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交际能力有哪些 大学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众所周知,外语教学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进行交际。外语教学不仅仅是传授语言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运用外语进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日,对于非英语专业大学生来说,外语学习的目标应从过去的通过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转变为对语言的真正理解和应用,大学英语教学应以提高语言教学质量和有效地进行跨文化交际为目的。 1.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必要性 “跨文化交际”(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或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是指本族语与非本族语者之间的交际,也指任何在语言和文化背景方面有差异的人们之间的交往。跨文化交际能力是指不同文化的人们之间有效的交际能力。由于不同的民族所处的生态、物质、社会、及宗教环境不同,因而各自的语言环境产生了不同的语言习惯、社会文化、风土人情等等诸语境因素。不同文化背景造成人们说话方式或习惯不尽相同。中国综合国力不断提高,参与国际交流合作的机会日益增多,越来越多的国民意识到外语(特别是英语)在跨文化交际中的重要性。我国对具备跨文化交际能力人才的要求日益迫切。 2.语言与文化的关系 语言与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一方面,语言是文化的组成部分,是文化的载体,语言能反映文化并为文化服务,没有语言,就没有文化;另一方面,语言又受文化的影响。文化无所不在,语言的正确使用要受文化的制约。只有对目的语的文化有深刻的理解,才能准确自如地进行外语交际。语言学家拉多指出:“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不懂得文化的模式和准则,就不可能真正学到语言。”学习任何一种语言,不仅仅意味着只对语言系统进行学习,而且还包含着对这种语言赖以生存的文化及社会风俗习惯等方面的了解与获取。正如胡文仲所说:“语言是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不了解英美文化,要学好英语是不可能的。反过来讲越深刻,越细致地了解所学国家的历史、文化、传统风俗习惯、生活方式以及生活细节,就越能正确理解和准确运用这个语言。 纵观英汉两种语言背景下的跨文化交流,其中出现的种种交际障碍和失败,不是因为交际双方语言知识的匮乏,而更多的是由于交际者对两种语言背后的文化差异不甚了解。因此,了解对方的文化背景是成功进行跨文化交际的重要因素。在教学中,不但要训练和提高学生的语言水平,还应将文化的融入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贯穿于整个英语教学过程中。 3.当代大学英语教学的现状 从教学现状来看,很多高校英语教学尚停留于传统的教学模式。即以语意词汇和语法为教学内容,以教师为中心,学生接受教师所传授的只是:注重语言知识和语法,课文讲解局限于词和句的表层意义,对篇章结构及组句成篇等写作手法的分析。使得教学内容枯燥,课堂气氛沉闷,缺乏对学生的吸引力。在应试教学为主,过分强调统考指挥棒的作用下,教师、学生穷于应付评估、考核、统考,把“教”与“学”的中心放在了英语的各种考试上,忽视了教师与学生创造性和个性的发展,脱离了社会文化领域的教学。学生学到的只是机械公式化的语言。学生的书面作文常常是语句生硬、别扭,前后不连贯,语意不明晰,一个典型的问题:用汉语的句式套用英语的词汇,写得不伦不类。目前大学非英语专业大多尚未开设文化背景知识方面的专门课程,大学生学习英语还缺乏相应的外语环境。有的教师认为培养异域文化意识难度较大,不好操作,可能会对语言知识的传授带来一定的冲击,认为只要掌握了语音、词汇、语法,便可以毫无障碍的阅读交际了。在传统的大学英语教学中缺乏有关中西方文化差异的知识传授,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我们很多大学生知识视野多局限于课本和考试科目范围内狭隘层次的知识,对中外历史和更多久远的丰富的人类文化较少理解和把握。在一定意义上,不能不说这与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在文化教育上的缺失有着一定的关系。我们应认识到,学生要使用和运用一门外语,获得跨文化交际的最佳效果,不仅需要掌握语言本身的规律,而且需要了解语言所承载的文化内涵。 下面我从实际出发,讨论如何提高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培养他们的语言交际能力。 4.将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贯穿于大学英语教学中 在现有的英语课程设置中,贯彻实施文化教学最可行的一条途径就是充分利用、挖掘各个课程中的文化因素,把文化教学真正落到实处。 4.1.课前准备时挖掘课文中涉及到的相关文化知识 以精读、听力为例。精读课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能力为目标,从选取的材料中获得丰富的文化信息。如:教育方式,家庭关系,价值观念,文化,传统等。听力课程也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容,许多的功能对话包含了日常生活中的许多方面,如问候、采访、度假、聚会、打电话等等,这些对话本身就为进行得体的交际提供了很好的典范,而且,通过一些真实的社交语境,学生可以更容易掌握一些词的文化内涵。 教师要尽可能多地收集一些英语国家的物品和图片,让学生了解相关的外国艺术、历史和风土人情,或运用电影、电视、幻灯、录像、互联网等现代化设备,增加学生的直观感受和兴趣。 4.2课堂上文化知识的点滴渗透
注意揭示词汇的文化内涵。词汇教学的难点并不在于词汇的读音、本义,而在于词汇中蕴含的丰富的文化内涵。教师要注意对英语词汇的文化意义的介绍,让学生了英语词汇在许多方面与汉语词汇存在着不对应现象。如有关“dog”这个词的文化含义,汉语里有狗仗人势、狼心狗肺、狗苟蝇营、鸡鸣狗盗等贬义词来表达人们对狗憎恶的情感。而在西方文化中“狗”(dog)有时含有贬义,但总的来说属中性或含褒义的情况属多,象征人类忠实的朋友,甚至是家庭成员。在英语中,习语 “a lucky dog”意为“幸运儿”。又例如:美国人和澳大利亚人对Christmas(圣诞节)的概念不同,因为英国人生活在北半球,圣诞节时值冬季,圣诞假期在他们心里意味着寒冷的冬天,灰色的天空和温暖的壁炉;澳大利亚人生活在南半球,圣诞节时值夏季,圣诞假期在他们心里意味着炎热的夏天,湛蓝的天空和辽阔的海滩。尽管“圣诞节”和中国的“春节”是两个完全不同的词汇,但在“家庭团聚”、“节前餐”、“送孩子礼物”、“全社会放长假”等方面文化涵义上都差不多。 注意挖掘课文的文化信息。英语教材选材广泛,内容丰富,不少课文涉及英语国家典型的文化背景知识。我们不但要让学生把握文章的内容主旨,学习语言知识,提高语言技能,还要引导学生随时随地地挖掘其中的文化信息,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同时拓宽学生的文化视野。 如引导学生对比中西方在饮食方面的差异。中国人喜食鸡肉、鱼和海鲜,美国人爱吃牛排;茶在中国和英国都是 the national drink (举国饮用的饮料),但英国人喜欢在茶里加糖、牛奶或柠檬。一般情况下提问学生:“‘红茶’英语怎么说?” 最可能的答案是“red tea”,而“black tea”才是正确的。原来,同是茶,中国人注意的是茶水的颜色,故称“红茶”;而英国人注意到茶叶本身的颜色是黑的,故称“black tea”。词与词之间的搭配往往是约定俗成的,不能完全用母语的搭配规律套用到英语学习中。 注意语法中的文化影响。语法是语言的结构方式,它揭示了连字成词、组词成句、句合成篇的基本规律。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思维方法不同,语言表达不同,句法结构也随之不同。 学生易犯中国式英语的错误,如要表达:“他是我父亲的一个朋友”受汉语的影响,说成:“He‘s my father‘s a friend.”的学生仍大有人在。有些学生虽然知道应该说:“He‘s a friend of my father‘s”,却并不理解为什么my father后还要加“‘s”,因为学生认为“of”结构已经表示了所有关系。究其原因,这与学生不了解英汉思维习惯上的文化差异有关。因此一定要让学生了解:英语重形合,汉语重意合。再如:汉语说“我认为他不是个好爸爸” ,英语中要说“I don’t think he is a good father.” 而不能说“I think he is not a good father.” 通常,从文化的角度来诠释语法现象,学生容易接受,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而单纯讲解语法,必然会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挫伤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4.3 课后适当、合理、有序的课外活动是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伸 组织英语角、英语沙龙等活动,鼓励学生多与外籍教师交流接触,学生在与外教交往的过程中,可以亲身体会到西方人士不同的行为方式、风俗习惯、思维模式,也可以学习到许多生动的课堂上学不到的有关社会文化背景方面的东西。 开展关于英美文化背景知识的专题讨论和讲座,介绍英美文化的各个侧面内容,并可以对照汉语相应的文化内容,通过介绍、讨论、对比、分析等有意识的活动,可以增强学生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使他们在外语学习中善于发现目的语文化的特点并乐于了解和学习目的语文化。 鼓励学生课后阅读一些英文报纸、杂志和英文原版小说,并促使他们在阅读时留心积累有关文化背景、社会习俗、社会关系等方面的知识。也可以布置几个文化话题,让学生在课余通过因特网等各种媒体收集相关材料开展讨论。 此外,还可以通过举办英语比赛、英语晚会等方式传递文化知识,丰富学生实际应用语言的体验。 5..结语 目前,全球范围内的文化交流频繁,为克服由不同文化差异所导致的跨文化交际冲突,对于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刻不容缓。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应注重激发学生学习英语文化的兴趣,扩大学生接触异国文化的范围,帮助学生拓展视野,使他们提高对中外文化异同的敏感性和鉴别能力,为发展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培养当代大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对于提高人才的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具有重要意义,这是一项艰巨而又复杂的任务,需要广大外语教学工作者不断探索,努力尝试。 参考文献 [1] 胡文仲.跨文化交际概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2] 邓炎昌,刘润清.语言与文化——英汉语言文化对比[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9 [3]毕继万.第二语言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文化交际能力[J].中国外语,2005.03
更多阅读
浅析小学英语教学中文化意识的渗透与培养 意识形态渗透
浅析小学英语教学中文化意识的渗透与培养张允梅 的工作室浅析小学英语教学中文意识渗透培养论文关键词:英语教学 文化意识 渗透 培养论文摘要:语言是文化的重要载体,文化是语言所承载的内容,两者关系十分密切。事实上,不了解一个民
手机有哪些学习英语的好软件
手机有哪些学习英语的好软件——简介本人可谓是一个英语狂热者,对于手机上的一些英语学习软件可是下载了不少。在这,我给大家归纳了一些对于英语学习很有帮助的软件,个人认为还是非常好用的,大家有兴趣的话可以去下载尝试。手机有哪些
小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研究 语言表达能力什么意思
《小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研究》实验方案一、问题的提出1.教育大背景的需要:上世纪90年代,小语界曾提出过一个响亮的口号就是:“把语文课上成语言文字训练课”。进入21世纪,新课程改革开始,语文教学的改革的关键词换成“语文素养”,课堂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质疑问难能力的培养 中学生英语能力竞赛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质疑问难能力的培养王 丽虹 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发挥学生主体作用,不仅符合现代教学论的思想,也是培养创新思维、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一个重要举措。那么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能力呢?(一)创
浅谈英语教师教学反思能力的培养 反思教学能力培养
浅谈英语教师教学反思能力的培养作者:陈日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