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机重重电影 地板行业危机重重,瓷砖行业再领风骚



2006年是中国地板行业的危机年,针对木地板行业的负面事件层出不穷。有业内人士指出:木地板行业进入了残酷的严冬期。究其起因就是一个在建材业被反复提及的装饰材料品牌,一个号称在德国拥有百年基业的地板品牌,“欧典”地板轰然倒地。在央视今年的“3·15”晚会上,号称“连续6年零投诉”、“世界最好的”欧典地板被曝光。 当媒体为其剥去一层层精美的包装,拆穿一个个编织的谎言,留给公众的是对整个地板行业诚信度的质疑,与之相对的是,被地板行业局限于厨卫装修的瓷砖行业,在2006年迎来了一个新的市场拓展契机。

地板行业罪与罚的启示:

 

木地板行业在93.94年初步引进,中国企业由单纯的欧洲进口,到成功的将“师傅”挤出国内市场并将大量产品销往欧美,国内地板行业惊人的发展速度,全球的生产中心向国内倾斜,已是业内不争的事实。地板行业的一片繁荣掩盖了其深层次的问题。

1.   国产地板无强制标准,产品质量良莠不齐:

地板的标准缺失,是导致地板产品屡遭投诉的重要原因。如果国内企业能够使用国际标准、品质优良的原辅材料并严格生产管理的话,或许行业的危机不会来的如此凶猛。“低耐磨、易变色、易变形、甲醛等有害物质含量高、易剥落”而成为五毒俱全板在市场上大行其道。另外,绿芯板在中国地板市场上已是独领风骚,以前的绿芯板代表的是密度板制作过程中添加了防潮因子,是防潮板,呈淡绿色;不过,有业内人士透露,现在国内流行的绿芯板大多只是简单添加了绿色染料,并无防潮功能,也同绿色环保几乎没有任何实质上的因果关系,更有一位搞过化工的地板届人士指出,中国现在使用的绿芯板,每年可能需要消耗几百甚至于上千吨的化工染料,即浪费宝贵资源,无疑也会对全球生态环境造成极大的潜在危害!

2.   地板企业鱼龙混杂,竞争手段混乱无序:

中国地板行业的规模庞大足以让世界震惊。四、五百家的企业,数千个品牌,4-5千亿平方米的年生产力,而平均到每家企业的销售量不过30多万平米,在平均到每个品牌年销售量不足十万平米,这与欧洲生产企业动辄上千万的生产规模相距甚远。如此恶劣的市场生存条件,导致了企业在竞争过程中使用不断翻新的噱头,其手段也是无所不用其及。“真的很德国”、“系出欧洲豪门”等等宣传口号,似乎让人们感受到了欧洲产品的纯正,“绿色标识”、“环保纳米材料”、“抗菌新品”一个个眼花缭乱的功能诉求,似乎让人们意识到高科技就在身边。消费者被蒙蔽,地板行业的繁荣也蒙蔽了部分监管部门,市场上出现了大企业市场分额不大,小企业市场分额不小的尴尬局面,其重重危机被忽视。

3.   危机爆发,地板企业遭受重创:

无论是个体还是组织,他可以在一段时间那欺骗所有的人,也可以在所有的时间内欺骗一部分人,但他不可能在所有的时间欺骗所有的人,林肯的名言在地板行业验证的淋漓尽致。2006年的3.15是国内地板企业噩梦的开始,也为这个媒体与公众的盛宴拉开了序幕。欧典作为一个能将地板卖到天价的企业,一个有着行业领导者地位的企业,却在媒体剥去精美外衣后,发现了粗鄙的本体。地板行业的龙头企业尚且如此,那么其他企业呢?这个命题给了公众充分广阔的想象空间。消费者在此时表现的如此强大有力,他们选择了用“脚”说话,而仅此而已,就让这些所谓的“欧洲豪门”的地板企业大佬们度日艰难。2006年中上旬各地板企业的销售额,大幅度下降,市场给了不守规矩的企业最适合的惩罚,而这个惩罚不仅仅针对是一个或几个企业,而是整个行业的。“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个体、组织”才是企业的经营之根,经营之本。

瓷砖业踏实务实,厚积薄发:

 

与地板行业在宣传攻势的轰轰烈烈相比,瓷砖业表现更为务实。在木地板企业左右整个家装市场的大背景下,瓷砖行业苦下内功,在新品研发,售后服务上做了大量著有成效的工作。由于瓷砖行业在厨卫方面相对于木地板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瓷砖企业在该领域精耕细作,取得了骄人的业绩。或许是被木地板企业在家装市场的打压、冲击过于惨烈,在瓷砖业自己内部也进行着苦痛的洗牌期。瓷砖企业及其经销商对待每一位客户都抱着兢兢业业、如履薄冰的态度,尽最大的全力保证每一位消费者的满意。以广东唯美陶瓷公司的马可波罗品牌为例,在瓷砖行业以抛光砖为市场主流,而马可波罗采用了“高亮洁”技术生产的抛光砖用有了普通抛光砖无可比拟的防污性能,提升到几乎不渗污的效果,即便遇到了顽固污迹在使用适当的清洁剂也可轻易擦去。此类产品一上市就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青睐,销售额连创新高,并被誉为“去污专家”。通过技术创新,实行产品差异化的战略在市场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在木地板行业拼广告投入,拼概念营销的时期,整个瓷砖行业的竞争表现的更为理性。无论是以技术见长的广东帮还是以价格优势著称的山东帮在家装行业内交外困的局面下,寻求的是产品的竞争、服务的竞争,将消费者的利益放在首位,正是在变幻莫测,夹缝中求生存的复杂局面下,以马克波罗等品牌为代表的瓷砖业掀起了一浪浪家装革命的新风。

瓷砖与木地板在装修市场上演双雄会:

 

尽管木地板在地面装修,尤其是在家装领域占有着较为有利的局面,而瓷砖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创新,已开始逐步蚕食木地板的市场,06年木地板在这个多事之秋受到了前所未有的信任危机,瓷砖业重新回到了家庭地面装修的重要视野中,并不在局限于厨卫,转向客厅等位置的拓展。瓷砖、木地板各有其优缺点,在家庭的使用也将更加理性,装修过程中更多的考虑已不在单纯的广告和促销,消费者考虑更多的是比较产品性能,实际环境的需要。为此,笔者专门走访了作为业内的专业人士,比较瓷砖与木地板双方的优缺点,供消费者参考。

瓷砖具有:容易清理、保养简单,不易藏污、无空气污染物;使用寿命长,一般可以使用10—20年;防火、防水、防腐性能好;环保;造型丰富。缺点:保温隔热性较差,施工繁琐。

木地板的优点:美观、耐用;比较好的舒适感;采用地热采暖保温性能好;价格稍便宜,而且施工简便、免费安装。缺点:木地板容易变形起翘,多少会有甲醛释放量,对健康有危害。不容易打理,还得经常打蜡做保养。 尤其是在甲醛的控制上是目前公众最为关心的,其对身体健康的伤害也是屡见报端,消费者在选购时需特别注意。

随着木地板行业的走下神坛,重新回到了理性的竞争状态,瓷砖行业不断完善自身产品、渠道、售后的服务,家装地面的装修将会上演一场精彩纷呈的双雄会,而最终受益的不仅仅是企业,更多的将会是消费者。相信无论是国内的木地板还是瓷砖业都会在国际市场上获得更大的成功,树立更多的自有品牌。

 

欢迎与aihuau(爱华网)作者探讨您的观点和看法,王鹏 ,MSN:[email protected]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476098.html

更多阅读

战争时刻末日危机 危机时刻,广告首当其冲

     多年的媒体经验告诉我,当经济危机来临的时候,许多企业首先想到的是砍广告费。毕竟这在很多企业家或者老板眼里是一笔完全没有必要开支。但不是企业成功的案例告诉我们:恰恰正是那些没有砍掉广告费的企业,反而逆势而上,恰当而大

关注细节 成就人生 后危机时代,品牌关注细节

在后危机时代的市场经济状况下, 中国品牌的未来令人期待,品牌国际化跨越也已具备多方面的优势。受金融危机冲击,许多跨国公司被迫出售或转让旗下优质品牌,为中国企业大规模的海外并购提供了机会。中国企业海外投资还将随着中国企业的信

2016地板行业现状 看2012地板行业紧箍咒下如何72变

没有哪个行业可以随随便便成功,每个行业的发展都是经历过九九八十一难的。在风生水起的地板盛世之后,现在地板行业正在经历的,是一重重磨难。源头缩水社会的发展,总是在利弊中摇摆平衡。虽然酝酿着民生艰难,但高速奔涌的地产洪流,却为

后金融危机时代定义 后危机时代,零售业突围取胜之道

后危机时代,零售业突围取胜之道——兼论零售业流程管理的困境与对策全球经济一体化时代已经来临,国外零售业巨头纷纷在中国市场抢摊设点,加快了攻城略地的脚步,国内零售企业发展与生存的压力日益加剧,于是合并重组在国内零售业内不断上

声明:《危机重重电影 地板行业危机重重,瓷砖行业再领风骚》为网友暮北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