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域经济发展战略思考 改善县域经济发展软环境的几点思考



     软环境相对硬环境(自然环境、基础设施环境)而言,是指可以随人为干预而改变的非物质产品形态的外部环境因素的集合,包括政治环境、法律环境、经济环境、社会环境等方面的内容。

  软环境的作用方式有两种:直接作用。其表现形式是政府部门利用掌握的资源,用行政手段对经济运行进行直接的调节和控制。很多情况下,政府部门发挥主体作用是通过基层的官员和执法人员的个人行为来实现的。间接作用。软环境的间接作用是指运用法律、法规、政策、计划、利率、税率、汇率、工资率、价格和其他参数对经济活动进行的调节,由于这些参数直接受市场影响,所以,间接作用主要是经济手段。

  软环境对经济发展的价值,正如计算机系统的软件和硬件一样,“软”环境水平的高低最终决定着整个环境的运营水平。“软”环境状况如何,既是县域经济落后的原因所在,也是推动县域经济发展这一“硬道理”的突破口所在。

  1.社会和企业之间的利益关系

  县域经济发展中,利益驱动是一切经济活动的原动力,也是软环境作用的实质。无论是通过什么方式作用于经济,最终都要依靠经济杠杆来调节经济主体的经济利益,这是软环境作用的一个显著特征。无论软环境所起的作用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其实质都是指向经济利益。软环境的激励和引导作用都是要通过提供更大的获利机会,鼓励经济主体按着决策者所期望的方向发展。从根本上讲,社会与企业之间的利益具有一致性,这就在社会上形成了改善环境———经济运行———社会发展———进一步改善环境的良性循环。在这种周而复始的循环圈当中,第一个环节必须是环境的改善,确切地说是软环境的改善。不良软环境或者软环境不利于经济发展显然起负面影响,其实质仍然是最终影响企业的经济利益。软环境的负面影响,一方面是软环境约束规范功能的体现,即主动对经济主体的利益加以限制;另一方面,软环境不够完善,造成一系列不良后果。这是真正意义上的软环境的负面影响,因为这个不良影响实质上是对全社会而言的。

  在县域经济发展中,如果把资源从民营经济大量转移到公共建设部门,从而形成公共部门过热,民营经济过冷的局面。我们可以通过排除掉通货膨胀的因素,用利润增长率减掉通货膨胀率的实值利润增长率,看有多少企业的利润增长是正值?还有就是薪水增长率减掉通货膨胀率,有多少人的薪水增长还是正的?如果实值薪水增长率、实值利润增长率是负的,而GDP增长率是正的,就意味着大量资源从民营经济转移到公共建设领域的结果。政府通过对公共建设领域的投入,通过造桥铺路可以增加建筑工人的就业量,但是真正雇佣了90%从业的是占我们经济总量70%的民营经济。如果民营经济因此失去资金来源,造成衰退的结果,会使得大量的人员失业。政府应当让民营企业赚更多的钱,它会产生滚雪球的现象。政府需要协助企业进行一种特殊的转型,也就是从过去的“一”制造环节转到“六加一”(六是大物流环节,包括产品设计、原料采购、仓储运输、订单处理、批发经营和终端零售)的高效整合。只有做成“六加一”的整合,才能替企业创造可观的利润,而企业赚更多的利润之后,它就会给员工更多的薪水,员工才会多消费。企业扩大生产赚更多的钱,才会去做转投资,才会有乘数效果。这是一种良性循环,这就是供给创造需求的新思维,而不是简单的要求企业增加产能。

  2.营造一个环境支持体系

  进入市场经济以后,政府部门对经济运行的干预就从直接管理转变为营造良好的经济环境。软环境营造的最终目标主要是营造一个环境支持体系,保证县域经济发展有一个良好的政治环境、法律环境、经济环境、社会环境。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良好的软环境,需要有健全的机制。县域政府在机制运作上要下决心革除一些职能部门的旧的有碍于优化环境、发展环境的职能和运作方式。在县域经济发展中,各级政府和职能部门应建立科学的决策体系,进一步加强对县域经济的领导,把发展县域经济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摆上重要位置,把发展县域经济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纳入正确轨道。努力使县域范围内的民营企业在注册登记、土地批租、金融贷款、人才引进、税收管理、生产经营范围、外贸自营进出口权等方面与其他类型的企业享有平等待遇,为他们创造与其他类型企业平等竞争的条件。同时还要出台多重激励措施,促其健康发展。

  良好的软环境,需要政策要有效。县域一级地方政府的政策,一方面是党和国家大政方针的具体体现,另一方面又是当地具体条件因地制宜的反映,它本身就是政府实行管理的表征,所以一定要有效,无效的管理等于不管。要建设良好的“软”环境,首先就要研究国家和地方的产业政策,帮助县域内民营企业制定发展方略,对制约民营经济发展的各种行为要坚决取缔,对一切不符合国家规定的“内部文件”应坚决废止。创造宽松的政策环境,使民营经济健康发展。

  良好的软环境,需要服务要到位。这里所说的服务主要包括:信息服务:要利用现代信息网络,为县域内的民营企业搜集、筛选、发布有关信息,减少民营企业经营行为的盲目性和局限性。 科技服务:在促进“产、学、研”的结合中,推动民营企业、科研机构和大学间成立共同研究的技术开发机构,并且以市场为导向,加强科研成果的生产转化率和市场成功率。中介服务:要以市场为中心大力发展社会中介,包括融资中介,人才流动中介,新技术推广中介,进出口贸易中介等,要促使其按照市场经济的规律,有效地运行、运转,并真正成为连接民营企业、政府和研究机构的桥梁,成为民营企业发展的综合性服务机构。

  良好的软环境,需要各方支持要有力。对于县域范围内民营经济发展的支持,应该是全方位的。但是最重要的支持是创造稳定的区域环境。政府及管理部门对民营企业要落实政策,简化手续。各种检查应规范,由有关部门统筹安排,非经批准,不得随意干扰企业。当然政府也应该引导民营经济完善内部管理,规范财务核算,合法经营,照章纳税。要采取积极措施,提高公务员的执法素质,从尊重纳税人、保护纳税人、支持纳税人的立场出发,为民营经济的发展保驾护航。坚持“两手都要硬”的原则,一手抓打击犯罪,一手抓道德建设,排除一切不利于民营企业发展的社会因素,使民营企业的合法权益和人身安全都得到有效保护,从而支持和推动县域范围内民营经济的快速发展。

  综上所述,“软”环境建设,不仅可以促进县域经济的发展,同时也是一方政府的形象工程,可以吸引四方资金,八方来客,正是应该有所作为的地方。

 县域经济发展战略思考 改善县域经济发展软环境的几点思考
  参考文献

  [1] 辛晏,王金磊,蒋忠诚.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下支持辽宁民营经济发展的对策研究[J] 区域经济与产业经济, 2010

  [2] 鹿 丽,孙建富. 关于辽宁省民营经济发展的思考[J] 大连海事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09.04

  [3] 赵景芬. 辽宁民营经济竞争力提升对策[J] 集体经济, 2011.06

  [4] 王世红,李 轲. 软环境理论研究:梳理、整合与反思——基于 1989- 2011 年维普期刊文献的分析[J].科技经济市场, 2011.01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47730.html

更多阅读

儿童书法学习中的几点思考原创

儿童书法学习中的几点思考□ 李加文  目前儿童书法教育如火如荼,很多家长把学生送到各种各样的培训机构,甚至是著名书家那里学习,这对于继承中国传统书法艺术,弘扬中国民族文化,无疑是很好方式。然而现在很多社会培训机构与个人为了

贺安杰:加强和改进党委系统调研工作的几点思考

加强和改进党委系统调研工作的几点思考○贺安杰在新形势下如何做好党委系统的调查研究工作,提高调查研究的水平?我从更新观念、把握方向、完善制度、创新机制、加强队伍五个方面提几点思考。一、更新观念观念决定思路,思路决定发展。只

声明:《县域经济发展战略思考 改善县域经济发展软环境的几点思考》为网友影子淺笑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