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战争期间,为了对付八路军的游击战,日军向山西战场派出了在德国受过严格训练的山地战专家。然而遗憾的是,这位日军寄予厚望的专家并没有发挥出设想的功能,反而命丧在中国,中国成了他真正的滑铁卢之地。当然笔者在这里无意去探讨这场战争,而是希望我们现在的许多专家能够从这位专家的失败中汲取一些教训。
求战和立功心切后的贸然行动。作为专家,一般来讲,都希望自己的价值很快得到认可,那么就容易在不了解真实的情况下贸然作出行动和决策。从日本来的这位专家显然也犯了这个错误,从他进入中国后就很快与八路军和国民党军进行了交战。当然中间也占了一些便宜,但是却很快引起了八路军的重视并采取了一定措施,并把他作为了清除目标。事实上,如果这位受过严格训练专家的要是能够沉下心来,不动声色的对八路军的情况进行认真研究,然后在把握情况后利用自己的特种部队对八路军实施“斩首”行动,一旦与不是目标的部队接触就迅速撤离而不暴露实力,恐怕八路军无疑会遭受重创,中国的抗战历史就要改写。
在现实生活中,许多专家进入企业或以专家身份进入企业的职业经理人也往往容易犯这样的错误。立功和求战心切不是什么错误,但是如果在还不掌握情况的前提下就贸然采取行动和作出决策,错误出现的几率就大了,尤其在把握不住企业核心问题和重点事情的基础上在一些不痛不痒的事情上采取一些不恰当的措施,都会让对方对其能力或人品产生怀疑,从而导致不愉快的局面出现。而一些成熟和有经验的专家往往会在进入一个陌生的环境时,多看多听多问多调研,一旦摸清了情况就利用自己的专长迅速行动,点中问题的要害,从而创造业绩,尽管一开始会给人造成无所事事的感觉。有些职业经理人,在进入一个新企业时,不去贪恋高位,而是采取和企业融为一体的办法,逐步去把握和了解企业,一旦心有成珠,就会不出招则已,一旦出招,则招招“致命”,在新企业里很快打出一片新天地。曾有一位在多个企业做过高管的职业经理人,经过对一个企业的了解便决定加入,在应聘该企业时,他没有提出在企业担任高位,而是要求自己到企业的一个谁也不愿意去的区域市场当销售经理,在平常干好自己本职工作的同时,通过多渠道对企业进行了解和研究,在基本吃透企业情况时,才开始针对企业的现状为企业和老板提出一系列的合理化建议并得到采纳,随着时间的增长,他的价值逐步得到企业和老板的认可,自然他在企业里也步步高升,取得了一系列的辉煌业绩,并确定了自己在企业和行业内的地位。
轻敌。其实对于这位日本专家来讲,之所以败的如此之惨,还有一个主要的原因就是对自己的对手---八路军过于轻视,认为像自己这样受过严格训练的专家来对付装备武器很差的八路军那就会手到擒来。但是事实上八路军的战斗力却远远超过了他的估计。结果几次交手后就命丧异国。
事实上,许多专家或以专家身份的职业经理人之所以失败,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也来至于过分自信,对客观的情况不愿深入调研,以至于自己的行动和决定变成了无根之木,陷入困境。主要表现在:看到一叶,便以为自己已经知道了整个森林;看到一些事情和问题的表象,就以为这和自己以前遇到的情况一样,不用调研,用老办法即可;在企业里,遇到竞品,一种情况是这个竞品以前曾让自己打败过,这次自己同样可以不费吹灰之力就能打败,另一种情况是自己是大企业,对方是小企业,杀猪焉用宰牛刀,由于过分自信就不愿深入实际,针对客观情况采取对应措施,从而导致失败。在企业里,认为自己是专家,搞定企业里这些土包子还不小菜一碟,结果不知水有多深,就贸然下水,被呛个半死,殊不知中国的企业,人是最难搞定的,人过一百形形色色,那些不起眼的小人物却往往成为那些专家们阴沟翻船的关键因素。就像那个在《亮剑》中把自己的对手李云龙当作“兔子”的日军大佐,结果就死在这个“兔子”的手里。
那个专家也不希望自己遭遇滑铁卢,也许那个死在中国的日军山地战专家能给一些启示。
欢迎与aihuau(爱华网)作者探讨您的观点和看法,作者:毛小民,联系方式:[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