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牛学生奶 老板应该向蒙牛学什么?



  研究蒙牛的人也很多,关于这方面的书籍也很多,但是更多的东西是在探究技术层面的问题。我个人认为,蒙牛的成功虽然表现在技术层面的成功(也是大家都能看到的成功如产品、活动、事件营销等),而实质上是企业思维的成功。非常可惜的是,我们的企业家更多的关注的是蒙牛的辉煌,而没有关注蒙牛企业的企业思维。如果我们过多的关注蒙牛在技术层面的成功很容易让我们的企业、我们的管理者陷入一种误区,毕竟每个企业所处的行业是有差异的,每个企业的历史是有差异,每个企业面临的具体情况也是有差异的。工具和技术是中性的,缺乏思维支持之下的技术手段很难发挥出作用。蒙牛的管理学自海尔,而学海尔的企业有很多,做过oec管理的企业也很多,但是发挥作用的企业有几家呢?蒙牛有这样的名言:学我者生,似我者亡。仔细想想还是相当有道理的。

  我认为,真正应该向蒙牛学习的是企业的老板,而不是企业的员工。企业的老板真正应该向蒙牛学习的是企业的思维,而不是具体的技术手段。我根据个人的粗浅的理解,简单谈一谈老板真正应该向蒙牛学什么。

  1、 对经营的态度——分享利益,分担风险

  其实分享利益,分担风险的理念并不复杂,但是真正的执行起来却有一定的压力。蒙牛由于企业运营体制的关系,在创业之初就比较好的处理了这些关系,基本上解决了企业产权和分配制度两大难题,手段其实并不特殊,股份制而已。蒙牛也多次经历产权结构的变更,而每次几乎都是顺理成章的,这些顺利的背后就是企业对于利益链的深刻考量。

  曾经有人这样评论蒙牛的管理:苛而不暴。不论是蒙牛的客户、蒙牛的员工、蒙牛的供应商都会对蒙牛的管理有相当大的意见,因为管理是比较苛刻的,标准是非常严格的。在蒙牛的经销商管理之中,有一项非常有意思的规定,就是关于主动叫罚款的规定——自罚(主动承认错误,能少损失一点)。能够支撑起这种管理标准的就是蒙牛的经营态度,分担风险,分享利益。

  对于很对企业而言,分担风险是都希望的,分享利益是都不希望的。因为要分享利益,蒙牛可以让二十几岁才出校门的大区经理一年拿几十万;因为要分享利益,蒙牛可以让客户当企业的股东;因为要分享利益,蒙牛可以让国际投资者卷走十几亿。因为分享了利益,蒙牛的员工可以拼命的工作;因为分享了利益,蒙牛的客户可以在满腹抱怨中苦苦跟随;因为分享了利益,国际投资者可以让蒙牛全身而退。

  每个老板都应该学习蒙牛分享利益、分担风险的思维和行动,灵活多变的分享方式,坚定不移的分享理念,这是蒙牛与生俱来的大气。因为分担需要技术,而分享需要勇气。

  2、 对管理的态度——模式由天才来打造,由蠢材来执行

  模式由天才来打造,由蠢材来执行,这是蒙牛的诸多名言之中经常让人诟病的一句。而这一句话恰恰说明了蒙牛对于管理的态度——制度大于一切,管理的关键是行动。蒙牛确实把这句话想的明白了,真正的贯彻了这样的一种态度。应该说,在中国这样的人文环境中,情、理、法三者之间的关系是比较难以处理的,最难处理的就是人情的问题,人情往往让辛辛苦苦建立起来的标准毁于一夜之间,人情往往让制度流于纸面纸上。在蒙牛这么大的企业之中,不可能不存在亲缘等方方面面的关系,但是蒙牛相对于其他企业比较好的解决了这样的问题。

  蒙牛有一个经典的理论:拴驴理论。企业辛辛苦苦建立起来的系统、制度、规范、标准就像瓷器一样,虽然很美丽,但是也很脆弱,很容易就被打碎了。企业必须要承接或者解决的一些人、一些事是客观存在的,既然存在就需要被限定在一定的范畴之内,驴是杀不掉的,但是得拴起来。

  正是有了这样的管理认知,正是有了这样的管理执行,蒙牛才有底气说出这样的话:模式由天才来建立,由蠢材来执行。只要处理好管理当中的各种关系,平衡好相关的利益分配,建立起相关的工作标准,标准明确,执行有力,这件事情就谁都能做,真的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了“求之于势、不择于人”的管理至境。这也是为什么20多岁的年轻人就能当厂长、大区经理的终极原因。而这一切,都源自于蒙牛的管理层对于企业行为的深刻理解,在于不遗余力的拴驴行动。

  当然,蒙牛是一家新兴的企业,在创业之初就已经解决了产权、分配制度等绝大多数企业穷一生的力量都没有解决的问题。尽管如此,蒙牛对于制度、对于管理的追求不得不让其他的企业老板所敬佩。 

  3、 对知识和人才的态度——尊重与被管理

  应该说,蒙牛对于知识和人才是足够尊重的,不论是和北京仁慧特的长期合作,还是聘请大学老师为企业的人力资源总监,或是花18万元和著名的策划人进行一下午的清谈,都代表了蒙牛对于知识和人才、对于专业的尊敬。蒙牛曾经准备花巨大的成本挖光明的负责技术和生产的副总,蒙牛花巨大的年薪(超出所有管理者的年薪水平,当然很多管理者都有股份)聘请资深的行业人事做蒙牛的市场总监(已经是过去式),蒙牛几乎和国内所有的知名的广告公司都曾经合作,这些事实都说明蒙牛尊重知识、尊重专业的态度。

  蒙牛虽然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专业,但是并不盲目,非常有目的性。蒙牛曾经聘请雀巢的一位高管做市场总监,在蒙牛这位市场总监被赋予了充分的尊重,甚至,江湖传闻牛根生同志曾经告诫那些和这位市场总监意见不一致的人,学习、执行。这种魄力和胸襟确实是比较少见的。同时,这位市场总监离开蒙牛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因为难以接受蒙牛的管理,蒙牛的管理是比较苛刻的,但是从上到下都是严格执行的,这位市场总监也不例外。

  这说明蒙牛将不同层面的事情想的比较明白,将不同事情之间的先后顺序排布的也比较清晰、明确,知道哪个在先、哪个在后,比起那些宣称“制度大于总裁”的企业不知道要高明多少。这些都值得那些朝令夕改、言行不一的老板们学习。

  4、 对财富的态度——投资和裸捐

  牛根生同志的“裸捐”,曾经轰动一时,有赞的,有骂的。但是往往一个事实没有并关注,那就是牛根生同志越“裸捐”越红,越“裸捐”越值钱。在牛根生同志的带领之下,蒙牛的高管团队也开始了部分“裸捐”行动,我相信除了其他的原因之外,是因为这些人也看到了老牛同志越“裸”越值钱的事实。

  其实真正值得老板们学习的不是蒙牛的管理团队如何一夜暴富,而是蒙牛的团队暴富之后的表现和对于财富的态度。财富的含义不仅仅是钱,这是对于财富认知的第一个坎;财富是结果,过程决定结果,因此过程比结果重要,这是对于财富认知的第二个坎。

 蒙牛学生奶 老板应该向蒙牛学什么?

  俗话说:没钱找事,有钱生事。蒙牛为了解决有钱生事的问题,曾经专门组织高管家属进行培训,题目就是如何做有钱人。从这样一个细节,我们就能看到蒙牛的苦心。在最容易犯错误的地方,蒙牛没有犯错误。中国不缺乏一夜暴富的财富神话,但是中国缺乏持续赢利的理财手段,中国缺乏对于财富的合理支配的理智。

  蒙牛的管理团队给出的另一个处理财富的手段就是——投资,将资金继续投入到蒙牛的事业中来,据说蒙牛有几个分厂都有管理层的个人注资。

  也许,蒙牛和摩根、英联等国际资本的合作,不仅仅是经历了一场刺激的对赌,而且蒙牛的管理团队从这些国际投资公司身上学到了如何处置财富的能力,而这恰恰是中国企业非常缺乏的。

  实际上,蒙牛值得每个层面的人学习的东西还有很多,而蒙牛给老板们或者说准老板们提供了一个模板,几乎于白手起家所创造的神话,尽管也会有很多规范之外的小动作,但是整体上蒙牛还是一家非常规范的企业。当然,蒙牛也已经和海尔一样,开启了工业旅游的项目。不过我觉得要学习和正在学习蒙牛的人,特别是老板们,真正要思考的是蒙牛的企业思维,也许开始几年支撑蒙牛发展的是创业的激情,而持续支撑蒙牛发展的更为根源的东西就是企业思维。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也许对于蒙牛的所学所思,可以成就某些老板的幸福。

  希望更多的老板更幸福。

  欢迎与aihuau(爱华网)作者探讨您的观点和看法,电子邮件:[email protected]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472154.html

更多阅读

学府路凯德广场 向凯德学什么?

     2009年7月,当林明彦卸去凯德中国总裁一职,奉召返回新加坡总部,踏上精心安排的接班人“遴选之旅”时,凯德的主要股东淡马锡控股,却发生了一次引人瞩目的“接班人风波”。  原定接替何晶女士淡马锡总裁一职的必和必拓原首席执

品牌立国:中国向德国制造学什么?

2010年Interbrand全球最佳品牌100强出炉,遍览其榜还是寻不出一个中国品牌,不觉叫人扼腕兴叹。美国毫无疑问的位列榜首,而位列第二位的却是二战中的最大输家——德国。德国的工业革命足足比英国晚了近80年。而“德国制造”,更是被当时的

高二化学选修4第二章 《向宝洁学什么》第二章(二)

系列专题:《向宝洁学什么》 第三节 让别人记住你的四个原则 宝洁经典案例象牙香皂的“品质联想”象牙香皂的名称由来是一个很有趣的故事。在象牙香皂诞生的年代,人们的品牌意识几乎为零。各家生产的肥皂普遍叫做“肥皂”,已经萌

高一数学必修二第一章 《向宝洁学什么》第一章(二)

系列专题:《向宝洁学什么》核心要素二给客户一个忠诚的理由,给品牌一个溢价的空间。第三节 品牌传承要诀——不要优秀,只留及格 宝洁经典案例宝洁,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作坊成长为全球日化帝国,拥有覆盖日化各个领域的产品体系,并非

宝洁大学 《向宝洁学什么》第二章(一)

系列专题:《向宝洁学什么》第二章宝洁关键品牌理念背后的故事第一节 关键是要让更多的人感觉到舒服宝洁经典案例在宝洁品牌经营的历史上,最耀眼的品牌是“象牙香皂”,这个品牌从诞生至今,已经存在了整整132年。1878年,公司创始人詹姆

声明:《蒙牛学生奶 老板应该向蒙牛学什么?》为网友帅的好烦躁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