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艰难的一跃——美国宪法的诞生和我们的反思》是厦门大学易中天教授的一本代表性著作。其主要描述了1787年夏秋之交,北美13个殖民地的几十个“乡巴佬”凑在美国费城负责修改“乱世陋规”――《邦联条例》,从一开始的争吵不休,到后来横空出世的《联邦宪法》。秘密设计出一个国家的蓝图,后来美利坚合众国就是根据这份蓝图诞生的。
一群不知道国家为何物的乡巴佬,却制定出了世界上第一部成文宪法,没有任何先例可以参考;更邪门的是,两百多年来,这部宪法没有改动一个字——如果遇到问题,美国人也仅仅搞个修正案来弥补。天下奇事甚多,美国宪法却是奇迹中的奇迹。
看看当初那些乡巴佬是如何设计这个国家的:他们为什么要一个国家?他们准备让这个国家如何运作?这个国家能够实现哪些功能?这本书描述了美国宪法出笼的全过程,设计师们时而各持己见,针锋相对;时而合纵连横,勾心斗角;时而妥协退让,委曲求全;各种各样的利益交织在一起,错综复杂。易中天教授“艰难的一跃”不仅仅摆脱对于美国宪法是理想主义的产物的世俗观点,更加认为整个制宪会议就是实际利益的相互妥协,也许妥协也是一种政治智慧。许多人因为坚持理想赢得人们的敬重;相反,这群乡巴佬因为善于妥协,缔造了一个强大的帝国,在后人眼里成了大人物。
前 言
此前不久,笔者应邀给广东汕头一家知名日化企业进行营销管理科目的企业干部内训。茶歇期间,有一位年轻的干部走到了笔者面前,经过双方简单交流和沟通,得知该许姓先生为该企业的新任市场总监,目前正着力于企业的文化建设和品牌提升工作……
谈话间,许先生突然谈及时代文化名人易中天,并问及笔者,“了解易中天教授多少?征求笔者对目前国内持续狂热的‘易中天现象’有何看法和见解?以及企业在这个过程中能否顺势而为、借力用力,有‘大文章’可做?”
语毕,笔者瞬时又端详了一下面前这位文雅儒将,即而称道,“我本人非常敬仰易中天教授的学识和风范,对易教授略有了解……”。随后我们互相交换了彼此的联系方法,许先生又告诉笔者,他们公司的很多干部都是“意粉”(意指易中天的粉丝),此外,老板买了几十本《品三国》,送给公司中层以上干部每人一本,还倡导和要求各级干部提交书评心得和读后感呢!
培训结束后,在返程的航班上,笔者放下手中易中天教授的《帝国的惆怅――中国传统社会的政治与人性》一书,透过舷窗极目远眺的同时,不禁想起了许先生一连串的问题和他们“有趣的老板”,因为一直以来在笔者的心里,深深为易中天教授的学术功力所折服,他是能够把酸涩、艰深的学术和历史进行的通俗化演绎的时代文化大师。
沉思之余,不禁对许先生和他的老板了然生畏、悠然起敬,敬仰之心抑郁难表。
易中天“艰难的一跃”
2005年4月,易中天教授在央视《百家讲坛》开讲“汉代风云人物”,他妙语连珠、充满活力的说史风格,迷倒了无数“意粉”,掀起了全民释读“汉风”的热潮。晁错与袁盎的对弈,韩信的历史悲剧,高祖刘邦和项羽的英雄对决,离奇的历史传奇故事,演绎出了纵横捭阖的大历史风貌。
易中天教授最近以一本《品三国》(上)而全国闻名,在火爆的签名售书过程中宣称,“欢迎学术人士用真名批评。”一语即出,青年学者葛红兵应声而到,2006年7月23日,他在自己的博客里发表批评的文章,标题为“如此易中天,可以休矣”,副标题为:“大众不是娱乐化、通俗不可庸俗、普及不能粗鄙”。学术人士的发言果然能够语惊四座,更有人笑言:“如果肺活量小一点的人根本不能一口气读完标题。”
和他的标题相比,葛先生只用了2000余字阐述了他的观点,笔者猜想他一定是保持了高度的“克制”。在这篇文章中,葛先生的主要观点如下:
1、易中天教授的《品三国》将《三国演义》和《三国志》一锅烩了,不够学术;
2、易中天教授的“品”,有微言,有细节,就是没有大义,相当庸俗;
3、易中天教授的评,不显知识,不显文化,倒显得趣味不高。
葛先生还认为,易中天教授为了迎合读者和市场需求,不惜在他的新著中对《三国演义》进行简化,把四大名著之一变成了连环画,而且还是卡通风格的。通过这种批评,青年学者葛红兵体现了自己对《三国演义》的理解,也就是说“品三国,应该是品一点中国人的国家观念,中国人的忠义观念,应该品出一点天、地、人、神的大义来,应该还有反思,有批判,有褒扬。”和刘、关、张是否睡一张床相比,葛先生觉得这些东西可能更重要些;和乱世之中豪杰枭雄的角力及权谋相比,葛先生认为对当时历史人物的政治信念、道德底线、人格操守的表现更为重要。
为什么读相同的一本《三国演义》,有人能读出“大义”来,有人却读出“微言”来了呢?
古人云:“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在笔者的记忆中,有学界专家称,中国有四本书应该没有人能称得上是专家,它们是《说唐全传》、《说岳全传》、《三国演义》和《水浒传》,几乎所有的中国人都对这四本书耳熟能详。经过多少年评书艺人的加工和推广,它们早已深入人心。即使在学术界,也有大批汗牛充栋之类的论文影响着我们的思想。
艰难一跃的易中天
无论易中天教授本人是“平民立场,现代视角”,还是“曹操立场,古代视角”。易中天教授对于中国古代历史的还原和复古,却让今天的人们对于历史和历史人物的命运有了更加清楚的认识和深层次的理解。
无论是西汉初年还是东汉末年,都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这些英雄人物或开天辟地,或建功立业,造就了辉煌盛世,同时也在历史上叙写下了不朽的篇章。应该说,“工于谋国,拙于谋身”是众多人物个性悲剧的通因。那个时代纵横捭阖、波澜壮阔的大历史风貌让人在无限向往的同时又无限怅惆。在易中天教授的笔下,从西汉前期的刘邦、项羽、萧何、张良、韩信、陈平、曹参、晁错、袁盎,到东汉末年的曹操、袁绍、刘备、诸葛亮、孙权、周瑜等人物都是那么的栩栩如生,历史与现实原来这么亲切,成败之间都是那么催人伤怀、真实可感。于是,历史活了!而易中天教授也由此树立了一个标范:历史是可以这样解读的,历史是可以这样亲近的……
项羽的消亡VS强势管理者的痼疾
项羽是贵族后代,是力能扛鼎的西楚霸王,却败在了平头百姓刘邦的手下。由于项羽的持才傲物和盲目自大的个人英雄主义作风,从一开始的盟誓举兵(忽视对手)到后来的鸿门宴放虎归山(轻视对手),皆是他失败原因的最好佐证。
除此之外,项羽的消亡主要暴露出了:项羽作为团队领袖――强势的管理者在经营管理和企业治理过程中存在的四个方面的痼疾:
其一,项羽作为强势管理者,盲目自大、过分自我,自恃天下英雄第一,在经营问题上表现出的乾钢独断、个人独裁,在战术问题上表现出的优柔寡断、畏首畏尾;相反,作为竞争对手的管理者刘邦不仅懂得发挥集体的力量,而且导入管理层全员进行决策,建立了完善的“先民主再集中”的科学经营决策的作业流程。
其二,项羽作为强势管理者,过分强调个人英雄主义的作用,忽略了团队的作用和集体战斗力。在整个楚汉争霸的斗争过程中,项羽一方的管理团队一直都是支离破碎、参差不齐,自始至终都不能保证团队结构的严整和有序。到最后,只有范增一人不离不弃、追随左右,即便这样,项羽还是不能认真倾听不同意见和建议。相比之下,对手刘邦知人善任,善于倾听不同意见,勇于纠正自己的错误,又能容忍别人的过失,不拘一格降人才,也使得职业经理人队伍日益壮大,团队成员心甘情愿为他所用,并形成了优势互补的人力资源竞争格局。比如:樊哙有勇(区域销售经理),张良有谋(市场部经理),韩信会将兵(销售部经理),萧何会治国(财务部经理),这一切简直就是一个最优化的组合。
其三,项羽作为管理团队的核心,缺乏最基本的情商,不懂得体恤团队成员,不仅不会替别人着想,更不懂得处理先“大舍”而后“大得”之间的关系。相比之下,对手刘邦就高明很多,处处皆能够设身处地、将心比心地为团队成员着想,这样一来,非但让韩信自始至终都难以摆脱“解衣衣我,推食食我”的感情枷锁,而且在团队系统中建立了“有饭大家吃,有衣大家穿,有钱大家赚,有财大家发”的企业文化和经营理念。
其四,项羽作为管理团队的领军人物,孤傲自负,刚愎自用,一意孤行,一错再错,终于兵败垓下,自刎于乌江。对他本人影响最大就是其在性格方面的缺陷,每每遇到突发事件缺乏良好的心理素质,容易情绪化,不懂得调节心情和控制自身的情绪,又如何能带领好自己的团队,又怎能不战败呢?!
历数项羽荡气回肠的英雄壮举,除了换回人们悲剧性的人物结局的同情和怜惜之外,是否更应该用时代的眼光去慎思“强人管理”背后的痼疾和陋规。
韩信的悲剧VS职业经理人的情商和挫折商
在汉代历史上,刘邦知人善任,韩信才华横溢,君臣携手共同打败了项羽,创立了大汉王朝。韩信因为功高盖世,先被封为齐王,后徙为楚王。虽说春风得意,但却好景不长。面对刘邦不断地打压和挤对,韩信节节败退,并在关键时刻犯下了“低级错误”,形成了历史的悲剧。
当韩信被贬为淮阴候以后,始终心存怨恨、忿忿不平,不但没有收敛自己的行为,更没有夹着尾巴做人,以求全身而退。然而韩信一点都不知道检点。他常常称病不朝、消极怠工,日夜怨望,羞与周勃、灌婴等列。有一次他去看望樊哙,樊哙自愿撇开皇亲国戚和开国功臣的架子,跪拜迎送、自言称臣,说大王您居然肯来光临小臣寒舍,小臣感到无比的荣幸。没想到,韩信自鸣得意地仰天大笑说,自己如今落到和樊哙这种人来往了!
韩信在目前职业经理人团队当中可谓是典型代表,由于取得了一些成绩,一味计较系统内的全员认可和价值体现,过分放大自身的成绩,矫枉纵情的表现,一方面是对于现实的抱怨和命运不公的牢骚;另一方面更是对于管理者代表刘邦的处置不服、不满和怨恨。这在韩信自己,是因为受了“委屈”,但在刘邦眼里,则是认为包藏祸心。
韩信,一代名将,旷世功臣。他在困境中挣扎,在草莽中崛起,在战斗中前进,却在胜利中沉沦。他在最能够背叛刘邦的时候坚贞不渝,却在最不可能反叛的时候涉嫌谋反,最终走向了死亡之路。在留下了“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的千古遗憾的同时,更为今天的职业经理人在情商和挫折商方面的修为和理解而温公警枕。
曹参无为,陈平丧德VS管理团队的梯队建设
在汉代历史上,刘邦的管理团队可谓人才济济、但是,在刘邦的管理团队中同样暴露出在人力资源的考核、培养,以及管理干部在梯队建设方面的先天不足和人事制度建设的严重缺失。
在西汉王朝的“接班人计划”当中,由于韩信的惨死,销售部经理的人选一度悬空,甚至基本上由高祖刘邦亲自兼任;市场部经理的目标人选聚焦在陈平身上,但是陈平在各方面的素养和操守根本无法同张良相提并论,所以不能不说这是;财务部经理的人选自然而然锁定了曹参,曹参非常聪颖――自愧不如萧何,选择了“无为而治,自甘沉沦”,因为在曹参内心“萧何情结”犹如一道天然屏障,自己从来都认为他是天堑一般、根本无法跨越。
在刘邦的管理团队当中,陈平是仅次于张良的大人物。但是陈平却不如张良,不仅仅是陈平的智商和业绩水平不如张良,而是因为陈平巧行“见风使舵、阿谀奉承”之能事,做人“三心二意、反复无常”, 将一个十足的机会主义投机分子,作为管理团队接班人计划的目标对象,居然在职业道德和操守以及个人思想境界上都不同程度的存在着严重缺陷,所以陈平作为接替张良的接班人计划人选,是看似荒唐,但又值得反思和检讨的。
在现代社会里,企业需要和呼唤德才兼备的职业经理人,职业经理人的价值标竿也不仅仅是以智商和业绩为导向,更应该将职业经理人的情商和挫折商指数并重,进行有效的综合考核评估。
晁错的历史之错VS目标计划与实战的组织管理
西汉初年,被誉为“西汉鸿文”大师的晁错,虽然主张削藩很早,但是考虑却不周全,我们只看到了他极力鼓吹削藩,却没有看到他做过什么“可行性研究”,并提出过什么“可行性计划”。对于由此而可能导致的风险,他只有“削之亦反,不削亦反”的一句空话。诸侯反了怎么办,他是没有什么对策的。显然,他只考虑到了“应该去做”,没有考虑“能不能做”,以及“如何去做”。
急功近利的处事态度,不讲策略、草率行事的作风,最终导致了七国之乱(吴楚之乱)混乱局面,更为糟糕的是,晁错也没有做到“事至不惧”,七国作乱后,缺乏足够思想准备的汉景帝方寸大乱,心急如焚。这时,他需要切实可行的办法来帮他解围。可惜,晁错只会纸上谈兵,没有实战经验。非但没有什么锦囊妙计,反倒手忙脚乱不知所措,情急之下还给汉景帝想出了两个馊主意:其一,杀朝廷忠臣袁盎;其二,提出要汉景帝御驾亲征,自己留守京城。也正是这两个馊主意,结果却把自己送上了断头台。
面对“诛晁错,清君侧”的历史阵痛,回想起作为职业经理人的晁错,有学问、有才华、有思想,晁错凭借着“空谈家”的资本在个人事业上扶摇直上,但是由于无视自身性格的严格缺陷,做人“峭直刻深”,不懂得相处人际关系。高举傲才、傲骨的“旗帜”,换来的只有孤立无援的尴尬境地和下场。
“锐于为国远虑,而不见身害”是后人对于晁错的评价,其意义及影响可见一斑。
在现实中,如何使用像晁错这样的人才,也是有学问的。文笔上佳、思路清晰、口才一流,处事和实操却未必,事情不一定做的好;计划制定的再完善,落地也并不一定就会到位和有效。高瞻远瞩的人,可能看不清细节;深谋远虑的人,可能看不到眼前。所谓“知人善任”,就是要把目标策划和业务执行、设计标准与具体操作区分开来,让他们各就各位。当初,汉文帝也欣赏晁错,却不委以重任授以实权,除了晁错资历尚浅外,恐怕也有这方面的考虑。
曹操谋势,袁绍谋子VS管理的危机和危机的管理
曹操的一生可谓深谋远虑、精明至极,放着现成的皇帝不当,从公元189年起兵开始,讨董卓、伐袁术、杀吕布、降张绣、征袁绍、平乌桓、灭刘表、驱孙权、定关中、击刘备,一直都是以所谓的“兴义兵,诛暴乱,朝天子,佐王室”为经营发展战略的。
当公元200年,曹操大败袁绍于官渡,袁绍的大量辎重、图书和珍宝都落到了曹操的手上,其中就包括自己手下一些平日里的管理层干部暗地里写给袁绍的书信。白纸黑字,铁证如山,但凡与袁绍有过书信来往的人,无不提心吊胆,惶惶不可终日。然而曹操却下令将这些书信全部付之一炬。曹操之所以这样做,应该是经过了慎重的思考和权衡:首先,当初官渡之战之前,无论天时、地利、人和都在袁绍一方,连曹操自己都自身难保,何况手下的其他人呢!其次,要肃清“阶级敌人”,又何等容易,明哲保身的想法究竟牵扯了多少人?又要处理多少人?再者,执法措施一旦出台,必将挑战和打破法不责众的世俗框架;最后,自己目前是创业阶段,需要保存实力,不如卖个人情,统统不予追究好了。这样一来,让那些心中有鬼的人,就会感激涕零;而其他旁观者则更会死心塌地地效命。
同样是公元200年的官渡之战,袁绍由于不听谋士田丰的进谏和建议而导致战争失利,居然不认真分析总结失利的原因和思考时局,而简单任性为了挽回面子,竟然杀害了谋士田丰。像袁绍这样只会用新的错误去掩盖旧的错误,而绝不会认错,更不会公开认错。
孙子兵法曰:“善奕者谋势,不善弈者谋子”。对比曹操和袁绍两位操盘手在管理的危机面前却表现迥异:一个虚怀若谷、处事谨慎;一个气急败坏、恼羞成怒。在关键时刻的危机化解和困难面前,曹操始终能够着眼于全局,而袁绍却始终过分计较“谋子失利”的心结,由于无法理解、运用正确的危机化解和管理的手段,所以最终也不能摆脱颓势局面和心理阴影的束缚和困扰。
即便是时空逆转,如果有机会安排两位操盘手(曹操和袁绍)坐下来对弈一局,相信袁绍可能也不会取胜!
诸葛亮情结VS职业经理人的价值观
诸葛亮本是世家子弟,只因家道没落,只得栖身山野、躬耕于南阳。诸葛亮虽然耕耘垄亩于山野,但是却有着极其远大的职业规划和个人理想,一直以管仲和乐毅为崇拜偶像,等待时机、蓄势而动。
诸葛亮除了以“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休养生息,还在制定自己的职业发展规划,并且努力营造和经营自身的行业口碑、职业条件和职业资源,比如诸葛亮首先得益于荆州名流司马徽和庞德公的赏识(司马徽还送给了诸葛亮“卧龙”的“荣誉称号”),诸葛亮能够认识刘备,更是好友徐庶客串“猎头顾问”的极力推荐。
经过了“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的漫长积累后,诸葛亮拥有了个人品牌和“猎头顾问”的推荐。但是在“三顾茅庐”的时候,作为没有任何实战经验和成功案例的“待岗青年”诸葛亮时年26岁,而“资本方老板” 46岁的刘备还是相当谨慎的,一则,他想不通诸葛亮作为刘表的外甥,诸葛亮为何不去到比自己强大的刘表的企业去应征上岗?二则,当时荆州的人才市场严重呈现供过于求的局面;三则,由于刘备悦人无数,所以根本没有把这个年轻人放在眼里;
四则,诸葛亮没有任何实战经验和个人成功案例。至此,诸葛亮的第一次面试理所当然地没有达到理想的效果,第一次面试完,诸葛亮并没有以“绝对的优势”从扎堆的候选人当中立即脱颖而出。
究其原因,虽说刘备企业当时急需经营管理人才,但在遇到诸葛亮之前,他需要的是一个管理层团队,并不是要借引进一位高级管理人员毕其功于一役,以待扭转乾坤。而诸葛亮却是没有任何实战经验和成功案例的候选对象,他更需要刘备企业给予他的这个平台,释放自己的才能,相比之下,诸葛亮的选择空间更小,甚至别无选择。
历史的玩笑,带我们回到现实中,无论历史上的“三顾茅庐”是纯属子虚乌有,还是刻意杜撰的或是根本不存在的,在今天这样的争议没有任何现实意义。不妨借古于今,对于我们今天的职业经理人还是起到了醍醐灌顶的作用。即便是职业经理人自己认为自己是价值不菲的千里马,但是更应该想到,“千里马常有,而伯乐则不常有”的客观事实。人力资源的绝对价值是不存在的,人力资源价值和资本在天平的两端是永远不可能对称和平衡的,无论是在理想还是现实中,也很难做到形成绝对的卖方市场。
小 结
记得过去老人们曾说,《三国演义》是让人增加智慧的书,尽管有的“智慧”其实是“阴谋诡计”,故又有“老不看三国” 的说法。但是在易中天教授的笔下,通过还原历史的手法,隐约间我们仿佛也真正明白了“读书明理做人不作秀,登科治国做事不做官”的文人情怀。
山河表里,铁马云雕共绝尘;漫嗟荣辱,酒酣犹诵大风歌。易中天“艰难的一跃”在于其敢于突破常规,在遵循历史事实的基础上,勇于向传统文学提出诘问,通过对比和接轨现实的历程,我们的启示恰恰就在于突破创新的勇气和严谨的作风态度。在易中天教授的笔墨间,《汉代风云人物》不仅仅在线了中国古代最辉煌的一段大历史背景,《品三国》的魅力也绝不只限于对洞悉人性的另类解读和对比剖析。艰难一跃的易中天,更让世人看到了他――厚积薄发的学术功力以及洞若观火的豪情。
欢迎与aihuau(爱华网)专栏作者探讨您的观点和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