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春馅饼还是陷阱 如何让挂钩型理财陷阱变馅饼



 挂钩世界杯概念股票、挂钩香港股市、挂钩国际原油价格、挂钩黄金、挂钩水资源……最近一段时间,挂钩型理财产品无疑成为近期银行理财产品市场的"主角"。但与此同时,对于挂钩型理财产品的非议也不绝于耳,甚至有人戏称"挂钩理财"是"挂钩陷阱"。挂钩型理财产品究竟是"陷阱"还是"馅饼"呢?

  挂钩型理财产品扎堆面市

  综观近期各银行推出的挂钩型理财产品,真可谓是"百花齐放",推出挂钩型理财产品的不仅有外资银行,也有内地的商业银行;不仅有外汇理财产品,也有人民币理财产品。与此同时,从挂钩的范围来看,也比以往有了较大的突破。

  3月20日,东亚银行推出一款与一篮子香港主板上市股票挂钩的保本外汇理财产品,主要是挂钩中国石油、中国建行、中国移动、中银香港和中国人寿这5只香港主板上市股票,产品按日计息,据称预期最高累计收益率可达19%;民生银行则推出了一款首次推出与2006年世界杯足球赛概念联动股票挂钩的美元产品,实际收益与阿迪达斯、法国旅馆集团、喜力、雀巢和春天百货集团5只世界杯足球赛概念联动股票挂钩,预期3个月税前最高收益可达6%;中国银行也在近日推出新一期汇聚宝的4个产品,其中有2个就是与国际原油价格和黄金价格挂钩的;光大银行在新一期本币产品A+计划中,率先挂钩原油期货价格,这款新产品为两年期挂钩型浮动收益,最高收益率可达8。50%;荷兰银行则在"世界水日"之际推出了梵高贵宾理财"标准普尔/荷银水资源指数挂钩结构性存款(第三期)"。

  投诉缘于对条款的"误解"

  在挂钩型理财产品层出不穷的同时,与此有关的投诉也接连不断,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对于收益率的投诉。据上海银监局的统计,自去年年底以来,有关部门接到了一些关于外汇理财产品的投诉,投诉的焦点集中在两个方面:第一,产品的收益率达不到预期的收益率;第二,产品的风险超过了投资者的预期。投诉的投资者基本上都是内地居民,被投诉的产品也以3到5年的长期产品居多,特别是挂钩型理财产品成为投诉的重点。

  挂钩型理财产品之所以投诉如此之多,关键还在于普通百姓对于它的一些"误解",如预期收益与实际收益的区别。有的产品宣传的最高收益率可达8。50%,实际上是指两年的收益达到8。50%,实际的年收益要除以2。

  对产品要足够熟悉

 第二春馅饼还是陷阱 如何让挂钩型理财陷阱变馅饼

  其实,对于挂钩型理财产品大可不必如此"妖魔化",特别是对于一些偏好风险的投资者来说,投资挂钩型理财产品在可能获得比目前一般理财产品收益高的同时,也锁定了投资风险。由于目前大多数挂钩型理财产品都能保住本金,因此你所损失的只是机会成本而已。在目前银行定期存款在扣除利息税之后低于通货膨胀率的时候,冒这样的风险,对于一些风险偏好性投资者来说,也可以算是一块不错的"馅饼"了。

  要让"陷阱"变成"馅饼",关键还是在于对产品要足够熟悉。有关专家建议,在购买挂钩型理财产品的时候,一定要对以下问题有所思考:这个理财产品究竟挂钩什么?在投资期限内的走势如何?它的最高收益是怎么来的?如何才能实现?实现的概率有多大?

  目前许多挂钩产品都设计了一个价格或指数的波动区间,区间范围往往是整个收益是否能实现的关键,这意味着并不是挂钩产品涨得越多,你的收益就越大。投资者一定要对于其实现的可能性进行判断,如果概率小,还不如投资那些固定收益率的产品来得更稳妥。一般来说,银行有义务向投资者解释清楚这些内容,只要你充分了解了这些内容并作出合理的抉择,无疑还是能控制住风险的。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477917.html

更多阅读

第二春馅饼还是陷阱 馅饼或陷阱?900亿再融资集结号

     众房企正在彩排一场关于再融资的资本狂欢。  自新湖中宝股份有限公司(600208.SH,以下简称“新湖中宝” )领衔房企再融资开始,到近日招商地产(000024.SZ)高达65亿元的融资方案重磅登场,再到9月18日莱茵达置业股份有限公司(000

第二春馅饼还是陷阱 家电促销 馅饼和陷阱同在

  十一黄金周已经过去,同以往每次黄金周一样,家电厂商依旧赚得钵满盆满,无不沉浸在销量猛增的喜悦之中。然而,享受了家电厂商种种促销优惠的消费者在心情平定之后,看着新买的家电,细一琢磨,往往会发现,自己并没有像厂商促销广告宣称的那

第二春馅饼还是陷阱 “秒杀”营销 是馅饼还是陷阱?

 本是网游打怪招数的“秒杀”被购物网站拿去使用后,如今已经成为风靡网络的营销利器并且正在向实体商家蔓延。家具、电器、服装、零食……都被列入了秒杀范围,千元万元产品,1元即可抢购,毫无疑问,这是“秒杀”的魅力所在,天上掉馅饼的游

声明:《第二春馅饼还是陷阱 如何让挂钩型理财陷阱变馅饼》为网友衆難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