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重在形成思维方式,而管理教育更强调的是传授“形成思维方式”的方式。就在MBA如日中天的时候,明茨伯格开始反思管理教育,进行新的尝试,他向MBA扔出了白手套。他指出,当今的MBA教育更大程度是B(Business)而不是A(Administration),它们大多是关于商业管理的各个职能,而不是管理本身。明茨伯格在麦吉尔大学担任商学院教授多年后,越来越觉得商学院的教学方式是脱离实际环境来教授管理知识,所教的内容与管理者实际工作相差甚远。20世纪80年代中期,他自请削减在MBA教育中承担的职责,而是主要担当博士教育和针对有实践经验的管理者进行教育的任务。此后,他对MBA的挑战火力越来越猛,尤其是美国的MBA教育模式,几乎被抨击得一无是处。明茨伯格的名言是,“MBA是因为错误的理由用错误的方法教育错误的人。”“坐在教室里学不到领导一个企业的方法。”他甚至以他惯用的夸张语气声称:“MBA毕业生都应该在自己前额烙上一个骷髅图海盗标记,再加上他们不适合做管理的警告词。”他强调,管理是科学、艺术与手艺的结合。MBA教的只是各种理性分析技能,而艺术和手艺,特别是手艺,却只能从实践中学习。缺乏对手艺和分寸感的把握能力,自以为身怀绝技的MBA,往往只会给个人和公司带来不必要的损失。
明茨伯格认为,对管理最典型的曲解莫过于MBA教育。MBA的教育重点本该放在“管理”上,但事实并非如此。MBA和其他管理学硕士的主要区别在于,MBA更重视实践应用,着重培养的是管理技能、方法和新型管理精神。如此看来,并不是每个人都适合学MBA,都能够学MBA。一个好的管理者,不仅需要具备扎实的理论背景,还要积累丰富的实践经验,更要拥有强有力的领导才能,具备亲和力、良好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富有挑战自我的精神。现代企业不再会一味追求学历型人才,而会更多地倾向于引进复合型实用人才,经验和职业背景会显得越来越重要。明茨伯格在2000年接受美国《快速企业》杂志采访时,就曾针对管理教育的弊端这样说道:“我们现在正在创造一个新的贵族阶层,认为某人花了几年的时间在教室里学习管理知识就有权进行领导。如果你真想要学习如何做一个好的管理者,那么你就需要在一个有其他管理者的环境中学习,这才是对领导能力的培养,教室里是培养不出企业领袖的。”明茨伯格的一番话,尖锐地指出了MBA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同样,明茨伯格也毫不客气地给EMBA泼冷水:“EMBA是把错误的内容教给合适的人。虽然学员已经具备了管理经验,但这些课程未能利用学生自己的经验。”明茨伯格的管理理念是让管理者回归“自然”状态,亲临实际工作第一线。各个层次的管理者,要做到对自己的企业了如指掌。作为高层管理者,不能整天扎在报告和数据堆中了解经营状况;作为中层管理者,也需要走出办公室与客户交流,更不能仅凭下属的报告来掌握企业的运行状况;作为基层的员工,更应该发扬自主创新的精神。在明茨伯格看来,为有管理经验的经理人提供EMBA培训不失为一种进步,但在很大程度上未能摆脱MBA的窠臼,没有很好地利用学员们的经验。他认为,只有当这些拥有丰富实践经验的经理们聚在一起相互学习,讨论共同关心的问题,互相走访各自的企业,管理学才能得到长足的发展,管理教育才能真正发挥应有的作用。
在猛烈抨击MBA的同时,明茨伯格抛出了被誉为“第三代管理教育模式”的IMPM(International Masters in Practicing Management,国际实践管理硕士项目)解决方案。明茨伯格利用自己独特的影响力,花了七年时间,与英国兰开斯特大学的乔斯林教授联手创建了与传统的管理教育模式MBA截然不同的,融科学、艺术与手艺为一体的教育模式。它招收的不是“学生”,而是具有管理实践工作经验的参与者,虽然教室里不可能培养出来成功的管理者,有实践经验的管理者却能够在教室里脱胎换骨般地提高他们的管理技能。这个项目主要是为了打造出五种管理心态:管理自我的反思心态、管理关系的合作心态、管理组织的分析心态、管理环境的世界心态、管理变革的催化心态。这种第三代管理教育模式的基本方法,是把学员的生活经历看成是开始学习管理的逻辑组成部分,经验被总结整理后提出相应的思想,以期解决经理们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IMPM与其他管理教育项目的最大差异,体现在反思以及与现实紧密联系的具体行动上。所有的五个心态训练模块,是由各国的商学院参与设计,并由各国的参与者和公司做东道主,各自都有一段独特的经验。所有这些集合起来,组成了IMPM的一个系统的、集成的学习场景。如此一来,教室不再仅仅是传授知识的场所,而成为人们退后一步、反躬而思的修炼地点,组织也成了将教室里所学的知识与实践经验有机结合的阵地。这意味着在教室中学到的管理经验必然会延伸到实际工作中去,而且必将在实际工作中产生直接和持续的影响。明茨伯格认为,管理就是工作本身,而不是管理的各种职能组合,这种性质为管理教育提供了最自然的方式,同时也提供了一种与前不同的管理教育框架。明茨伯格强调,参与者不是被灌输知识的容器,而是积极主动的学习者,他们必须全身心投入到这个过程中。在IMPM教育模式中,反思并不意味着默想,它意味着惊异、探索、分析、综合以及奋斗。面对旧的信念和新的观念,大家共同享受反思的乐趣,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在不同的文化和环境中进行观察。在这一过程中,进行了反思的参与者通常能够更好地丰富自己。
如果说,传统的分析方法是一种先思考后行动的“思考在先”的方法,那么明茨伯格倡导的非传统方法,则是先观察后行动的“观察在先”的方法,这种方法更突出地表现了管理者的行动是为了思考,他们的思维、经验也通过思考得以反馈。这种方法,强调在实践中“观察”的作用,作为培训管理者的方法,与他人共处,从其他人身上的管理经验中得到启发,在实际工作中完善自己的管理经验。对管理经验交流的研究表明,如果对于他人的观察是系统的、有组织的和有条理的,学习会深入得多。新型的教育模式之所以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是由于这种着眼于传授方法、促进学生进行参与的课程,更注重教育而不是纯粹的培训。它是通过参与培训的人员在现实生活中的学习反思、分析、合作以及催化的一个“自由”过程。可以说,明茨伯格倡导的这种新型教育模式,更多的是教会管理者自省的艺术。学习平衡优先权让更多的管理者不再陷入无休止的忙碌之中,而是开始反思如何能让自己快乐地享受生活,开始在生活和工作中寻求一种和谐的平衡。边学边做的学习方式,让管理者对学到的概念更为直观,学到的知识很快就能运用于实践,指导实际的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