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上述分析沿用的是正向思维,在现实中,一部分明星代言的广告之所以造成产品的滞销,还因为该产品原有消费者对明星的排斥。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原有消费者会排斥明星呢?他们的理由及内在原因又是什么?
由上表我们不难看出,明星可以分为三种。第一种明星以芙蓉姐姐为代表,这类人物会因时代的转型和网络畸形文化的发展越来越多,比如因披露导演上床录象带事件而出位的女演员张钰等。值得指出的是,尽管这些人物的关注度非常高,但它的根基是社会学中的“审丑文化”和“围观效应”。换言之,这些人物基本上没有粉丝可言,但在她们身边会围绕着为数众多的看客。也正因如此,她们其实是站在了主流审美文化的对立面。如果这些所谓的明星去做代言广告,其杀伤性不言而喻。不过,这些人物也并非毫无价值,因为可以利用他们身边的“看客”,形成营销上的“迁移”效应。比如新华网就请芙蓉姐姐在该网站开设《芙蓉来了》视频节目,以吸引周围看客。但新华网的目的并不指望这档节目本身来形成用户群的沉淀,而是希望以其他的内容来吸引这些看客,从而变成新华网的用户。
第二类明星是速成式明星,以李宇春为代表。伴随着电视选秀节目的甚嚣尘上,速成式明星的阵容会日间庞大。至少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速成式明星都会遇到一个现实的困境:其一日爆红的突兀性,使得他们无法消除挥之不去的争议性。从个人品牌的角度而言,他们之所以爬升到一线明星的地位,秉承的都是不走常规的插位战略。以李宇春为例,中性化是其当选冠军的杀手技,围绕中性展开的是至今不止的争论。正因如此,李宇春式明星所代言的广告,往往会形成粉丝群和现有消费者的对峙效应——如果一个产品拥有大量的现有消费者,它一定是一个赢得消费者群体性认同的品牌。这样一来,李宇春代言的产品,往往会演变成“非爱即恨”式的产品。按照理想的情况,即便对峙的群体对等,也只会形成归零的效果。鉴于速成式明星粉丝消费能力不足,最终会以产品滞销为代价。
对于可口可乐这样的至尊品牌而言,它甚至已经在悠久的发展变迁中,形成了某种品牌信仰。当李宇春代言可口可乐,其所遇到的排斥是必然的。当然,这种排斥并不会引起可口可乐的市场溃败,因为固有消费者长期以来对可口可乐的忠诚是无法化解的。他们聪明地选择了印有其他明星如刘翔头像的产品来消费,以此形成对可口可乐的压力。尽管可口可乐表面上不承认启用李宇春广告代言的失败,但事实上它已经做出了妥协,终端网络上印有李宇春头像的产品难得一见,即是明证。也正因如此,李宇春们所代言的,应该是那些定价不高、现有消费者薄弱甚至空白的产品。惟有这样,其背后的“玉米”才会拥有一种呼啸的力量。
第三类明星是口碑式明星,他们声誉卓著,甚至德高望重。在社会语境中,其所代表的也都是积极的、健康的、正面的形象,代表人物如成龙等。按理说,这些明星代言产品,无论如何也不至于形成毒药效应。但事实不然,所谓好心办坏事,指的就是这种错位。而营销环境中的不确定性,也正是它的魅力所在。我们不妨拿成龙代言的霸王洗发水来分析:造成营销失灵第一个原因是自身特质与产品功能冲突,成龙本人一头秀发,他对脱发产品的说服性自然十分有限——此类情况同样适用于那些明星虚假证言式广告。另外,脱发洗发水所面对的是一个特殊的消费群体——脱发人群,他们固有的理性会对明星魅力带来的感性产生强烈的抗拒作用。在这二力合围之下,广告效果不如人意实在太正常不过了。
欢迎与aihuau(爱华网)作者探讨您的观点和看法,MSN:[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