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的辉煌与眼前的绚烂构成了香港——这颗东方明珠的神秘与传奇。对更多人而言,香港就是一张国际都市的名片,几乎每一个角落雕刻满了令人神往的印迹。而香港的品牌则是另一个推动香港成为“国际大都会”的更大更有说服力的品牌和名片。
香港是一个以理性自居的社会,致使一些品牌也都是与企业发展理念和宏图、使命结合在一起,品牌定位表现出很强的理性。在本土品牌形象的塑造方面,往往为了迎合大众时尚,表现出十足的感性和媚俗。例如香港的各种媒体和报章杂志《苹果日报》、《一周刊》、《太阳日报》等。
在香港,强调温馨、人性、友善、快乐和家庭幸福的品牌居多,例如百佳连锁店、汇丰银行、香港煤气公司、万字号酱油、李锦记等。以日用消费品为主的本土品牌,极力突出自己传统、有道德、重视家庭、稳健而诚实的品牌特性,这类品牌经常回给客户留下值得信赖、靠得住的好印象,并且建立了一大群品牌的铁杆忠诚者,使得品牌有着牢固的市场基础,竞争优势明显。
但在产品质量越来越同质化的社会背景下,竞争越来越多地依赖于品牌所建立起来的无形价值,依赖顾客对企业形成的良好联想和价值认同。因此,香港市场环境需要的不是按部就班的品牌战略,而是立竿见影的促销战术,香港品牌对于西方理论的吸收完全停留在工具主义的层面,所谓理性化仅仅是基于短期销售的技巧和实用性销售方法而言的,品牌价值远没有站在一个高度,像培育建立奔驰、GE、3M、索尼品牌那样将产品质量和企业所倡导的价值观念结合起来,始终不渝地坚持到底,从而逐渐赋予品牌一个鲜明的个性特征。
香港现代年青的、充满活力的、反叛的、充满冒险和独立思考的精神,是香港新一代消费者的精神写照。新一代追求的是极为时髦、新潮、标新立异、富有刺激效果的品牌,如ORANGE电信服务就以广告创意独特、另辟蹊径的方式迎合了这一代人的口味;佐丹奴一开始上市就以“世界没有陌生人”的大胆创意,赢得了新生代消费者的青睐。但由于诸多香港本土品牌难以在这样的层面满足他们的心理需要,所以保时捷汽车、耐克运动鞋等外国品牌成为了他们实现自我、表现与众不同的外在特征。因为香港文化里推崇冒险、彰显自我的基因先天不足,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这类品牌的个性生长,消费者的心理需求不得不从洋品牌那里获得满足。
造成这样结果根源是香港在缺少主导社会价值体系的状态下,以消费文化为主导衍生出不断更迭变异的流行时尚,这种时尚往往成为某一时期大众消费的热点。由此应运而生的品牌不求有更多的内涵或价值诉求,只求感官和功能上具有新意和独创,欠缺企业联想的品牌,只能诉诸于产品或服务自身的功能特征。
香港的品牌如果不从文化重新构建的角度思考企业组织和文化建立,就不可能塑造出与国际都市相对应的品牌形象。而后来的“全球财富论坛”在香港举行时,香港及香港品牌的新定位,彰显香港所扮演的国际门户角色。其后,香港十一个驻外经济贸易办事处,展开了大规模的香港品牌推广活动,进一步向各国商界及政府人士推广香港的新定位和新形象,近而使香港品牌成为冲破本土化,面向全球化,竞争国际化的一支独秀。
作者简介:王运启,本名王运齐,被业界冠以“中国营销第一诗人”的美誉。中国品牌研究院研究员,北京鸿宇恒通管理咨询公司高级咨询师,北京佳网科技有限公司营销顾问,华世丹企业文化总监。多年致力于企业管理和产品市场营销的思考与研究,以敏锐的洞察力,洞悉市场营销风云;以缜密的思考,张扬着自己个性中的真知灼见。中国三十余家知名网站专栏作家,四十余家主流报刊特约撰稿人。作品有诗集《西域行者》、《青春手语》,营销作品集《中国营销深度思考风暴》、《营销褪变哲学》等。陆续经历了营销、企划、杂志编辑、人力资源管理等职业。关注领域:品牌战略、营销突围、文化发展、管理提升等。联系方式:E-mail:[email protected] MSN:[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