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纵横天下 做鼎足天下的中国人的“华人风险投资教父”--徐大麟



  在环球风险投资业界,有这样一位从理论物理学转而研究应用科学、从高科技研发跳槽到风险投资领域的“变形金刚”。他,就是一生两次转行竟能两次成功的“华人风险投资教父”,美国汉鼎亚太风险投资有限公司(H&Q Asia Pacific)董事长——徐大麟。

  徐大麟以四十不惑的沉稳颖智和果敢干练,经过21载的东拼西杀和南征北战,以世界同行难以望其项背的风险投资实践经验,把美国汉鼎亚太风险投资有限公司发展壮大为亚太区风险投资的“无敌旗舰”——拥有10大分公司,下辖102名员工,管理总金额高达21亿美元的19个国际风险基金。徐大麟本人,也由于超凡的远见和过人的魄力,除主理美国汉鼎亚太风险投资有限公司的投资事宜外,还先后出任了美国哈德威公司(Headway)董事长、美国OAK公司董事、美国GRIC公司董事、台湾信群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台湾中华先进涂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台湾汉通创业投资有限公司董事、台湾英群股份有限公司董事等众多职务。

  正是由于徐大麟那火中取栗的独特投资理念,才一举赢取了全球最大的风险投资著名杂志——《Redherring》的青睐,不惜篇幅于2001年发表了长达6000字的人物专访,夸奖其为“亚洲的约翰·道尔(John Doerr)——美国最有影响力的风险投资家”;正是由于徐大麟那刀尖独舞的精妙运营绝技,才获得了全球知名财经杂志——《财富》的看好,于2006年2月将其评选为全美前25名最佳科技风险投资家(25 TopTech Dealmakers)的第18名,形容其为“投资中芯半导体亚太地区投资老手,并将韩国的早安证券投资案由3000万变成了2亿美元。”一向淡薄名利、专注事业的徐大麟,在不经意间发现了《财富》杂志的排名榜后,荣辱不惊地一笑了之——“上排名榜没好处,反而有压力吧。面对压力,我只有努力,努力,再努力!”

  从理论到应用  “总能射中两三只鸟”

  从研发到投资  “与金钱为伍很过瘾”

  徐大麟,1943年出生于重庆,祖籍山东高密,1947年4岁时随父母来到台湾安家落户。20世纪50年代,美籍华人杨振宁和李政道获得诺贝尔奖的天大喜讯,使得台湾社会各界倍受鼓舞,迅即形成了这样一种共识——“好学生都应该学物理,将来去拿诺贝尔奖。”正是在这种舆论氛围的感染下,18岁风华正茂的徐大麟金榜题名,于1961年满怀抱负走进了台湾大学物理系,以求早日实现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人生美梦。谁知,一步入神秘莫测的物理学殿堂,徐大麟顿时傻了眼了,那晦涩难懂的原理、不好记忆的定律、推导繁琐的公式让人头痛不已。至此,徐大麟才深深感知心血来潮选择专业的几分盲目性——“成为一名物理学家是需要天分的。在物理学领域,能钓到的大鱼非常少,有好几个经验丰富的渔夫已经坐在鱼塘旁边了。而我是一个没有经验的小学生,想用鱼杆钓到一条鱼是很困难的。”虽说选错了专业入错了门,但作为堂堂男子汉就要为自己的选择负责。正是抱着这种“撞到南墙不回头”的坚定信念,不言放弃的徐大麟硬着头皮苦学了4年,终于获得了台湾大学物理学学士学位。好不容易飞出了理论科学的枯燥樊笼,徐大麟很快就迷上了比“不食人间烟火”的理论科学更接近社会生活实际的应用科学——“学习应用科学,就像在深山老林里打猎。虽说你的枪法不好,可能打不到大的猎物,但是总能射中两三只鸟吧。”就这样,在杨振宁和李政道的恩师——吴大猷的举荐下,徐大麟获得了美国纽约布鲁克林工学院的奖学金,以22岁的闯劲和毅力远渡重洋出国留学,经过两个年头的“夜点明灯下苦心”,于1966年获得了电子物理学硕士学位。尝到应用科学无尽甜头的徐大麟再接再厉,“吾将上下而求索”地继续深造3年,于1970年获得了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波克利分校的电机工程博士学位。时至今日,每当回味起果敢干练的求学转向,徐大麟总是感慨良多——“回首求学转向往事,我发现自己在科学和工程方面的经历,对我主宰风险投资公司有极大的帮助。”

  学富五车之后,徐大麟并未涉足教书育人和科学研究的学者教授行当,反而满怀搏击商界大潮的雄心壮志,无怨无悔地行走在“学者型企业家”的漫漫长路上。带着电机工程博士学位的过人优势,徐大麟以27岁的沉稳干练走进了美国Allied Chemical公司,充当起材料研究中心研究员,一干就是三个年头,最后却因对老板口无遮拦——“有时候我觉得自己比你做的好”,而在三十而立之年被炒鱿鱼,不得不为年轻冲动付出了惨重代价。好在天无绝人之路,徐大麟以自己的博学多才,很快便得到了美国国际商业机器公司(IBM Laboratories)CEO的青睐,成为IBM研究室的一员。在随后十二载的艰辛拼搏过程中,徐大麟凭借华人独有的聪慧和勤劳,一步一步走向了成功。在担纲磁记忆和光记忆研究部门主管的日子里,徐大麟率领80多位博士全力攻关,研发出了对电子产业影响深远、当今全球硬碟机均需使用的高科技产品——磁力发电阻力磁头(Magnetic Resistive Head)。就这样,到了1985年,徐大麟已脱胎换骨为IBM研究部门资深经理,摇身一变为IBM研究实验室里职位最高的华人。按常理来说,已经42岁且事业顺风顺舟的男人,理应以不惑之年的老道来守成。谁知,徐大麟却偏偏不信“40不跳槽”这个邪,不顾IBM总裁的一再挽留和亲朋好友的百般劝阻,艺高人胆大地从IBM跳槽到享誉美国硅谷的美国汉博奎斯特风险投资有限公司(Hambrecht &Quist Group),劲头十足地开始了第三次创业征战。徐大麟之所以从科技研发转向风险投资,皆在于他对金钱价值的全新认识——“30多年前,我初来美国时,花了5美元在洛杉矶住店,这在台湾可以吃好多碗牛肉面呀,真是太贵了!我很早就来到了硅谷,在那里看到很多成功的企业除了拥有技术外,资本在中间起着决定的作用。在美国,好的科技也集中由商界开拓。这启发了我,要发展科技,一定要从企业开始。在硅谷、在台湾,我积累了几十年的人际关系,而且我发现自己对数字、对金钱的观念还算好。因此,能够让我完完全全把一切所有都用上的职业,除了做一个风险投资家,别无它途。”

  创办汉鼎亚太  誓做鼎足天下“中国龙”

 华人纵横天下 做鼎足天下的中国人的“华人风险投资教父”--徐大麟

  拓荒台湾科技  甘当风险投资“大傻蛋”

  在美国汉博奎斯特风险投资有限公司左冲右突的两年投资实践中,作为合伙人的徐大麟“处处留心皆学问”,不仅从这个创立于1968年的风险投资有限公司学到了运营管理真谛,而且很快迷恋上了高风险、高回报、高创新的这个全新行当——“风险投资需要用上十八般武艺才能令一个公司成功,它让我把吃奶劲都使了出来,我觉得这是一件很过瘾的事情。”虽说,在美国汉博奎斯特风险投资有限公司如鱼得水,但“为他人做嫁衣裳”的替别人打工境况却让徐大麟总觉得十分不得劲,难以获得独自创业的酣畅淋漓。当他向挚友谈起自己另起炉灶的打算时,没想到却换来了“好好珍惜难得的机会,千万别再胡思乱想了”的一致反对声。难道44岁就不能再创业了吗?徐大麟断然否定了这种习惯偏见——“人到中年,创业的确艰难,机会也不太好寻觅。不过,美国是个充满机会的地方,把握就有成功机会。机会就像火车一样,这一班有机会,下一班也有机会,机会是无穷地、不断地来。”就这样,徐大麟抓住机遇而不丧失机遇,背靠美国汉博奎斯特风险投资有限公司这颗参天大树,于1987年大胆冒险地创办起了美国汉鼎亚太风险投资有限公司,矢志不渝地开始了风险投资的大搏杀。之所以将公司命名为“汉鼎”,在徐大麟看来有两重含义:其一,“汉”为美国汉博奎斯特风险投资有限公司的第一个字,“鼎”为台湾风险投资业发起人李国鼎名字的第二个字;其二,“汉”为中国,“鼎”为“鼎足”,寓意为“中国人要鼎足天下”。公司投资资金的主要来源于美国的退休基金,这也是世界上最大的一笔长期发展基金;公司的投资目标是“大小通吃”,无论是种子期还是成熟期的高新技术企业都投资,唯一的标准就是能赚钱;公司的运作模式分为四个类型,既有投资未上市高新技术公司,又有投资前期阶段的高新技术公司,还有杠杆收购,更有企业并购……从创建美国汉鼎亚太风险投资有限公司的第一天起,徐大麟就精心勾勒出了公司的未来发展路径——“公司不是一个理想,不是一个慈善事业,而是一个需要赢利的单位。公司要赚钱,就要有一个很好的营业项目,它本身的财务、业务要健全。公司财源滚滚才会成功,当然同时还要融入到国际规则中去。”

  从这一未来发展路径出发,徐大麟从美国抽身而出杀了个回马枪,果敢挺进台湾“高科技荒漠”,力求成为台湾高新技术产业的“孵化师”。在20世纪80、90年代,台湾岛内视风险投资行业为“笨蛋才会投入的行业”,而徐大麟却置冷嘲热讽于不顾,甘当风险投资行业的“大傻蛋”。为了最大限度消除投资人的心里阴影,徐大麟活学活用将风险投资(Venture Capital)一词,翻译为不带任何刺激色彩的“创业投资”,很快便筹集到了2000万美金,全力扶持宏基电脑(Acer)、台湾新竹科技园区、旺宏电子(Macronix)等高新技术企业。就这样,在“我的出发点是帮助台湾发展科技,但因台湾地区的状况最迫切的不是发展更好的科技产品,而是需要能够对做科技产品厂商进行投资的公司,即由科技导向变为投资导向。为此,在“风险投资”的高远志向导引下,徐大麟“铁肩担道义”大打出手,不仅把“风险投资”的概念和方法引进台湾,而且将“基金管理”的理念输入宝岛,并付诸行动对150余家高新技术公司进行了风险投资,功到自然成地将台湾这个“高科技荒漠”变成了享誉全球的“高科技绿洲”。在长年累月的高风险投资过程中,徐大麟对“风险投资”的认知由糊里糊涂到清晰明了——“风险投资是所谓上市资本的一环,所有资本投在未上市公司,比较科技方面的,都用风险投资这种字眼,但另外也包括购并,只要这个东西不是在股票市场很快地买卖,我们都称作未上市,中间以风险投资历史最悠久,而且也是初创科技方面的资金来源。中间有一个很重要的特性,它是一个长期资金,尤其是初创,并不能借到钱的话,这是唯一的资金,所以受到很大的重视。另外最重要提到的一点,风险投资是支持自主创新的。为什么提到有风险,就是很多创新不一定能够商品化,所以在很高的风险之下,风险资金才能把创新作出来。风险资金是一个长线投资,所以比较稳定,不像股票,可以像蝗虫一样,一看好就进去,见不好就跑掉。”  

  应对金融危机  巧将美资“乾坤大挪移”

  挺进中国大陆  妙把市场“刚柔总相济”

  在台湾风险投资市场站稳脚跟后,徐大麟又马不停蹄地征战东南亚风险投资市场,在他的眼里——“亚洲的发展是曲线的发展,东南亚的高新技术企业成长很快,全世界看它们成长,都是很钦佩的,所以我们不能失去这个难得的发展机遇,而应主动出击为一些急欲在东南亚快速发展的资本市场中掌握先机的高新技术企业提供扩展机会。”他说干就干——1988年,在菲律宾的马尼拉募集风险投资3100万美元,创办美国汉鼎亚太风险投资有限公司菲律宾分公司;1989年,成立美国汉鼎亚太风险投资有限公司新加坡分公司;1990年,设置美国汉鼎亚太风险投资有限公司泰国分公司;1993年,打造美国汉鼎亚太风险投资有限公司马来西亚分公司……就这样,徐大麟以创业投资、上市辅导、企业并购等全方位投资服务为本,全力辅助东南亚地区的高成长公司,不仅为他们提供投资基金和财务规划,而且为他们提供管理与操作经验,从而为缔造“东南亚奇迹”立下了汗马功劳。值得一提的是,在亚洲金融风暴中,徐大麟冒险斥资1·5亿多美元,神出鬼没地甩出美国风险资金“乾坤大挪移”杀手锏,以最大限度地挽救亚太地区陷入财政困难的众多企业。美国汉鼎亚太风险投资有限公司的这一险中求胜绝招,令多少美资风险投资公司刮目相看。1997年,为了拯救亚洲金融风暴重灾区——韩国的经济,世界银行选择美国汉鼎亚太风险投资有限公司为合作伙伴,全权管理一个专门拯救韩国财务危机的风险投资基金。重任在肩的徐大麟果敢出击,快刀斩乱麻地帮助昔日排名韩国证券公司第5名、今天却面临破产倒闭的韩国三阳证券公司(Sangyong)实施重组,最后竟然没有花费韩国政府一分钱就使韩国三阳证券公司起死回生,使得雅号“白武士”的韩国三阳证券公司再振雄风,脱胎换骨为韩国数一数二的证券公司。每当回味起与亚洲金融风暴拼死抗争的串串险招,徐大麟总是百感交集——“风险投资就是在刀尖上跳舞,真正的对手是挑战自己的眼光。要知道,科技事业几乎就是一个科技人才的事业。一项成功的科技事业,里面一定有一批极为优秀的人才。可以这么讲,产品押的对不对固然重要,但如果企业内部的管理人才不对,几乎可以断定这个企业没有成功的希望。”

  虽说,美国汉鼎亚太风险投资有限公司在东南亚风险投资领域屡有斩获,但更令徐大麟牵肠挂肚的莫过于中国大陆的风险投资事业——“在美国奋斗多年,我并未忘掉故乡,且持续回馈乡里,这是我身为侨民所能做的贡献与最大的喜悦。”正是怀着回报祖国的拳拳之心,徐大麟不计得失地开拓着中国大陆的风险投资广阔市场——1993年,受美国安泰保险公司和中国银行的相邀,徐大麟与他们一道共同管理“中安基金”,并占有50%的股份;1994~1995年,徐大麟先后投资了大连华宝房地产、沈阳东宇集团公司、海南航空集团、北京燕莎商城等成长型企业,并与北京大学通力合作创办起科兴生物工程公司;1998年,徐大麟将美国星巴克咖啡(Starbucks)引进中国大陆,目前已开店58家,并在2003年成功地将星巴克开到了八达岭长城上;随着中国大陆高科技产业的迅速崛起,徐大麟把风险投资转向了科技产业为导向,不仅斥资5000万美元扶持以芯片制造为主的中芯国际,而且力助以石化业为主的宏仁集团超常规发展,更有甚者在广东东莞投资一家为世界上最先进的MP3——ipodnano和ipodshuffle制造电池的高新企业……时至今日,美国汉鼎亚太风险投资有限公司在中国大陆的风险投资总额高达2·5亿美元,投资对象涉及高科技、房地产、化工、消费类产品等领域,投资项目多达十六、七个。徐大麟之所以十分钟情于中国大陆的风险投资事业,报效祖国母亲的确是一个重要动因,但同时还有赖于他对中国大陆发展风险投资事业重大意义的清晰认知——“中国被说成是世界工厂,因为这里有廉价的劳动力和勤奋的工人。但是,中国人最大的长处——发明力、创造力却没有发挥出来。要成为世界强国,就要发展自主创新。自主创新的一个很大的工具,就是风险投资。”如何才能将中国大陆的风险投资业做强做大?在徐大麟看来,别无捷径可走,只有实施“四渡赤水出奇兵”的以巧取胜战略。一渡赤水——建构“高新技术孵化器”:只有技术研究院、高科技园区和风险投资业“三驾马车”良性互动,才能形成科技创新体系,进行应用性研发,培养创新型人才。也只有这样全方位发力,才能最大限度地避免中国大陆沦为外资企业的研发中心。二渡赤水——设立“基金中的基金”:中国政府应当充分利用当前国际风险投资机构希望深度介入中国大陆市场的天赐良机,通过设立“基金中的基金”,投资一些国际著名的、对中国感兴趣的风险投资机构,并由这些机构的风险投资家们来管理那些与中国相关的基金。

  历经19载的“越是艰险越向前”,在徐大麟的苦心经营和细心打理下,美国汉鼎亚太风险投资有限公司“丑小鸭变成了白天鹅”,以拥有职员102人、设立分公司10家、管理5项泛亚太法人型基金(亚太成长基金)的无敌优势,纵横驰骋台湾、美国、亚洲、中国大陆的风险投资业,发展壮大为亚太区最大、分布层面最广的私人风险投资公司之一。成绩已成为过去,关键还在未来。为了迎接未来风险投资领域的重重挑战,徐大麟登高望远再前行,有的放矢地甩出了“三全齐美拓新径”的风险投资杀手锏。第一锏——投资区域广泛化:美国汉鼎亚太风险投资有限公司,充分利用自身完善的运作机制和分布广泛的分公司两大优势,以掌握先进的投资方式致力于亚太地区的风险投资,从而在恰当的时间、合适的地点完成最佳的风险投资机会。第二锏——投资方式多样化:为了应对亚太地区各国经济、市场、法规环境的多样性,美国汉鼎亚太风险投资有限公司力求投资方式的多样化,不仅为已取得主控性投资权的高新企业提供资金,而且为传统企业的扩展期筹集资本,更能为企业转型期的投资行为减低风险、提升效益。第三锏——投资产业集中化:虽说,美国汉鼎亚太风险投资有限公司在诸多产业领域八面威风收获颇丰,但他们也深知“五指并拢攥紧拳头更有力”的经营管理之道,故而,他们从所投资领域中遴选出了诸如储蓄科技、半导体、消费性产品、电脑周边、软件、保健、通讯业等潜力产业,集中全力加大风险投资力度,彻底剔除“广种薄收”的习惯思绪和运作定势。

  欢迎与作者探讨您的观点和看法,联系电话:0351-4282209,电子邮件:[email protected]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473242.html

更多阅读

李光耀:我对这个世界的看法 |告别亚洲教父时代 亚洲教父 下载

点箭头所指位置关注韩福东公号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jjbd21)我是名副其实的自由主义者,因为我不会拘泥于某一种关于治理世界、治理社会的理论。我是务实的,我愿意直面问题,说:好吧,什么才是最佳解决之道?怎样才能为最多的人创造最大的幸福和福

马来华人说李光耀和东南亚华人 告别亚洲教父时代 李光耀孙子

来源:四月网,作者为留学北大的马来西亚华人华人在海外最大,经济上最成功的一个群体,就是东南亚华人。印尼两亿人口,约一千万华人,马来西亚两千五百万人,约六百万华人;泰国六千五百万人,约九百万华人;新加坡三百万多人,华人占90%;菲律宾九千万人,

开奶茶店的一些风险, 开个奶茶店利润大吗

奶茶店创业投资方案 做奶茶的主要设备:净水器、制冰机、冰箱、煮水器、奶茶桶、雪克杯、吧匙、汤匙、搅打器、食品展示柜、小型全自动咖啡机、微波炉、小型烤箱、炉具等,这些设备和工具在一级大城市都可以买到。我们所经营的奶茶原

从不同视角看PRE-IPO风险投资中的对赌条款 对赌条款范本

这是这个全民PE(Private Equity)的时代,中国创业和成长投资市场已经排名世界第二,据说每年投资规模高达数千亿元。风险投资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生活中极其活跃的一个组成部分,虽然不排除有投机的成分(所以,税总局要征收浮盈35%的反暴利税),但

声明:《华人纵横天下 做鼎足天下的中国人的“华人风险投资教父”--徐大麟》为网友夜访寡妇村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