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是平的》这本书最近很流行,其成功首先在于一个简单而有冲击力的概念:世界是平的!很大程度上切合了世界发展的一部分趋势。其次,本书敏锐把握了互联网最前沿的发展,尤其是互联网2.0的最新状况。这比大多数学者高明很多。所以,任何一个人捧着这本书都会有所敬畏,有所感觉自己的知识有所不足,需要更新了。但是,《世界是平的》这本书实在不适宜捧得太高。如果《数字化生存》一样,本书也是专栏文章的组装。因此,理念很有穿透力,但是,整体的理论架构却缺乏系统性和完整性。比如,在最精彩的十大碾平世界的力量一章中,十大力量中7、8大都是互联网和和互联网2.0相关的内容。其中不乏捧得太高太过的。而且十大力量有简单罗列的感觉,缺乏基本的层次和逻辑关系。

连我这位因为摇旗呐喊而被人痛骂的互联网和互联网2.0旗手,看着弗里德曼把互联网和互联网2.0抬得如此之高(不是一般的高,好像互联网真的要很快改变整个世界了),我都有点悄悄的汗颜。当然,内心更多的还是因为共鸣而产生的兴奋。世界有碾平的力量,但是更有让世界更凹凸不平的力量。所以千万不要把一本书给神话了。一本书,再好的书,都只是给我们新的启发,开拓我们新的视野,在一个角度上提供了解释世界的方法。因此,片面性是必然的。世界怎么可能是平的。那些美国的互联网大腕们进入中国,不也说越来越被动,越来越边缘化。如果他们是碾平世界的力量,连他们自己在互联网领域都越来越搞不定了。要知道,纯粹的互联网领域,堪称是世界上最平的领域了。因此,现实世界更不可能是平的。不过,怎么说这都是一本好书。下面一张图不错,总结了书的一些核心观点,当然肯定是来自台湾地区的,需要简单编译一下。推荐给大家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