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方法:如何跨入新业务?



  面对新业务的诱惑,每个企业都跃跃欲试,但是,隔行如隔山,怎么判断跨越的风险,你知道自己与新业务的距离有多远吗?请看——

  扩张的烦恼

  浙江有一家专门生产传统彩电配套组件的加工企业,由于彩电业利润总体滑坡,使得企业的生存受到影响;加之近几年等离子彩电的兴起,传统彩电更是受到挑战。

  由于企业是属于整个产业链中的一环,缺乏自身的主动权,所以深受其累,企业决策者一直想转换行业,但是究竟该进入哪个行业,如何进入才不至于失败?这些战略选择成了困扰企业发展的一个大问题。

  事实上,这不仅仅是这一个企业的矛盾,而是企业的共性所在:不仅仅是面临利润滑坡的被迫转型,还是在行业发展的鼎盛期,跨领域跨行业扩张的冲动始终伴随着企业的一生。

  可以理解,企业的目的就是追逐利润。虽然我们一再强调强化企业核心能力、固守本业,但是新业务却始终对企业具有高度的诱惑力,这种冲动一方面源自继续强化主业的防守策略,比如沿着产业链的纵向扩张;更多来自于新业务利润的诱惑以及股东或利益相关者的压力,比如好孩子虽然在童车制造领域已达到了全球范围内的“隐形冠军”,但宋郑还是要选择“冒险”挺进零售业,因为这样可以为未来的上市“谋得”更好的“市盈率”。

  但是这种新业务的扩张往往是风险与机遇同行,甚至是风险大于机遇。

  据Michael Collins对1989年到2004年之间,60多家美国零售业公司300个相关多元化扩张的案例进行调查,统计结果发现,只有29%的新业务获得了“赢利性增长”,如果对扩张成功的指标加以严格限定,采取“积累赌注”(即不仅满足净现值为正,同时实现收入与利润的增长超过5%)的指标衡量,那么这个比例将进一步下降到15%(“积累赌注”比“赢利性增长”意味着新业务更强的增长和赢利空间,也是更牢靠的统计数据)。

  这些数据足以说明扩张中的风险之大。

  【案例】云南一家大型工业品企业,准备进入核桃油和核桃粉生产领域,该领域在国内尚属空白。企业之所以做出这个重大的决策,其依据由于核桃油有降低血脂、提高人体大脑发育等独特优势,据此他们做了“可行性分析报告”,通过分析确定该产品会成为市场娇子。

  于是,企业很快投资4000多万元启动了这个项目,买土地、建厂房、购买生产设备和引进专门人才等。生产的过程很顺利,一年后,产品正式生产出来,并运用销售过工业品的营销团队来销售核桃油产品。但半年下来,除了有意识地销售了几十瓶核桃油和部分核桃粉外,大部分产品在仓库积压,新公司流动资金遭遇瓶颈。万般无奈,企业想与金龙鱼合作OEM也未能成功,陷入了空前的困境。

  选择新业务的“测距指标”

  要降低扩张中的风险,首先就要衡量新业务与企业的匹配程度。这个道理很浅显,行业跨度越大,对管理、技术等要求就越高,组织的学习成本就越大,成功的可能性就越小。

 企业方法:如何跨入新业务?

  结合国外的研究结果,我们发现有五个指标在企业拓展新业务时极具代表意义,如果在扩张之初就认真审视测量这几个指标,那么风险将大为降低。因此我们用这几个关键指标来判断新业务的匹配程度,以此做出比较准确的判断。我们将之称为“测距指标”。

  “测距指标”一共有五项:

  第一是距离指标:判断你选择的新业务与自己的核心业务是不是太“遥远”,这种比较要素包括二者的资源基础、成本结构、目标客户和公司能力、文化等。比如在DVD取代VCD的初期,由于DVD的碟片资源比较少,价格昂贵,对于客户而言无疑增加了其转换成本,所以选择这个时期进入的企业在短时间都无法赢利。相反,如果顾客承担的转换成本很小,则企业成功的概率将显著提高;这些是一些跟随型企业为什么可以大获成功的一个原因(先驱者已经降低了消费者的转换成本)。

  对于前文案例中的企业,在选择核桃油项目的时候仅仅一厢情愿地看到核桃油的优点,而没有想到工业品企业和消费品企业本质的不同,这自然会给新项目带来很高的困难。

  第二是利润池指标:要看你选择的新业务利润池是不是足够大,行业利润率多高?总量是多少?目前的厂家合计做到了没有?为什么没有做到?所进入的行业,平均利润率越高越好,这意味着你可能的利润率和利润空间也越大,在陷入价格战的境地中不至于大伤元气;

  假设核桃油市场真的是一个有前景的等待开发的蓝海市场,小包装食用油行业的老大“金龙鱼”为什么一直没有进入核桃油市场?而核桃粉更不用说了,因为事实上,核桃粉已成了低廉产品的代名词。试想一下,5元钱就能买到500克的核桃粉,它的营养价值和智力功能又有多少可信度?

  第三是竞争者指标:该行业的竞争对手情况如何?他们各自的优势、劣势是什么?如果他们做的都不太好,你需要了解其中的原因。因为竞争者最能反映出该行业的特点,通过了解他们,往往可以发现制约该行业的瓶颈在那里,结合公司的核心能力,可以更加清晰地判断企业所处的位置,明确要在该行业获取竞争优势所必须的资源;

  第四是退出成本指标:进入某个领域需要代价,同样,从该领域退出也需要代价,如果退出成本高昂往往导致企业深陷泥潭而无法自拔,因此退出机制是在企业进入当初就应该设想好的。

  最后一点就是潜力指标,某些行业市场仿佛已走到尽头,但是如果仔细研究就会发现还有潜力可挖,比如CRT显像管,通过技术改造开发短颈彩电,完全可以弥补产品生命周期和利润下滑的缺陷。

  潜力指标是企业利润池的保护伞,因此需要结合企业核心能力来综合判断,这样可以对将要进入新领域的市场潜力有一个客观的评估。作为一种明智的选择,可以选择那些暂时还没有强大行业“领袖”的行业,这样即使你不能最终成为这个行业的“新领袖”,也可以获得较为满意的生存基础。

  比较一些企业扩张失败的案例。将测距指标体系纳入发现,有超过40%的企业是在不满足“测距指标”中任何一条的前提下,盲目进入并最终失败的;比如在前文案例中的企业,自己的核心业务和核桃粉(油)业务的距离过于遥远,并且两者之间没有共同的消费者立基市场。同样的道理,其他的指标也大多显示红灯,企业遭遇扩张的失败自然无法避免。

  通过对企业的回溯调研可以发现,不满足“测距指标”获得成功的企业概率只有6%,满足其中两条时,成功概率就上升到53%,满足三条以上,成功概率更高。这个“测距指标”的作用在于比较新业务与核心业务的关联度,以及新业务自身的盈利前景,可以帮助企业对新业务的扩张有一个预期估计,减少不必要的风险。

  但如何才能找到“潜在的”最佳业务呢? 

  寻找路径

  我们认为,企业在扩张中搜寻“最佳业务”的时候,可以通过寻找的新机会,包括新的地理市场、新的产品和服务、新的客户细分市场、新的渠道、新的价值链结构或者模式来实现再次增长的梦想。但是在这些新机会中,与核心业务的相关性是最重要的。

  当新业务与核心业务只有一步之遥的时候,成功的概率是42%;当距离拉大到二步的时候,成功率下降到23%;如果距离拉大到三步,那么只有18%的概率可以成功了。

  衡量新业务与核心业务之间距离的尺度有三个,成本结构是否相同,客户基础是否可利用,企业原有核心能力是否可利用,是最主要的三项指标。而退出成本指标和潜力指标是衡量新业务运作风险的指标。按照这三步,企业可以衡量出新业务与核心业务之间的距离到底有几步。

  Claire's连锁商铺是一个成功寻找“最佳业务”的零售业案例。

  Claire's原本业务主要集中在美国,为年青人提供时尚饰品、小配件和化妆品。这家商铺一直以“为年轻女孩提供流行饰品”为主要的经营理念,在寻找业务增长的新来源的时候,该公司的CEO把地域市场的扩张作为“最佳业务”,先后在欧洲进行了一系列的扩张,包括奥地利、瑞士、德国、法国和爱尔兰。

  鉴于对新市场的不熟悉,Claire's主要通过收购熟悉当地客户和渠道的本地卖场来实现, “我们先收购一些拥有管理架构、本地采购经验和客户知识的零售连锁店,然后向它们输入Clare's的商业理念和管理方法。”在此,成本结构和原有核心能力的利用是Clare's充分利用的基础,而通过收购的方式缩短了新客户的距离也大大降低了进入风险。

  通过这样的扩张方式,跨越地域,不断重复进行小规模的扩张,1989~2004年,Claire's的连锁分店总数已多达700多家,其中北美以外业务占到它业务总量的29%,企业利润和规模同时得到了增长。

  虽然,掌握了测量新业务的具体指标,选对了方向,并且该行业的利润空间也不错,但是如果没有对目标消费者的准确定位,新业务的扩张也要大打折扣。

  有家女装的零售商,在最近的几年,传统的业务竞争激烈,盈利状况不理想,于是想通过市场细分来实现转型。通过调研发现特种型号的服装利润丰厚,于是企业决定进入这个专门满足肥胖女士“加大码”的女装市场。

  因为过于强调时间和速度,没有对消费心理准确把握,开业后利润不增反降。通过观察,该企业发现另外一家同样定位的女装零售店,他们的重心不是在于提供特种服装,而是放在如何使肥胖女性看起来更苗条,怎样为肥胖女性提供更时尚的面料、设计和饰品方面,大大满足了这部分消费者的需求。

  于是,该企业调整了自己的宣传重点,将广告重心放在打动消费者内心需求上,以“还女性婀娜姿态”为目标组织产品,不仅吸引了肥胖女性,并且顺利延伸到了孕装老年装领域,获得了极大成功。

  注意原则

  1. 仅有资金的支持是不够的

  俗话说,隔行如隔山。企业在培养新增长点时,并不是仅仅有资金的投入就可以了;产供销、管理制度、企业文化等等规则都得进一步融合,企业内部的各种资源需重新配置,运营模式也得从头进行摸索,管理团队组建等等问题并不是用钱就能解决的。而认为钱可以“摆平”则千万不足取,如济南轻骑收购海南制药厂,派出的管理团队根本不懂医药行业的运行规则,导致不能进行科学的决策,也不敢决策。 

  2. 核心能力不易复制的企业不宜扩张

  核心能力培养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利用,如核心能力不能很好的通过复制进行扩张,就不要强求。复制能力是企业扩张的第一能力,它决定了企业发展的规模和强度。信息量多,技术复杂的行业不适宜搞连锁,因为它不便于复制,如高科技行业、全科医院;资本密集型行业也不便于做连锁,如煤炭、钢铁、石油行业;旅游行业不便于做连锁;生产型企业也不宜做连锁,其最主要的原因是这些行业的企业特征不便于全部复制。 

  3.改变你所能改变的

  改变你所能改变的,如果不能,则要适应,如再不能,则离开,切不可不自量力和静等死守;著名投资专家沃伦·巴菲特曾讲过“我的成功并非源与高的智商,我认为最重要的是理性。我总是把智商和才能比作发动机的动力,但是输出功率,也就是工作的效率则取决与理性。”

  原载《中国商业评论》2007年1月号

  欢迎与aihuau(爱华网)作者探讨您的观点和看法,沈坤:营销硕士,实战派营销咨询专家,精锐纵横(深圳)营销顾问有限公司总经理,高级培训讲师;复旦大学企业研究所高级研究员,《中国商业评论》等多家财经媒体特约撰稿人,96年涉足市场,曾担任两家集团公司营销总监职务,99年进入营销咨询业,多年来一直专注于民营企业的管理变革与营销突围,尤其擅长快消品的渠道管理和品牌传播策划。公司地址:深圳福田区益田路江苏大厦B座1208室;咨询电话:(0755)25310985;移动电话:13825239378 13500031578 Email:[email protected],沈坤营销帝国网:http://piao555.bokee.com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473619.html

更多阅读

新产品招代理商 代理商如何选择新产品?

  家电竞争虽说如此惨烈,可在家电市场这块土地上,依然接二连三的涌现许多无名品牌的产品和驰名品牌的延伸产品的业务在市场中晃悠,寻找产品的代理商。面对如此"眼花缭乱"的产品,代理商又将如何选择产品呢?   一、 充分了解厂家的真

余建忠的企业管理:如何向上级献策?

  向上司、决策者贡献自己好的建议与计划,是我们每个人应尽的职责。然而,我们在献计献策的时候,往往会遇到不受重视、不被采纳的苦恼。尤其是当一个经过自己潜心研究、周密思考,确信是一个非常合理、非常优秀的建议和计划被上司断然

袁非武谈企业管理:如何做好时间管理?

  “时间就是金钱”。对于每个营销人来说,最宝贵的就是“时间”。那么,我们该如何做好时间管理呢?笔者有以下见解。  第一:坚决反对加班制  很多营销单元,都极其推崇“加班制”,认为做营销,就必须24小时都在工作;如果不加班,那就不

谭小芳谈组织管理:如何管理创新思维?

  思维是什么?专家研究表明,左右一个人成功的最关键因素是思维模式,不在于智商的差异,企业运营也是如此,一个具有良好思维力的企业主才能成长为真正的企业家,而不具备基本思维力的老板,则可能永远没有出头的机会,思维和观念才是控制成功

声明:《企业方法:如何跨入新业务?》为网友魇鍅師笶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