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市场营销 2006,医药营销新拐点



  2005年,在医药行业的变数中离我们远去:从《药品差比价规则》的实施、药企广告费税前扣除标准的调整、医疗机构市场化改革深化、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推进加快、国家发改委第17次降价方案出炉、《互联网药品交易服务审批暂行规定》开始执行,以及《直销管理条例》正式生效,等等,新的产业政策闪烁着新的亮点,带来挑战,更带来了机遇。

  于是,有业内人士预言,2006年将是医药行业一个新的拐点。从这里,有的企业因为把握产业政策进行营销策略创新会迈上发展新台阶;有的企业却因多种原因仍旧举步维艰。

  走过拐点,抓住亮点,赢得增长点,要求我们实施营销战略突围,综合考量企业内外因素选择适合自身的营销战略;开展营销策略创新,以能领先竞争对手一筹的营销战术来提升营销的效率;重新审视传统分销体系的利弊,变革通路成员操作方式,提高各成员的吞吐消化能力。以新的营销策略和思路去匹配新的营销环境和政策。

  战略突围,营销新热

  回首医药营销近20年的历程,药品营销采用的手段(战术)可以说是最为广泛的,也是更新最快的。笔者认为,医药营销想在战术层面有很大的突破似乎较难,即使有所突破也会很快被人复制。相反,“战略突围”将成为下一轮医药营销的热门话题。如果一个企业没有营销战略,它必将是一个即将消失的企业;同样,如果一个企业忽略营销战略的正确选择和精准定位,它必将是一个滞速发展并被快速淘汰出局的企业。

  因此,在以后的药品营销过程中,营销战略将再一次被提升到医药企业安身立命之本的位置。是仿制普药抢占销售终端,还是研发新药培育消费终端?是继续盘踞在大中型城市等高端市场苦苦支撑,还是深入农村市场另辟新天地?是自建营销队伍用可控的嫡系部队稳打稳扎,还是利用社会网络资源只做产品不做销售借船出海?等等,这些问题都将是广大医药企业特别是中小型医药企业所面临的突围战略选择。

  当然,这里面的决定因素很多,但总的原则笔者认为,在确立营销战略的时候,企业应根据内外双重因子来综合考量:外部因子主要有医药产业的整体结构和政策、竞争对手、市场信号、购买方及供应方战略。而决定企业营销战略内部因子主要是企业基本竞争战略、企业整体经营现状、产品结构及特性、各产品市场经营状况、企业核心能力、综合资源潜能、系统管理基础、人力资源基础等。在此基础上,开展SWOT、GE分析,进行企业的总体营销战略构想、整合与创新,确立企业的主营业务、新兴业务和未来业务发展战略。

  策略创新,主题延续

  现在整个医药行业的生存环境是:媒体费用水涨船高,宣传拉动效果反而下降;渠道费用日益增加:单纯依赖广告卖不动货,做了终端不上促销也卖不动货;消费者消费日益理性化:对广告的信任度急剧降低,对产品服务的要求快速升高;行业竞争日趋激烈:每个市场的总量就那么多,不是你死就是我亡;医药营销过程中观念落后、成本奇高、产品单一、人才缺乏、品牌“短命”现象屡见不鲜。这些都会导致企业走到盈亏平衡点的边缘。

  现实和想象相差太远,面对外企总能领先那么一点点的营销手段,有些医药企业大呼“狼来了”,感叹以前轻易的获取利润的营销方法和方式不灵了:传统的价格战不灵了、促销战不灵了、广告战不灵了,改剂型也不灵了!无视常识、忽视品牌、迷信广告、过度降价也成了传统营销的“四宗罪”,用传统营销策略操作市场已经很难再有大的突破。

  在医药企业面临着必须转型寻找新的营销策略的关键时期,面对传统营销手段存在的种种问题,我们不仅要问,医药企业的营销出路在哪里呢?针对竞品,是发动正面进攻,还是侧翼攻击,还是游击战?如何才能更有效的开发潜在顾客,满足消费者个性化的需求?怎样才能避免媒体广告投入的浪费,合理使用有限资金?什么样的促销才能提高产出投入比?哪一种营销方式排他性更强,可有效防范竞争对手的跟进?如何运用非常规的营销手段和方法,以小博大,出奇制胜,取得营销的突破或跳跃性的发展?

  有专业人士曾指出,在新的政策环境、营销环境和竞争环境面前,我国医药企业最薄弱的环节是营销,最差的能力是创新,最需要转变的是观念。无论医药行业怎样改制、重组和整合,医药企业发展的最终落脚点都必须回复到营销策略创新上,策略创新将是医药企业永恒的主题。于是,分销变革、第三终端、深度营销、渠道拦截、和谐招商、共生营销、游击营销、蜂鸣营销、分类营销、包装营销等成为了2006年反传统营销的关键词。 

  分销变革,体系重设

  通路的力量不可小视,然而,传统的分销体系设计,却并发了窜货、乱价、赊销和返利这“四大顽疾”:窜货,对于很多企业而言已成为普遍现象!如何理性面对?是靠收保证金、打编码、设查窜机构去“赌”?还是重新设计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分销体系来“疏”?当价格控制越来越难、经销商大呼赚不到钱而对厂家的忠诚度急剧下降时,究竟留给经销商的利润空间是小了还是大了?分销价格体系应该如何设计才能有效提高销售业绩?如何以降价、涨价等手段来进行渠道驱动?面对现款现货已经不太可能、赊销的结果却又是产品在仓库“睡大觉”这一现象,也有人说应收账款管理就是让账款余额在一定前提下最大化,这个前提是什么?返利,为什么越返越不利?除了依据销量来返利之外,我们还能依据什么?除了返现金之外,我们又能返什么?这一连串的问题,要求我们必须重新审视从前以行政区域为市场级别的划分依据、以回款(销量)为业绩单一考核依据所设定的分销体系,适应正在蓬勃发展的跨区域医药物流和逐步形成的医药流通业的寡头垄断格局,从而建立分销全国化服务区域化的营销体系。

  面对医疗卫生体制改革、药品招标采购、药品强制性降价等激变的政策环境,面对不断扩大的医院市场销售规模、日益激烈的医院市场竞争、日趋加强的政府监管力度;实现从“带金销售模式”向“学术化销售模式”进行转变、从“任务型销售模式”向“目标型销售模式”进行转变;从“拉关系销售模式”向“专业化销售模式”进行转变;从“产品销售模式”向“方案销售模式”进行转变;降低风险、提高销量、降低成本也就成了新形势下医院营销的新课题。

 医药市场营销 2006,医药营销新拐点

  此外,随着我国医疗制度改革步伐加快,医药市场的竞争钭从医院处方逐步转移到零售药店,OTC市场蕴涵着巨大的商机。随着第三终端的兴起,传统OTC药店这个所谓的“第二终端”因为进场“门票”太高而产出投入越来越不成正比会日渐失宠。

  同时,随着健康店、日杂店、专业店、店中店、平价大卖场等OTC零售终端自身的多样化发展,也要求以前的OTC厂商、营销队伍跳出既往的运作模式,重新审视OTC团队的建设与管理、OTC产品的品牌经营、通路建设、终端促销及广告与促销策略的执行,方可加强OTC营销的执行效率与竞争力。

  标准嬗变,分类营销

  毫无疑问,实行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分类管理,有利于保障人民用药安全有效;有利于医药卫生事业健康发展,推动医药卫生制度改革;有利于对医药零售企业的监督管理。但笔者认为,从制药企业营销的角度来看,却并没有按处方药与非处方药来泾渭分明地对待:比如,药店同样可以买得到处方药,而医院里同样也买得到OTC类药品。你能说这是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分类管理对制药企业的药品营销带来了什么局限或促进吗?我看很小!

  相反,笔者认为,对制药企业营销工作有影响的“分类”,应该是按另外两个标准来划分的“分类”:

  第一个就是按剂型把我们所营销的药品分为针剂与非针剂(这里的非针剂就包含了处方类和非处方类的片剂、胶囊、丸剂、颗粒剂、口服液等)。不管是处方药还是非处方药,我们都可以有相同的目标客户,也就是医院和药店;然而,针剂与非针剂类药品我们的销售终端却明显不同:比如针剂我们的销售终端只有医院型的客户了。所以,在以后的药品营销时,我建议大家更多地考虑“针剂与非针剂分化”下的营销策略或战略该如何制定。

  第二个分类,就更进一层了,就是在针剂与非针剂的分化的基础上,再按医生和消费者对药品的认知和接受程序把药品分为普药和新药。这种分类对我们营销工作的影响似乎更大:单从战略角度来讲,仿制的普药,更多地是要求企业在营销过程中抢占销售终端,让患者买得到;而研发的新药却更多地是要求企业在营销过程中抢占和培育消费终端,让医生店员消费者认知。此外从营销策略层面上来讲,普药产品如何通过包装营销和大物流网络归拢等营销策略创新来实现销量二次的突破?新药如何通过自建队伍的学术推广或利用代理商的社会资源等营销手段翻新来打开市场?也是我们面临的两个完全不同解法的营销课题。  

  原载:《医药经济报》,未经许可,谢绝引用。   

  徐应云先生,资深医药营销实战专家,实战在医药企业10余年;兼任采育行(北京)管理咨询有限公司特邀顾问;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培训中心特邀讲师。曾为哈药集团、九州通医药集团、同仁堂科技、珍视明药业、科瑞制药等20余家医药行业内大中型工、商企业提供内训服务。曾在《医药经济报》、《中国医药报》、《中国药店》、《销售与市场》、《中国经销商》、《商界》、《智囊》、《企业管理》、《市场营销》、《物流》、《中国经营报》、《厂长经理报》等30余种医药行业和营销类主流杂志、报刊上公开发表过营销及经营管理类文章200余篇。联系电话:010-87939695;E-mail: [email protected]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475311.html

更多阅读

中国豪车新拐点:温和增长下的“裂变”

     今年第一季度,中国豪华车市场的增长速度仅为4%,一反常态地低于中国整体乘用车市场的增长。在此之前,只有在2009年,由于大排量车消费税政策的抑制,让豪华车市场短暂低迷,但很快反弹。  中国豪华车市场是否会由此一路下滑?从上海

2015年房地产迎来拐点 热水器迎来新拐点

     当节能与智能相遇,当电能遭遇空气能,我国热水器迎来了产业发展的新拐点。  今年6月,国家节能惠民工程的实施,将传统电热水器排除在国家节能补贴名单之外,让原本存在的“电能、燃气能、太阳能、空气能”四大品类主导热水器市场

穆旦 隐现 铁矿石博弈 新拐点隐现

     6月末,多家钢厂人士表示,由于市场持续低迷,加上目前的季度定价模式给铁矿石价格带来的巨幅波动,让很多钢厂不堪重负。因此,迫切希望淡水河谷、必和必拓和力拓三大矿商恢复此前的年度长协定价机制。  目前,钢企和矿商实行季度定

一半火焰一半海水电影 太阳能“新拐点”火焰?海水?

太阳能行业“新拐点”聚集2012年,对太阳能行业来说正面临着“拐点”。一方面,2012年太阳能行业将在全球低碳经济大潮下持续成长,整体市场将不断增大;另一方面,行业增速放缓,企业洗牌,中小企业面对巨大的竞争压力。同时,由进城到下乡,又到今

化妆品网络营销 如何把握化妆品营销的拐点

随着中国化妆品市场的日趋成熟,兰蔻、雅诗兰黛、赫莲娜、香奈尔、迪奥等越来越多的高档化妆品品牌进入中国,以中档产品为主的本土品牌一步步失去了自己的强势地位而被高档品牌高品位的诉求所取代,失去了消费者的追捧,逐渐迷失、节节退

声明:《医药市场营销 2006,医药营销新拐点》为网友了无情趣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