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富简历
一个靠卖菜的收入勉强读完高中的奉节打工妹黄华,其29年的人生经历简直就是一部白手创业的“教科书”:从一贫如洗到百万富翁,她不服输、不服气,几经摸索打拼,这个高中毕业生从研究生培训方面寻到商机,并一步一步将她的考研培训班发展成全国连锁,实现了从打工妹成为大老板的梦想。生意日渐做大的黄华很忙,上周记者联系到她时,她正在老家奉节打理那边公司的生意。为了不误和记者约定的采访,结束谈判的当晚便往主城赶,尽管到重庆已过凌晨,但第二天上午仍兴致勃勃接受采访。
做事说话干练,对人热情,是记者对这个重庆妹子的第一印象。
闲聊出的商机
尽管黄华以前涉足过很多行业,在老家的煤矿、运输行业打过工,积累了一些经验,但事业真正起步并发展壮大,还是靠考研培训班。那么这个高中毕业生,是怎么做起学历比自己高许多的研究生的生意呢?
1998年,先后通过法律专科、本科自学考试的黄华,在生意遭遇沉重打击后,抱着提高管理能力的想法,自费到四川经济管理学院读MBA研修班。
一次在饭桌上,同桌的川大老师无意中说到,现在考研的学生很多,但成都只有一家培训班,而且都是本地大学的老师,如果北大、清华的老师肯来上课,肯定报名上课的人更多。
说者无心,听者却有意。“当时我一下就意识到这是个难得的商机。”随后,黄华在校园观察:很多同学为考研在教室里熬通宵。不少同学也说,考研前的苦读效果并不好,有时劳累过度反而会影响发挥。
同时,她又打听到,当时重庆、成都还没有一家正规和权威的考研培训学校。为了得名师点拨,不少同学不远千里到北京参加各种培训,路费、报名费、食宿等开销起码要四五千元。
如将北京的名师请到重庆搞培训,既免去了学生舟车劳顿之苦,又能从中找到商机,岂不一举两得。多年生意场上的磨练,让黄华下决心挖掘这座金矿。
四次登门请名师
两个月后研修班毕业了,黄华开始着手筹备考研班。她很清楚,考研班成功与否,就看能否请来北京名师。在北京朋友的帮助下,她找到中国原考研命题组组长杨树先。
黄华称,之所以一来就从重量级人物入手,并不是盲目乱撞,因为她打听到,杨树先曾在重庆一中读过书,也算半个重庆老乡,老乡见面再怎么也得给个说话的机会吧。再说,杨树先如能出马,考研班就有号召力了。
说归说,资金实力均不济、连北京都未到过的山妹子,要想请动教育界的名人也绝非易事。
1999年1月的北京天寒地冻,一下火车,黄华直奔杨树先家。不料吃了闭门羹——对黄华贸然来访,杨教授似乎并不欢迎,甚至连门都没让她进。相信金石为开的黄华冒着鹅毛大雪在杨教授家外等候着。半小时后,被打动的杨教授终于将黄华请进屋,但拒绝了黄华的邀请。
虽然首次登门失败,但黄华却看到了希望,“杨教授虽拒绝了我,但从短暂的接触中我感到,他和他夫人的心都很善良。”于是,黄华打算以“曲线救国”方式再请杨教授出山。
第二次登门时,她求杨教授夫人帮忙说服杨教授。此招立竿见影。到第三次登门,杨教授的态度转变了,口头答应考虑一下。到黄华第四次登门时,终于打动了杨教授——答应了黄华的邀请。
有了名师助阵,办考研班的事变得顺利起来,以杨树先为主的专家团队很快搭建完成,并与北大达成师资共享的合作。
办考研班头年赚了40万
黄华回到重庆就开始寻找办学地点,她找到重师并达成联合办学协议。1999年2月,黄华的考研学校正式成立。从筹备到开业,仅用了1个月。黄华给学校取了一个响亮的名字——点金学校,意为经名师点拨,对学员能起到点石成金的效果。
如果说请名师以及与大学谈合作,这些过程都算顺利,那么,考研学校开张后能否顺利运行,才是对这个年仅23岁的女孩考验的开始。在当时的重庆市场上,已有好几家考研培训学校,办学资质和水平参差不齐。
第一次招生,黄华印了三万份海报,在市内各高校以及公共宣传栏张贴。忙了近一个星期,才把海报张贴完。不料,他们前脚贴上,后脚就有人上前撕海报。甚至还有一次,黄华在一个公共宣传栏里张贴海报时,还受到威胁。黄华鼓励自己和员工们:不要怕,我们是合法经营。同时与各高校保卫处联系,确保自己的合法利益不受侵害。
同时,为打开局面、树立品牌,黄华请杨树先教授来渝作了一次关于考研考前复习的讲座,让重庆学生与名师面对面。“讲座地点设在重师,开讲那天,只能容纳600多人的重师电影院,一下子就来了1000多人,过道里、走廊上站满了想考研的学生。”黄华回忆,而在7月1日正式开班时,一天就有200多人报名,每人培训费300元,总计6万多元。当年暑期班,黄华一共招了1200多人,收到的学费近40万元。
考研学校发展全国连锁
一炮走红后,第二年,点金学校的培训点迅速从重师扩展到重大、西师、西农,并在成都设了分部。培训内容也从单纯的考研培训发展到GRE、英语四六级考试和高考补习。
为了做大培训蛋糕,黄华开始以连锁加盟方式,将学校推向全国。“我们出师资、品牌、管理模式和提供信息,对方出资金和场地。”如今,点金连锁学校已在山东、上海、河南等省市落地。当初学校启动时黄华东拼西凑投入的2万元,两年后,学校收入猛增至500万元。当年的农村打工妹真正成了百万富翁。
创富对话
毅力和商业嗅觉是成功的关键
可能是忙于事业的缘故,黄华至今仍单身未嫁,但其丰富的创业经历却给记者留下了深刻印象。从给煤矿和船运公司做调度,到请名师给考研学校授课,其实,黄华的事业说白了也很简单,就是做好中介。
-记者:你做生意有何诀窍吗?
-黄华:诀窍谈不上,关键得有一种不达目的不罢休的毅力,要能吃苦耐劳。当年我生意失败,穷困到一天只能吃一顿或两顿小面,但我从没想过放弃;此外,不要怕失败,不要担心亏损、怕认不到人等,这样将一事无成;当然做生意是要冒风险的,具备一定的心理承受能力也很有必要。
-记者:这些主观因素和品质,一些人也能做到,但他们为什么还是不能成功呢?
-黄华:除了这些,同样重要的就是要有意识地关注身边的商机,看准了就要及时出手,否则机会转瞬即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