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从1979年起,我国的GDP年均增速为9.13%,但从整体上看,中国经济仍是属于靠政府大规模投资支撑的增长模式,同发达国家以强大民营经济为基础的市场经济相比,我国经济本身的内在竞争力明显不足。因此,本文对我国宏观经济的发展阶段划分及特点等方面入手加以阐述。
关键词: 我国改革开放后 ; 宏观经济 ; 发展
Abstract: China’ economic has made great achievement since economic reform. From 1979, China’s GDP increase ratio is 9.13 percent per year for average. But China’s economic is still an increase mode which depending on the government’s large size investment supports. Compared with the developed countries’ market economic which bases on the strong civil-operate economic, the internal competition of China’s economic is insufficiency obviously. So this paper expound China’s macroscopic economic development phase ping and characteristic.
Key word: after China’ economic reform ; macroscopic economic ; development
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发展主要呈增长态势,但其中又包含着一些问题,笔者据此在下文中作出了相应的探讨。
一、经济阶段的划分及简述
按照时间长度以及经济事件所产生的不同影响,笔者将1979~2005年我国经济发展划分为5个阶段,分别为恢复调整阶段、经济起伏阶段、通货膨胀阶段、通货紧缩阶段、高位增长阶段。(见图一)每个阶段的平均跨度约5年,为短周期划分,具体如下:
图一
(资料来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公布资料数据编制)
(一)恢复调整阶段(1979~1984年)
此阶段为我国经济的恢复调整阶段,前期(1979~1981年)受到“十年动乱”的影响,本身波谷相对较深,波动相对剧烈,引出了建国以来国民经济的第二次大调整。
经过1981年的调整后,我国经济迅速恢复了较快的增长,1982年全年社会总产值为9894亿元,较上年增长了9.1%,此后我国经济增长速度一路反弹,呈逐年迅速上升的趋势。(见图二)但由于改革措施的完善程度不足,故于1984年的第四季度出现了投资和消费需求的“双膨胀”的情况,1984年国有单位固定资产投资增长了24.9%;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则增长了19.5%。(见图三、图四)
图二
(资料来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公布资料数据编制)
图三
(资料来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公布资料数据编制)
图四
(资料来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公布资料数据编制)
虽然在1982年的十二大报告中提出到2000年实现全国工农业总产值翻两番的奋斗目标,但是笔者认为,这次“双膨胀”主要不是由中央政府的扩张冲动引起的,更主要的原因是当时经济体制变革所致,其因素主要有:
1、金融调控体系的宏观变化
央行体系于1984年正式形成,并开始尝试通过货币政策对经济实行间接的宏观调控,同时取消了贷款的指令性计划,致使基层推动信贷和货币供给的“倒逼”机制形成。
2、金融在我国经济中的作用加大
1984年信贷规模膨胀,这一年国家银行贷款余额增长率达到了32.8%,它比以往最高的年份还高出14%。加之实行经济体制改革后,居民收入占国民收入的比重一直在上升,使得居民储蓄在我国资金积累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再加上“拨改贷”等改革措施,实际上银行已主导着我国全社会的资金分配。
3、预算外收入增加迅速
1980年起,对地方政府实行了财政包干,对国企实行了利润留成。1983~1984年,又分两步实行了利改税。这些改革措施使得地方政府、主管部门和国企的预算外收入迅速增加。
4、地方投资自主权的扩大
1984年10月出台了计划管理体制的改革措施,规定对地方部门、企业自筹资金的投资和利用自借自还的外资进行的建设项目实行指导性计划,并放宽了投资审批权限。
此外,还有收入分配体制的改革等因素促成。
(二)经济起伏阶段1985~1989年底)
1984年的经济过热所造成的波动,加上1985年下半年以后企业流动资金紧张,工业生产下滑、经济效益下降的形势,国家于1986年第二季度实施了松动银根、扩大财政支出的“双松”的政策,促使国家经济增长率随之回升。但由于上次紧缩的持续时间较短且紧缩的力度较弱,所以总供求矛盾并没能彻底缓和,物价水平亦无明显下降这使得不久后总供求矛盾加剧和物价水平上涨过快的问题再度出现。1987年夏国家被迫再一次实行“双紧”政策,然而效果亦不明显。1988年初,受“通货膨胀有益论”和“财政赤字无害论”误导,加上前几年的物价水平一直较高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使得高通胀率的预期形成,但由于当时缺乏反通货膨胀的经验,措施的犹豫引发了居民消费行为的突变,居民消费需求急剧增加,席卷全国的抢购风暴出现(见图五)。面对上述的严重问题,1988年9月,中央不得不进行治理整顿,采取提高居民存款利率等措施对部分产品征收消费税等抑制消费“间接调控”,但是见效不大。1989年初开始又实行压缩投资和控制信贷规模的政策,随着这些措施的落实,1989年投资规模下降了8%,工业生产增长率从1989年4月开始下降,并于10月起连续3个月达到低谷。
图五
(资料来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公布资料数据编制)
此后,国内出现了严重的市场疲软,产成品库存大幅度增加,经济增长速度迅速下滑。该年10月,国家政府采取了放松银根的措施,先后增加了对商业部门和生产企业流动资金的贷款,可是,受到投资规模过小和居民购买行为的调整(1988年抢购风暴的提前购买)两个因素的阻碍,这也无法收到刺激工业生产的预期效果,工业产出仍呈下降之势。
(三)通货膨胀阶段(1990年~1996年底)
在上一阶段我国经济的波动造成的市场疲软等的负面影响,1990年3月份国家政府采取了通过扩大投资规模来刺激经济回升的措施,很快地扭转了经济下滑势头,并于1991年迅速走出低谷,GDP增长率为9.2%。1992年初邓小平同志的“南巡讲话”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指明方向,促使国内经济发展热情高涨,该年度GDP增长率为14.2%,市场货币流通量增长率为26.7%,国内市场呈现过热态势(见表一、表二)。1993年上半年表现得更为严重。于是,1993年6月份起,以整顿金融秩序我核心的调整开始进行,有效地控制了货币供给的增长速度,1993年底市场货币流通量的增长率已由6月底的54.1%下降到35.3%。1993年7月~1994年3月,我国经济增长率进入自然缓慢下降阶段,并于1994年开始,国家政府采取了一系列重大的改革措施,由此,中国的改革进人了一个整体推进的新阶段。1995年,按照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的《关于199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199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决议》,抑制通货膨胀取得初步成效。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成就,标志着“八五”计划胜利完成,同时也提前5年实现了邓小平同志提出的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两番的战略目标。到1996年底,过热的经济和金融运行中的混乱状况得到治理,持续多年的高通货膨胀大幅度回落,国民经济顺利实现了“软着陆”。
表一:1992年主要工业品产量及较上年增长率
(资料来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公布资料数据编制)
表二:1992年各类价格比上年上涨幅度(%)
(资料来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公布资料数据编制)
(四)通货紧缩阶段(1997~2000年底)
此前实行了4年半之久的财政金融“双紧”政策,紧缩力度过猛,时间过长,虽取得了显著成效,消除了突出的金融风险,解决了膨胀问题,保持了社会稳定,但又潜伏着通货紧缩等危机,有些现象也逐渐显现。从1996年开始出现市场需求疲软,到1997年3月物价开始回落,GDP开始下滑,已经宣告我国经济从通货膨胀转为通货紧缩,1997年7月爆发的亚洲金融危机波及全球经济发展,又加剧了这些困难和问题。1998年迅速波及到中国,同时我国长江流域又遭受了特大洪灾,致使国内经济迅速下滑,出现了较长时期的通货紧缩。而在当时恶劣的大环境下中央政府一再坚持人民币币值稳定具有很大的风险,它从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外贸对经济的贡献,但其带来的政治效应,使经济没有出现崩溃的局面。与此同时,中央果断采取了积极的财政政策,扩大财政支出,并辅之以必要的货币政策手段,连续8次降低利息,以配合财政政策效力的发挥,特别是国家投入大量财政资金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并且实施了西部大开发战略,拉动了内需,最终启动了处于困难之中的中国经济;另外,香港地区遭受亚洲金融危机,大量国际游资冲击香港的联系汇率,在特区政府进退两难的紧要关头,中央果断采取措施,在外汇市场上大量抛售美元,稳定了港币币值,使得国际游资的阴谋没有得逞。
在这样一个经济十分萎缩的情形下,朱鎔基政府实施的战略无疑有着长远的意义,同时也给急需动力的中国经济一剂强行针,我国经济在2000年实现了8年来第一次反弹,经济增长率达到8.0%,顺利促进了01年的入世以及“十五”期间经济的高速稳定增长。(见表三)
表三:1997-2000年我国进出口变化状况
(资料来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公布资料数据编制)
(五)高位增长阶段(2001~2005年底)
继上一期承受住金融风暴的冲击并于2000年经济反弹之后,2001~2005年底,我国经济增长一直处于高位稳定上升阶段。自2001年底入世以来,我国正处于入世后的短期阶段中,国内经济和国际收支状况受到一定的冲击,然而,从经济增长情况看,所受的冲击不大。(见图六)
图六
(资料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
从图示中看出,2001~2005年底,我国经济在逐渐走出通货紧缩以后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增长强劲,但与此同时,问题也越发的突出:产业结构剧烈变动导致市场供求出现新的失衡,体制的缺陷导致盲目投资和低水平扩张。国内信贷增长过快,地方政府重复建设增加,投资、消费比例失衡,导致国内经济在局部出现结构性过热并有蔓延趋势。
从宏观层面考察,财政投入带动投资热。由于连续几年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其乘数效应的叠加,带动投资品快速增长。2002~2003年,我国投资远高于储蓄。这一时期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来自于投资需求。从结构层面考察,住房与汽车需求拉动了产业结构升级,中国跨入市场导向的新重化工业阶段。与前两次短缺经济背景下产生的经济过热不同,本次投资热主要来自于市场需求结构升级。2005年,中国人均GDP达到1703美元,从国际经验看,人均GDP1000美元标志着住房与汽车进入家庭的导入期,由住房与汽车等消费启动的产业链长,主要带动重化工业发展。对汽车和住房消费的增加带动相关产业如钢材、水泥、电解铝等原材料需求的激增及生产资料价格暴涨,从而又反过来极大地刺激其投资。而此次投资主体主要是来自于市场的民间力量,非国家推动。很明显,中国已跨入市场导向的新重化工业阶段并能够维持一段较长的时间。然而,高速增长的经济、如此的人均GDP水平并无法说明我国国民生活水平的大幅度提高。就如苏州人均GDP超过5000美元,但城市居民人均收入才1万多元人民币;而同等的人均GDP规模,上海人均收入2万多元人民币;即使在人均GDP只有1000美元的重庆,城市人均收入也达到了8000元人民币。这就是典型的“只长骨头不长肉”。人均GDP和人均可支配收入之间存在的巨大差距突出反映了以工业生产拉动GDP增长的粗放式经济增长模式,使得经济快速增长难以转化为居民的实际收入增长。因此,笔者认为,经过几年的局部经济过热之后,我国经济出现了泡沫成分。虽然针对国内出现了部分行业投资增长过快、物价上涨压力增大等问题,2003年下半年至今中央政府为了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防止大起大落,再次采取了“双稳健”的措施加强宏观调控,保证了我国经济“高位-平缓”增长,从根本上说有利于各地方、各行业的发展和利益,但从目前看,此次加强宏观调控同某些局部利益之间存在矛盾和冲突,且未能在短期内解决国民生活水平的整体提升,泡沫成分依然部分存在。
二、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的整体特点
改革开放以前,我国经济总体呈现“大起大落”,改革开放以后,虽然在80年代波动不小,但从整体层面分析,其“高位-平缓”型的周期性特点还是较为明显。这个特点表明:我国经济增长速度出于较高的水平,经济的增长力较强;同时,经济波动的幅度随着国家的发展减缓,经济的稳定性增强。(详见图七)
图七
(资料来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公布资料数据编制)
从上图中不难发现,在其周期性特点中,每个阶段都包含着扩张与收缩、波峰与波谷相互交替的运动变化,而不同的周期波动有着不同的幅度、高度、深度、整体位势以及长度,下文笔者就这五个方面具体探讨我国改革开放后经济“高位-平缓”型的周期性的特点。
(一)波动的幅度:中幅型
波动的幅度,即振幅,反应着经济增长的稳定性,根据峰谷落差的大小可将波动分为三类:强幅型;中幅型;低幅型。我国经济在改革开放后五个阶段分析如下:
阶段一(峰1984,谷1981):10个百分点,强幅型;
阶段二(峰1985,谷1989):9.4个百分点,中幅型;
阶段三(峰1992,谷1990):10.4个百分点,强幅型;
阶段四(峰1997,谷1999):1.7个百分点,低幅型;
阶段五(峰2001,谷2005):2.6个百分点,低幅型。
改革开放后的五个阶段,经过前期的波动之后,我国经济顺利度过亚洲金融风暴,并进一步转变为低幅型,这是建国一来第一次出现低幅型周期。而从整体来讲,建国至改革开放前平均峰谷落差为23.4个百分点,改革开放后平均为6.82个百分点,较改革开放前明显下降,显现为中幅型。该变化表明,我国经济增长的稳定性在逐步增强,但还需要进一步巩固。
(二)波动的高度:中锋期
波动的高度,即峰位,体现着每个阶段经济扩张的强度。根据各阶段波峰年份经济增长率的高低,结合改革开放后经济态势可作以下分析:
阶段一(峰1984):15.2%,高峰型;
阶段二(峰1985):13.5%,中锋型;
阶段三(峰1992):14.2%,中锋型;
阶段四(峰1996):9.7%,低峰型;
阶段五(峰2005):9.9%,低峰型。
改革开放前平均高度为16.9%,为高峰型;改革开放后平均为12.5%,表现为中锋型。以上数据表明,改革开放后我国就能够机正沿着由高峰型转向低峰型下降的线路发展,整体态势的转变说明我国经济的增长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盲目扩张性,这将有利于增强经济的稳定性。
(三)波动的深度:增长型
波动的深度,即谷位,它是每个阶段中经济收缩力度的标志。按其性质可以分为古典型和增长型两种。从改革开放后的五个阶段的情况有如下数据表现:
阶段一(谷1981):5.2%,增长型;
阶段二(谷1989):4.1%,增长型;
阶段三(谷1990):3.8%,增长型;
阶段四(谷1999):7.1%,增长型;
阶段五(谷2001):7.3%,增长型。
以上分析表明,改革后我国我国经济全部为增长型,平均值我5.5%,扭转了改革开放前的平均值-5.8%(古典型)那种国民生产呈绝对量下降的局势。但是,纵观整个改革开放后20余年中,波谷最低的年份——1990年(3.8%),我国第一次出现了市场疲软现象,部分商品出现相对的生产过剩。这种生产过剩,从一个侧面表现了我国经济在波谷期存在一定的活力(1991年起明显反弹),整个经济的抗衰退能力增强并促使经济稳定性增强。
(四)波动的平均位势:高位型
波动的平均位势简称波位,是每个阶段经济增长的总和平均,也在一定角度反映着经济增长的稳定性。通过计算各个阶段的年递增平均值并作出如下分析:
阶段一(1979~1984):9.3%,高位型;
阶段二(1985~1989):9.85%,高位型;
阶段三(1990~1996):10.45%,高位型;
阶段四(1997~2000):7.925%,中位型;
阶段五(2001~2005):8.76%,高位型。
从平均位势看出,改革开放后五个阶段为一个中位型和四个高位型。而改革开放前年递增平均值(1953~1976)为5.7%,乃中位型;改革开放后总的年递增平均值为9.4%,为高位型。这表明,我国经济在克服此前“大起大落”后,总体增长明显提高,态势相对稳定。
(五)波动的扩张长度:长扩张型
扩张期持续的时间长度与收缩期持续时间长度合起来构成整个经济阶段的长度,它是各个阶段经济扩张的持续性的体现,同时也是体现经济增长稳定性的一个指标。针对各个阶段经济增长率波动的扩张长度、收缩长度以及整个阶段长度综合分析得出:改革开放前扩张长度与收缩长度之比为0.8,为短扩张型;而改革开放后其比值约为1.1,为长扩张型。在这一转变中,我国经济扩张的持续性增强,有利于国家经济增长的稳定性增强。
三、“高位-平缓”型的周期性波动的经济特点的原因分析
对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呈现出的“高位-平缓”型的周期性特点,其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内生波动,即由经济体系本身的内在结构所产生的基本波动,二是外生波动,即由经济体系以外的外在力量冲击造成的叠加波动。一般地说,经济结构的变化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属于一个慢变量;而外生波动的变动所带来的影响是迅速的,属于快变量。
(一)内生波动:经济结构内生稳定性作用的影响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队“高位-平缓”型的周期性波动状态的变化影响显著,具体涵盖了以下三个方面:
1、经济总规模:扩大
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的总规模扩大态势明显,从GDP来说,1978年,我国的GDP总规模尾3624亿元;到2005年,扩大为182321亿元,约是当时的50倍。而工业总产值基数也显著增大,这些都说明了我国经济的抗衰退力的增强,并将促进整个经济的稳定。
2、产业结构:不合理
产业增长率的波动构成整个经济增长率的波动,各个阶段产业在整个经济中的比重变化,决定着该时期经济周期波动的基本状态特征。我国产业结构的独特性表现为:农业基础脆弱,后劲不足;工业结构向加工工业倾斜,生产能力大量闲置,基础工业却发展缓慢;第三产业严重滞后。产业结构的不合理加大了供求约束的作用,造成了经济波动的扩张期不能持久,与收缩期交替出现。
3、外贸依存度:上升
外贸对宏观经济的影响往往是与大规模投资和生产的扩张相互发生作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进出口规模显著扩大,外贸依存度明显上升,1978年仅为10%;到1990年上升为30%;到2005年,上升为62%。这使我国调节经济波动的能力有所增强,从而使经济波动有所减缓。
(二)外生波动:宏观调控的影响
宏观调控作为一种外生因素,对经济变化具有重要作用。改革开放以来,宏观调控的改善表现在诸多方面,主要有指导思想、政府角色和信号机制三方面因素的影响。
1、指导思想:改善
改革开放前,我国经济总特点表现为“大起大落”,经济运行不很均衡。改革开放以后,国家宏观调控的指导思想由过去的片面追求逐步转向兼顾增长与稳定,注重了对经济波动峰位的控制,虽然在80年代有偏高或偏低的出现,但较改革开放前已经有了明显的改善。指导思想的转变,促使我国经济进入一个良性稳定的发展。
2、政府角色:转变
在原有的计划经济体制下,经济活动的主题实际上只有政府一个,它既为调控的主体又是客体,我国的宏观调控成为一种自我调控,其职能表现为单一的“顺周期”推进。改革开放之后,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渡和到来,经济活动的主体多元化,中央政府的职能角色也发生改变,加入了“逆周期”调节。这在1992~1993年经济加速扩张时,中央政府及时采取“逆周期”调节措施抑制国家经济过热中,得到很好的体现。
3、信号机制:作用
改革开放前,计划经济使得价格这一“硬信号”在宏观调控中作用不明显;改革开放后,价格信号代替数量短缺信号传递着经济平衡情况的信息,发挥其经济运行状况的晴雨表及资源配置的方向器的作用,物价上涨率成为控制经济增长速度的一个重要上线约束,这有利于政府根据价格信号,更加及时、准确的作出宏观调控的决策。
参考文献:
①王小广:《中国经济告诉增长是否结束?》,中国经济出版社【M】,1999年12月第1版。
②姜彦福:《我国国家经济安全态势观察报告(1999~2000)》,经济科学出版社【M】,2000年10月第1版。
③杜厚文、黄泰岩:《通货紧缩下的经济增长》,经济科学出版社【M】,2003年3月。
④毛学松:《对当前中国宏观经济的几点思考》,经济研究【J】,2006年1月。
⑤国家发改委经济运行局:《当前中国宏观经济形势与可持续发展》,中国远洋航务公告【J】2004年8月。
⑥郭树清:《中国宏观经济分析基础》,金融研究【J】,2005年第1期((总295期))。
⑦郝春禄:《中国宏观经济的发展模式与政策研究》,社会科学辑刊【J】,2006年第1期(总第162期。
⑧王梅、毛飞:《经济周期确定方法的选择与中国宏观经济常态》,生产力研究【J】,2005年10月。
简介及联系方式:
本人热衷于策划及研究,2005年建立艾特策划咨询工作室并担任策划总监,此间兼任高维视迅有限公司华南区广告经理,独立完成完成了《中国结艺市场营销策划案》、《mysee(广州)商业计划书》、《mysee大学生广告大赛策划案(报审稿)》、《mysee论坛整体规划》、《mysee论坛改版议案》、《mysee论坛站务人员义务与权限》等;协助完成协助完成《广州办事处推广方案》、《WEG决赛直播推广活动策划书》,参与mysee世界杯商务合作开展。另有研究论文/报告:陕西科考报告《足迹》、《华南地区高校贫困生心理障碍的探讨》、《2006年牙膏消费市场预测报告》、《新木桶原理--浅议汕头农业产业化》等。
E-mail:[email protected] MSN:[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