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评《商业品牌竞争与持续发展》
彭星闾[1]
商业的发展水平是一国经济发展的晴雨表,现代商业是国民经济的先导产业,直接影响到国家的经济安全。而商业品牌是现代商业支柱产业的支撑、商业竞争力的集中体现;是商贸流通产业现代化的示范者和领跑者。因而,对中国商业品牌竞争与持续发展进行研究,既有助于丰富和发展流通理论、品牌理论,拓展竞争理论的适用范围,也能为国家在宏观、中观层次上制定推进商业品牌战略的政策法规提供借鉴与参考,能为我国企业有效地开展品牌竞争、培育和提升品牌竞争力提供科学指导。
目前国内学术界对这一问题的研究集中于商业服务品牌建设、自有品牌开发,鲜有把商贸企业作为一个品牌打造的研究成果,更缺少把商业品牌置于流通现代化、全线竞争、创新与控制平衡的视角进行研究的成果。贺爱忠同志在这些方面作了一些有益的探索,主持完成了相关内容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和湖南省社科基金项目等多项课题,在总结这些研究成果基础上的专著《商业品牌竞争与持续发展》最近由中国市场出版社出版,值得庆贺。我很乐意向广大读者特别是商业理论工作者与实际工作者推荐。
本书的主要特色有三:
1、创新性。在同行中首次对商业品牌竞争作了比较全面、系统的理论分析和对策探讨。提出民族商业要面向网上网下的消费市场、人力资源市场、资本市场开展品牌竞争,在品牌竞争中要贯穿创新力与控制力动态统一的思路。对一些传统理论提出了新的看法,如对商业品牌范畴的认识,认为商业品牌从内容看是商品品牌、服务品牌、雇主品牌、财务品牌的统一,商品品牌(自有品牌和制造商品牌)是基础,服务品牌是核心,雇主品牌是关键,财务品牌是保证;从空间看是网上品牌与网下品牌的统一,网下品牌是基础和依托,网上品牌是从网下延伸来的。零售企业品牌竞争力的决定因素是以下因素的循环互动:独特的资源、能力或其组合,创新力与控制力的动态统一,学习力、实践力的有机结合,企业的内在追求(企业文化力)与对外界刺激(外部环境压力)的感知。说到底,是人的素质。零售企业品牌战略管理应处理好十个关系等等。
2、实践性。本研究成果结合中国民族商业企业与外资商业企业品牌竞争的需要和实践,重点研究中国民族商业企业在中外品牌竞争中的对策。在构成全书内容的7个部分中,有6个部分各自专门安排了至少一节论述对策问题。提出的对策建言来源于实地调研与考察形成的对中国商业竞争及消费市场的独立判断,如认为中国零售市场是不完全竞争的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买方市场;中国零售商业企业品牌竞争处于过度竞争状态,特别是大城市、东部及沿海地区;从零售企业品牌选择意愿来看,城市消费者对外资零售企业有一定的偏好,但从实际购物时的零售企业品牌选择来看,消费者则更注重零售企业提供的价值,而不分内外资企业;中外零售企业的品牌竞争是一场全面展开的持久战。中国品牌民族商业企业必须善于利用本土文化优势与外资商业品牌竞争。少数有实力的民族商业品牌更要跨出国门参与国际商业品牌竞争与合作。首先宜进入的市场是印度、越南、土耳其等亚太国家。
3、系统性。视角的系统性,即立足于网上网下结合、国内国外市场结合、引进来与走出去结合,把中国商业企业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与外资商业企业开展品牌竞争;方法的系统性,即采取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相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系统分析与比较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对象层次的系统性:即把一般商业品牌竞争力的提升与中华老字号企业的复兴分别进行了研究;对策建言的系统性:即分别从政府、社会、企业的角度提出了一整套培育和提升零售企业品牌竞争力中应采取的对策思路。
本书的不足是:虽然提出了中国商业品牌竞争的全方位竞争的观点,但是对在资本市场如何进行品牌竞争论证还欠深入。虽然做了一些实证研究,但实证方法运用的广度、深度还可以加强一些。此外,零售业对外全面开放时间很短,中外商业品牌竞争中一些更严峻的问题可能还要一段时间之后才会显现出来;竞争也是动态发展的,新的实践会产生新的情况、新的问题,需要人们做进一步的跟踪研究。
欢迎与aihuau(爱华网)作者探讨您的观点和看法,彭星闾, [1] 管理学教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全国优秀教师、中国第一位市场营销学博士生导师、中国市场学会顾问、中国高等院校市场学研究会顾问。联系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