询价采购不够3家 大卖场的采购为何老“踩”不够?



  大卖场和供应商之间的关系很微妙,谈不到什么暧昧。总体上来讲,大卖场施行的都是各自的霸王条款,合同条款是大卖场自行拟定的,供应商只能在大卖场划的圈子里面来回转悠,从合同谈判开始就不是平等的。大卖场老是踩着供应商,而且总是“踩”不够。  

  一踩:小品牌。  

  小企业、小品牌刚刚起步的时候,品牌力没有达到能够要挟大卖场的地步,只能求着大卖场上码、上架,而前期工作中还可能要给相关的环节打点不少,有的大卖场采购直接放言出去:“喝酒就喝国窖1573”,让小品牌的厂方业务望而却步。逢年过节,小品牌在大卖场里面的各项费用一样也少不了,平时的堆头费、端架费更是不可能讨价还价……小品牌除了承受竞争对手的挤对外,还得面对大卖场不近人情的“吸血”。小品牌就是这样被采购“踩”着成长的,要么坚强地成长,要么吐血而死。  

  二踩:大品牌的经销商。  

  大品牌的营销策略到了各地的经销商手里就得变味儿,中国某著名乳业品牌在保定的经销商为了和当地的品牌、其它竞品争夺市场,采取了不要明天的做法,策略采用的是无策略的策略:价格战——227g纯奶10元/件!一搞就是20天、一个月……这类经销商根本不知道什么叫策略,在和大卖场合作的过程中显得杂乱无章,大卖场对于这样的经销商也是爱恨有加,从商业合作上,大卖场不会尊重这类经销商,大卖场也根本不敢信任这类经销商;从平时运作上讲,大卖场的采购也会把“踩”的对象瞄向这类经销商,提高费用、出点难题,或是直接找到供应商业务要求更换经销商。  

 询价采购不够3家 大卖场的采购为何老“踩”不够?

  三踩:温顺的供应商业务。  

  在和大卖场合作的过程中,业务人员都应该大声说话,敢说敢做,“温柔贤惠”的业务往往就是被“踩”的对象。大卖场环境中的工作人员,情绪都较为不稳定,动不动就发脾气,说话直接了当,业务人员就应该投其所好,在表达上靠近采购的风格,加入到采购的“气场”里面。不要软不啦叽地什么也不敢说,什么也不好意思说,采购说什么就是什么,你要是改变不了,那就活该被人家“踩”!  

  四踩:供应商驻卖场导购人员。  

  卖场的导购是卖场管理金字塔最下面的那一层,她们干的活比谁都多,她们受得气比谁都大。卖场尽力让厂家的导购人员干活,卖鸡蛋、看秤、装袋、扫卫生……乱七八糟和本职无关的工作全让导购干,干了活不一定就落好,采购一不高兴,或是对供应商有意见,将火全撒在了导购身上……可怜的导购们哪。  

  五踩:供应商的货款。

  

  货款一直就是供应商和大卖场合作过程中的敏感话题,货款能够在帐期内回款,说明大卖场的运营还是正常的;如果大卖场欠供应商的货款超过了三个月,那就应该马上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预警。家世界超市去年闭店风波突起,众多供应商的大笔货款都压在了家世界手里,供应商们组成了“供应商清欠联合协会”,墙上挂上条幅,排班24小时在超市财务办公处蹲守,直到结帐为止,好不容易才在春节之前将尾款追回,否则大家连年都过不好。有些超市采购采取月月压帐款的形式来让供应商越陷越深,超市用这些从供应商手里抠出来的钱干别的事情……如果这样的大卖场要闭店,那将有巨大的货款危机凸现出来,而其中的受害者正是供应商。  

  六踩:踩吧,小心把自己也掉进去。  

  作为大卖场的采购,那就是大卖场的对外窗口,当然也是利润和各种其它收益的窗口,这个窗口是和供应商的和谐合作中换来的,不是大卖场单方面就能够撑起来的。面对大卖场之间的相互竞争,许多采购也在开始改变,不再那么强硬,慢慢地回归到正常状态,这应该是一个非常好的趋势。希望我们能够深刻地认识到自我的角色和不断变化的大环境,找出更有利于自我岗位功能发挥、大卖场收益提高、供应商盆满钵满的方式、方法,愉快而轻松地过好每一天……  

  欢迎与aihuau(爱华网)作者探讨您的观点和看法,作者:毕锦荣,个人空间:http://hi.baidu.com/bijinrong,愿与有识之士不断分享、不断进步。联系电话: 13930864454,电子邮件: [email protected]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470282.html

更多阅读

大卖场管理 如何做好大卖场的缺货管理

  提起大卖场缺货管理,我相信操做大卖场的销售同仁都深知不易,同时这也是各快速消费品厂家一再重视和改善的环节,因为这一环节如果做不好,不但损失了厂家的销售业绩、货架占有率,同时也影响了厂家的品牌形象,破坏了与大卖场的合作基石

b2b如何做促销活动 如何做好大卖场的促销活动?

  在目前的快速消费品行业,厂家想要提升品牌知名度、提升通路影响力、提升销量和打击竞品,就一定要做好各区域的大卖场,因为这是各厂家必争之地和前沿阵地,同时现在各厂家为抢占大卖场的终端销量和市场份额都会全力的配合大卖场做相

香港电视剧最后赢家 大卖场扎堆,谁是最后赢家?

    3公里距离内,分布着4家大超市;业态相同的大卖场,直接开到了对门口;同一小区门前,短时间内出现3家连锁便利店……近年来,各种类型的超市、卖场、连锁店,如雨后春笋般在我们身边冒出来。         我们这座城市到底需要多少超

物料损耗管理制度 大卖场的防损耗管理

损耗”是一个在连锁企业经营过程中经营听到或论及的字眼。据说,全世界零售业每年的商品损耗高达1600亿美元;在我国,这一数字也是高达250亿元人民币。上海某超市开业第一个月的营业额为60万元,但商品损耗却超过10万元,因而被迫歇业。  

声明:《询价采购不够3家 大卖场的采购为何老“踩”不够?》为网友噬夢辠犯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