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医药市场一直是在碰撞中发展的,我们的经营模式和发展规模与国外的医药市场有很大的一段距离,中国企业都是按自己的方式生活,就像路长全先生所说的:骆驼和免子各有各的生存之道。好在中国市场实在是太大了,即使企业排名在行业100名之外,一个好的企划,产品也照样卖得风风火火。
医药企业竞争十分激烈,生存危机一直制约着药企的进一步发展。在国外医药巨头临近家门口之际,大部分还是在都忙着更好的生存,然而,生存也实属不易。为追求短期利益不断急功近利的药企相互混战不已。
企划工作,是一项综合的系统工作,在国内,已经成为了大部分医药企业的制胜法宝。一个好的企划方案,可以救活一个企业。
企划部的职能是不同于市场部,企划总监也是不同于市场总监,市场总监侧重于公司的产品定位推广,发展战略。(参见本人发表在《中国营销传播网》的拙作——现阶段,我们还要不要市场总监一文),而企划呢?更像一个保姆,从头到尾的对产品全程服务,因为,产品在推广的过程,就是一个孩子的成长过程。产品诉求、价位、消费人群、媒介、促销、培训,哪一个环节少得了企划?
从当初何阳的“点子公司”到如今的营销诊断、整合推广,在系统和概念上,企划不断在丰富其内涵和实质。在实际工作中,我们一般把企划分别应用于企业VT、产品VI、推广模式和活动促销等几个方面。工作既可独立成册,也可连续成文。根据推广目的的不同,在操作中,可圈可点,可大可小。
对于企划人来说,这需要有对整体项目企划或对产品有相当强的驾驭能力,好的企划高手,就好像中医圣手,深知“望、闻、问、切”之法,洞悉消费者的消费弱点,层层抽丝,直至突破消费心理底线。能有这一份功底的就非一般营销人所能比了,传奇人物史玉柱仅凭“脑白金”一个产品一年就偿还完了上亿元债款。因此,在药企之中,老板亲自挂帅企划负责人,或直接领导企划工作的事例屡见不鲜。反之,一个企业里,企划工作不强,那么即使研发出众多新产品,也无济于事,产品上市了一年,也无法达到消费者的手中。
土生土长的企划人对国内产品和消费者了如指掌,中国药企也对本土的营销咨询机构情有独钟,近年来,都有不少好的案例为业内津津乐道。据说,麦肯锡咨询公司就对叶茂中这厮的企划个案不屑一顾,但这并不阻碍叶茂中在业内的如雷口碑和钱源广进。
药企界,企划创意是非常活跃的,创建了不少新的招式,基本上都是采用注意力的营销方式,总希望能与消费者面对面的互动,例如杭州民生药业的“民生小金维他阳光伙伴活动”就非常成功,,由天年、珍奥主导推动会务营销更是与消费者亲密接触。而这其中,海尔海名威更是把公益营销推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2007年,海尔海名威的市场推广无疑是最成功的企划手笔。
以前,医药企业也与一些相关单位(机构)开展诸多合作,但都是一些松散型的合作,基本上都是以挂牌的名义进行,开开研讨会,发一个新闻通稿而已。从没有一个企业能像海尔海名威一样的深度推广,从合作层次、合作力度和合作范围上双方全程参与。在这次公益销售中,合作方各有所图,海尔药业表现出真心实意,几次捐赠出上千万元的药品,在利于销售的同时,也负起了一个民族企业应有的社会公益形象。中华慈善总会接受到历史上最大的药品捐助,从未如此的被众多媒体关注过,这对于慈善总会的全国慈善事业是有良好的宣传作用。嗅觉灵敏的跟随者,纷纷大行其道,公益营销大放异彩。
其实,中国药企,企划先行,这不是什么坏事,关健是要在技术、质量的前提下保证,因为,一味的追求技巧,终将如华丽的外衣,华而不实。“四两拔千斤”只不是借助了一个巧劲儿,并不是不用劲儿。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技术是企业的源动力,一切的企划工作都应当是围绕着产品的本质进行。
欢迎与aihuau(爱华网)作者探讨您的观点和看法,查钢 经营师 武汉市蜂业协会理事 湖北某医药公司副总经理 企划人 8年市场工作,从事过医药、保健品、医疗器械、食品行业的销售工作.对招商运作、产品线开发、市场策略, 人员激效、渠道开发等方面有丰富的实战经验。擅长于市场提升、营销企划,对企业模式进行诊断和顾问。已有多篇营销文章发表在相关专业报媒、网站(如《医药经济报》、《中国营销传播网》等)电子邮件: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