展,我认为可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一、坚持走“自力更生,奋发图强”、“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道路不动摇,这是中国的民族企业必须走的唯一、正确的道路。

  二、明确树立、牢记与民族有关联的企业使命,建设富有个性的、先进的企业文化,以先进的企业文化理念为导向,引导员工发展和企业发展,以企业文化建设的成效促进企业的发展。

  三、本人研创的《精细管理工程》被中国移动、上海铁路局等企业借鉴、使用,并取得了良好效果,中国食品企业也可以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借鉴和推进精细管理工程,以促进食品企业更好的发展。

  提高国际化的国内市场份额

  记者:随着国际国内相关法律法规的不断完善,中国的食品企业如何更好地提高国际竞争力?

  刘经理:我认为,衡量和判断中国的食品企业是否具有国际竞争力,有一个非常简单的数据和依据,那就是:在目前已经国际化的国内市场里,中国的食品企业占据国内的市场有多大份额;作为中国的食品企业要想提高国际竞争力,就要想到如何坚守住并提升已经国际化的国内市场的份额。

  任何企业竞争力的形成,都离不开先进的企业文化、高绩效的团队、高素质的人才、创新经营、规范管理、先进的科学技术、优良的产品和服务质量,等等,中国的食品企业要想提高国际竞争力,自然应该在这些方面努力,并比其他国际性的食品企业做得好。

  敢于适时作“旁观者”

  记者:近年来,中外合资的矛盾日益暴露,主要表现为通过参股,逐渐控股,然后达到外商独资的目的。而“达能娃哈哈”事件只是这一矛盾的典型缩影。对于已经发生的,我们只能吸取经验,不能耿耿于怀,而未来,我们可以积极防范,防患于未然。随着,品牌意识的觉醒和提高,国内企业虽然已经了解到外商的“合资到独资”的手段,但仍需做好哪些工作?而其它哪些方式将会为外商使用以变相达到最终的目的?

  刘经理:外资独资化在汽车零配件等行业里,已经是一种现象,在食品企业也是一种不可避免的趋势和局部的现象。外资独资化有的是通过参股,逐渐控股,然后达到外商独资的目的的,今后,外商直接独资建设项目也将成为一种趋势。

  在中外合资的项目中,由合作、合资转变为独资的,我们需要防范,一方面要保持足够的警惕,在与外商合作、合资时,堵住合作、合资转变为独资的缺口;另一方面要防范来自国内的一些人,这些人为了个人的利益和政绩,不顾大局地“积极”撮合合作,为外资独资化创造了有利条件。

  应该说,外资独资化防不胜防,而最好的防范就是要把自己的食品和服务做得比外商更好。当局者迷,旁观者清,食品企业家作为统管大局的统帅,适当的时候需要跳出局外,作理智的旁观者,从远处,整体系统地观察局势和事情的本质,制定合适的策略,以让大小事务有合理的策略可依,而处理大小事务也从容不迫。

  刘先明简介:精细管理工程创始人,中国首位“签约总经理”;中国十大企业管理咨询大师,中国十大培训师。曾为大庆油田、海尔集团、首都机场、红豆集团、上海铁路局等多家企业提供过企业文化、精细化管理等咨询、培训服务。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469644.html

更多阅读

声明:《电商成功经营理念 良好经营理念,企业成功之本》为网友醋是一种爱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