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在《天下无贼》,那个贼头对打劫的人说,“最讨厌打劫的,一点技术含量都没有”,当时看后感觉挺幽默的,如今看看“五一”黄金周各建陶品牌的促销,一片促销声中,终于体会到了贼头的黑色幽默了——赤裸裸的,一点技术含量都没有!
有专家说:一个品牌如果为了提升销量,其所投入的促销费用高于广告投入时,就会非常危险,促销所起的作用就是把积累起来的品牌资产,在消费者的心目中渐渐变得模糊甚至消失。还有一种普遍的观点认为,积分也好,折价也好,促销的最终目的无非是打击竞争对手,在最短的时间内提升销售。促销,要的就是短时期内的销量最大化。促销,能够使销售量在短期内达到最大化的有利工具,已成为产品与消费者沟通、有效扩大市场份额,压制竞争对手的重要方式。
这两种观点都有一定的道理,在不同的市场环境里,正确使用促销这一工具,无论是为了使品牌具有亲和力,还是为了在短期内提升销量,都会有积极作用。但随着品牌多元化与竞争复杂化的出现,传统的促销观念的确已明显落伍了。
我们看看建陶市场上的促销。最明显的促销特征就是各大陶瓷品牌促销力度不断加大、时间不断拉长,专卖店促销也跟着升级,而在促销形式方面,基本停留在“买即送××元券”或“买即返××元现金”“买多少送多少”“ 抽奖”阶段,大部分商家的促销行为几乎都存在着类似的问题,归结起来,主要问题表现如下:
手段单一,依赖性强
打折、抽奖、赠送,是商家促销最常用的手段。不少企业只把促销看成是取悦消费者或商家的手段,不断通过打折、降价、赠送等促销手段,刺激消费者购买,谈不上培养品牌忠诚。这种以促销支持销售的方式,一旦促销停止,销售马上回落,对促销的依赖性极强。由于没有长远的品牌规划与促销组合规划,促销手法单一,消费者很容易被竞争品牌渗透,流失速度惊人.
攀比求廉,严重趋同
你五折我就四折,你四折我就三折,你现场展示我就搭台唱戏,这是典型的促销攀比症。尤其是竞争品牌促销收效不错时,往往在攀比心的驱使之下,盲目出手,推出比竞争品牌更优惠的促销措施。结果大都是竞争品牌拣到了西瓜,自己只拣到了芝麻,而为此所付出的精力与成本,却无法从促销活动中得到回报.
随意粗糙,急功近利
对一些企业而言,做促销的最初动因只是因为大家都在做,没有自己的促销计划与促销目标,更没有针对竞争品牌的促销战术,促销严重趋同化。在这种同质化的局面,由于大家都在做,消费者也司空见惯,故而很难达到理想的效果。
比如节假日期间,各大建材城门口组织的现场秀,搭台唱戏,歌舞表演,现场促销,虽然各商家心里明明知道这类促销活动费用越来越高,效果越来越低,但竞争品牌在做,自己不做,便显得不入流,于是硬着头皮跟着做,自然很难搞出新意,达到促销的目的
随意粗糙,急功近利
一些企业总想着通过促销来打击对手,讨好消费者。尤其是面对销售压力时,就更渴望通过促销的形式来解决问题。他们的促销往往缺少整体规划,在促销形式、促销时机、促销品选择等方面都具有很大的随意性,缺乏创意,没有计划性和系统性,很难产生整体效益。比如买送等促销形式,既谈不上品牌的关联度或美誉度,也极易被复制,缺乏新意,对销量的拉动往往是短期的、暂时的、有限的,有时这种“宣传单满天飞,赠品当街派”的促销形式还会伤害品牌形象。
总之,当促销不得不成为我们必要的营销手段的时候,如何突破促销传统观念的基础,需要我们更加关注促销的内在需求,促销是一种可以为企业展望未来的平台,也是提供信息的良好窗口,所以在使用促销上面,应该把促销的各项功能发挥出来,该出手时就出手。同时节日促销也是企业销售的重头戏,也是促销功力发挥的关键时刻,但是只为了促销而促销,效果可能只是起到一种附加的广告效果,甚至更差或者起到反面的展示作用。如何正视促销,突破困境,成了我们不得不面对的新课题,如果一次促销行为没能给消费者留下什印象,或者是什么好印象,那么无疑这次促销行为本身不是很成功的。
让促销少一些疯狂、多一些理性,少一些单调、多一些创意吧!
欢迎与aihuau(爱华网)作者探讨您的观点和看法,作者:肖成宗,电子邮件:[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