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梁是一位经销商朋友,主要经销葡萄酒。说起葡萄酒市场,气就不打一处来:“如今市场怎么做?你到市场里转一转,那些假酒叫葡萄酒么?说得不好听,简直就像洗脚水!”据他透露,一些造假的,用添加化学制剂的方法模仿干红干白涩酸口味,根本就没有果香味。他感慨地说:“造假酒的就是欺负老百姓不懂酒,什么时候老百姓懂酒了就好了。”作为一家经销国外内葡萄酒知名品牌的小梁显得十分无奈。
什么是目前中国葡萄酒市场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业内众说纷纭,本人要说维护市场秩序,打击那些土洋“李鬼”,还葡萄酒市场一个清洁公正的竞争氛围刻不容缓。因为中国消费者已经饱受了那些伪劣产品、“三精一水”的半汁葡萄酒、假年份酒的“忽悠”了。维护消费者的权益,也是保护提高消费者对葡萄酒的忠诚度,无论葡萄酒是洋品还是国货,李鬼是大家共同的敌人。
土“李鬼”花样繁多
除了公然造假酒外,还出现了许多疑似“李鬼”更让人真假难辨。本来只有三家长城(烟台、华夏、沙城),泉州市场出来了30多个品牌的长城,各种“世纪长城”、“长城金世纪”、“经典长城”等品牌纷纷出炉,并借着“长城”的名称占领了一定的市场份额。据说全国市场上的各种“长城”品牌达100多种。
一家香港注册的公司生产经销的新天疆山牌系列葡萄酒于去年济南糖酒秋交会悄然露面,随后在内地的部分市场以低价冲市,在华北、华中的个别区域市场抢占了部分市场份额。“新天疆山”酒瓶标贴上印有“新天疆山全汁红葡萄酒”字样,其中“新天”二字格外夸大和突出。从外观上,很容易误认为该产品就是新天国际的产品。
此外,国内一些葡萄酒企业急功近利,为一些商家贴牌生产葡萄酒,这些似乎是正常渠道,实际是更隐蔽的李鬼,比如商家让生产成本是10元的酒,市场上他要卖到几十元,说是有50%的葡萄汁,可能连10%都没有。
洋“李鬼”真假更难辨
记者拨通了一家浙江公司,这家公司说是全权代理法国的一个葡萄酒著名品牌,并说能为客户生产不同档次的法国正宗葡萄酒,价格从60元到1000元以上不等,问有什么东西来证明是此酒而不是彼酒,回答是不能证明。只说是他们进的法国的散装葡萄酒,剩下的包装到标签以及防伪全是国内的。看来所谓高档低档酒只能凭商家的良心了,这就不能不让人怀疑其酒质是否真实了。
据来自宁波海关的统计,一季度浙江省进口葡萄酒783.4千升,价值113万美元,而去年浙江省进口的葡萄酒587.4千升。今年一季度的进口量就超过去年全年进口量的33.4%。每升均价1.442美元。实际还有更便宜的进口葡萄酒,每吨约合人民币7000多元,每升单价只有3元到4元。如灌装成所谓的法国正宗葡萄酒,其利润绝对是暴利。据有关数据反映,东南沿海一带有1000多家小作坊式的洋葡萄酒灌装企业。
今年三月间,国家工商总局对北京、广州、成都、杭州等4个城市市场上的洋酒进行了质量监测。监测共抽取了19家经销单位销售的40个样品,主要以轩尼诗、人头马和马爹利三种品牌的XO为主,兼顾人头马CLUB特级、VSOP及部分苏格兰威士忌等。经检测,共有23个样品被判定为假冒产品,占全部样品的57.5%。19家经销单位中仅有4家销售的洋酒全部为真品,经销单位合格率仅为21.1%。
监测发现当前假冒洋酒的特点主要是:一是包装标志以假乱真。23个假冒产品有90%以上的瓶塞、激光全息防伪标志、塑帽、锡盖、保险盖均为仿制,外包装标志十分逼真,一般消费者很难识别。二是以中低档次酒液假冒高档酒。用低档产品假冒高档酒的情况占监测假冒产品总数的56.5%,其中,有9个样品所灌的酒液均为质量较差的低档产品;还有7个XO级样品是以VSOP级冒充。这种以低级冒充高级的假冒洋酒,一般消费者无法区分两者的差别,但VSOP级每瓶仅200元左右,而XO级一般价格为700元至1000元不等。三是专业市场、批发市场是假冒洋酒的主要销售场所。
打鬼任重道远
土洋“李鬼”对市场的冲击是十分严重的。目前有一些业内人士却认为是某些媒体炒作引发的。实际上反映到桌面的情况远没有现实严重。企图用掩盖的方法来得过且过,只能助长那些“李鬼”们的嚣张气焰。笔者到北京一家大的酒类批发市场,发现一家经销法国名牌葡萄酒,包装精美,售价400多元,说是法国原装,再三追问下,才说是国内灌装的。一些走正当渠道的经销商对此很有感触,销售假酒利润要高的多,而风险成本很低,如此下去葡萄酒市场将更加混乱。
土洋李鬼们的最大危害还体现在,中国这个新兴的葡萄酒市场,大多数消费者对葡萄酒的认识还处于初级的感性阶段,远比不得西方一些葡萄酒发达国家的消费者理性,他们对葡萄酒的鉴别能力非常高,就像一些烟民一样,好烟赖烟一尝便知。当李鬼比李逵在江湖上还盛行时,李逵就是有千般能耐也无济于事,消费者在屡屡上当之后,将逐渐丧失对葡萄酒的消费信心。法国一家著名葡萄酒品牌在北京打出广告:谁经得起玩家的品味?这与经销商小梁的感慨说法不同,意思不谋而合:“什么时候老百姓懂酒了就好了。”中国葡萄酒市场期待真懂酒的玩家。打击李鬼,让名牌葡萄酒像李逵那样妇孺皆知的英雄好汉,假之时日,中国老百姓会有越来越多的人懂葡萄酒。
打鬼要从两个方面做起
一、健全葡萄酒业的诚信体系。毛泽东曾说过:“不破不立,不塞不流。”打鬼首先要自身硬,或者说不给土洋“李鬼”钻空子的机会。2005年国家质检总局对66家葡萄酒生产企业76种产品在8个省份(北京、天津、河北、辽宁、吉林、河南、安徽、山东)进行了抽查,从抽查情况看,合格率为63.2%,其中大型企业合格率达到82.1%,中型企业为68.2%,小型企业仅为38.5%。中小企业的合格率不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来自企业主观方面的因素则主要表现出一种浮燥心态,随意地“贴牌”,以低质低价来占领市场。以诚信为本,用优质的葡萄酒来塑造品牌,占领市场才是企业长久兴旺的正道。
另一方面灌装销售国外酒盛行,连五粮液这样的白酒大王也加入到这个行业,怎样保证这种灌装酒的质量,让消费者看得明白,喝得放心,还消费者知情权,这是葡萄酒行业一个新问题。这方面笔者认为可以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以法国葡萄酒为例,法国葡萄酒标签有6项是法定标示项目,其中两项就是装瓶者的名字地址和批号,也就是说装瓶者要对这一瓶酒的质量负法律责任。怎样建立起切实有效的相关规章制度,如建立散装酒的进口溯源制度,让消费者放心消费,这是本刊今后将继续关注的课题,也希望与业内人士交流。
二、加快各项法规制度落实进度,提高门槛,从源头上肃清“李鬼”。目前《食品质量认证实施规则——酒类》、《酒类商品批发经营管理规范》、《酒类流通管理办法》等政策法规都已经颁布实施。贯彻执行制定了市场准入制度,应从源头抓起。任何酒类生产企业或是灌装分销企业首先要从生产上通过国家的生产许可,然后从运输、储藏、包装等环节严格控制。作为食品质量监督的机构一定要加大对不规范食品生产企业、不安全产品生产、不道德经营行为的打击力度,取缔那些违规操作非法生产的小作坊、小企业,正本清源,使中国葡萄酒业有一个健康发展的环境。
原载:《中国酒业》
欢迎与aihuau(爱华网)作者探讨您的观点和看法,作者:张镜天,电子邮件:[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