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了“旺季涨价”的国内空调业遭遇滑铁卢——有史以来的首次整体销量下滑。这也宣告了中国空调行业“灾难年”正式来临。专家称,这是之前空调厂商盲目扩充产能的恶果。 赛诺市场研究公司的负责人李昕向《第一财经日报》介绍道,今年1~6月份,国内家用空调累计销量达1547.5万台,比去年同期下降了5.07%。被国内空调行业称作“决战月”的6月,国内家用空调销量比去年同期下跌了7.76%。 中怡康时代市场研究有限公司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1~6月份,与去年同期相比,绝大多数国内空调品牌销量都出现了史无前例的下跌,海尔下跌1.77%,美的下跌15.71%,春兰下跌14.33%,奥克斯下跌33.44%,志高下跌5.73%,科龙下跌10.76%。 “今年以来,借助于铜、铝等原材料涨价的契机,各大空调厂家普遍调高了空调价格,但消费者不买账。”苏宁电器总裁孙为民向本报记者分析道,今年夏季全国大多数地区持续出现的多雨天气,也使得他们的处境雪上加霜。

“按照海尔空调的价格体系,为了保证合理的销售利润,宁愿销量下跌也不会降价促销。”海尔空调销售部一位负责人说。 中国空调市场销量上世纪90年代呈现爆炸式增长,但国家信息中心市场信息处的数据显示,去年空调年度销售量同比增长9.45%,与前年同期相比,销售量增幅减少8.56%。 “对于中国空调行业来说,今年是不折不扣的‘灾难年’。”帕勒咨询有限公司资深董事、国内家电业著名专家罗清启分析道,今年以来,受反倾销影响,国内空调厂家丢失了相当多的出口订单,原材料价格一路上涨和之前的盲目扩产,导致国内空调厂家的生产成本明显上升,而国内市场的需求量又呈现萎缩趋势,最终致使国内空调厂家在提升销售价格之后,旧的库存还没卖完,新的库存又大幅度攀升,根本没有回笼资金去准备下一个冷冻年度的生产。预计不少二、三线品牌在下一个冷冻年度会被残酷的市场竞争所淘汰掉。 --------------------------------------- 空调销售“旺季不旺” 销量同期下降51% 每日经济新闻/黄梅 与往年相比显得凉爽的天气,使得今夏空调销售遭遇寒流,销量同比下降51%;此外,电冰箱、电风扇等夏令家电同样面临销量锐减的尴尬。这是《每日经济新闻》昨日从上海市商业信息中心了解到的信息。 根据上海市消费市场信息快速反应系统的数据,6月1日以来,空调的销售量比去年同期下降了51,电冰箱的销售量比去年同期下降了21,电风扇的销售量比去年同期下降了7。在夏季,空调的销售额一般都占到家电专业店销售额的30以上,它销售的大幅下降将对家电专业店的销售产生很大影响。 苏宁电器相关人士表示,今年夏天气温不高,尤其是6月下旬到7月上旬气温偏低,这较大影响了空调的销量;虽然出梅后,气温迅速升高,但这时候已接近空调旺季的尾声,对空调的销售不会产生很大拉动力。 国美电器相关人士则指出,除了气温的原因外,今年5-6月间,市场上有两波空调销售高潮,其一,五一前后商家提前举办大型空调促销,使空调销售与往年相比翻了三番;其二,6月,空调企业在原材料涨价的压力下,先后宣告涨价,消息传到市场上,引起又一波空调抢购潮。这极大分流了市场容量,导致空调销售旺季不旺。 按往年的惯例,8月中旬前后空调销售将逐渐收官。如今“冷冻季”已逼近尾声,商家和厂家为抢最后一波销售热潮,联手开始了空调降价,如1匹和1.5匹挂壁式空调下跌的幅度在15左右。不过,上海市商业信息中心的统计显示,由于天气没有出现预期的高温,降价对空调销售的拉动仍旧乏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