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治理改革 公司治理的“改革开放”

 公司治理改革 公司治理的“改革开放”


  按照传统的公司治理理论,公司治理是两权分离条件下的权责利制度安排。但是在中国大多数企业从创业期向发展期转型过程中,公司治理需要“改革开放”:

  一、对传统公司治理理论的“改革”。传统公司治理理论有一些假设前提:第一是两权分离,但是中国大多数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是权结合的;第二产权是不变的。实际生活中,企业的产权及其比较优势在不断变化。这就是廖晓提出的动态治理理论。用动态治理弥补传统教科书上的静态治理理论是符合企业实际的,我们需要对传统的公司治理理论进行“改革”。

  二、股权“开放”。中国大多数企业处于转型期,需要引进新的资本、技术和管理。而要发展壮大,必须引进新的风险资本、外来资本或者上市融资。这就是将封闭的股权“开放”。

  三、公司治理“改革”。就是考虑产权的比较优势变化及时调整权责利关系,考虑对创业元老、职业经理人和技术骨干等进行股权激励,重新调整权责利关系。这就使廖晓提出的治理转型问题。企业需要根据产权的比较优势不断“改革”公司治理结构。

  四、公司治理“改革”与“开放”的顺序关系。究竟是先改革还是先开放公司治理结构。没有一定的标准。可以是先“开放”(股权),以“开放”促进公司治理结构的优化和“改革”。也可以先“改革”,先将公司治理规范化,先理顺内部产权关系和权责利关系,然后再上市或引进外来资本或管理产权。

  总之,中国企业的公司治理需要大胆“改革开放”。认真处理“改革”与“开放”的关系,只有公司治理的蛋糕分配合理了,企业的蛋糕才可以做大。

      欢迎与aihuau(爱华网)作者探讨您的观点和看法,作者:廖晓,联系方式:15975563968 电子信箱:[email protected]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469859.html

更多阅读

期指:公司治理的新使命

 将金融衍生品交易纳入风险治理是大势所趋,公司治理必须克服自己的软肋,勇敢地承担起自己的责任  文/张华强  股指期货交易业已开盘,但并没有出现意想中的火爆场面,开户者相当谨慎,除了私募套利,鲜见实业法人开户,与股指期货仿真交易

北京甲醛治理公司 公司治理的最高境界

  小至一个企业,大到一个国家,其繁荣与强大都是以满足了大多数人的生存和发展需求为前提,让利益各方能够各得其所。改革开放三十年,我国在创造了世界瞩目的经济奇迹的同时,也累积下了财富分配不公、社会贫富差距过大、权贵绑架市场、

关于治理的关键词 中国步入改善公司治理关键年

  第六届“金圆桌奖”主题定调“绿色”  由国内公司治理领域的第一传媒品牌——《董事会》杂志发起和举办的2010中国上市公司董事会高峰论坛暨第六届“金圆桌奖”颁奖盛典,将于2010年5月在北京隆重举行,首次将主题确立为“绿色

东北高速:中国公司治理的一面镜子

  东北高速作为中国公司治理的一面“经典性”的镜子,照出了中国式公司治理制度设计和操作的诸多问题  东北高速股份有限公司(600003),可以说是中国公司治理的一面镜子。能够梳理清楚东北高速的公司治理问题,就能梳理出中国公司治理

富通门:一场公司治理的“好戏”

  2008年12月19日,比利时内阁因被比利时媒体称为“富通门”的事件集体辞职,比利时国王阿尔贝二世12月22日批准了该辞职请求——这无疑将“富通门”的影响推向了高潮。仔细审视整个过程,我们会发现:富通门可谓一场公司治理的“好戏”,

声明:《公司治理改革 公司治理的“改革开放”》为网友渴望希望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