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天然气转换 温州炒商的人马转换



社会对温州人有太多偏见。

其实,无论是投资房产、煤炭还是收购国企,都是正常的投资行为,真正炒作的成分有限。

温州炒商的人马转换

作者简介:钟朋荣,北京视野咨询中心主任,教授

温州人要由“马”变成“人”

近年来,温州出现了两个新概念;一个是“财团”,一个是“炒”。这两个概念的出现说明什么?说明一部分温州人要由“马”变成“人”。

所谓“马”,即当牛做马。20多年来,温州人主要通过产业经营,即通过实实在在地造皮鞋,造打火机,通过“白天当老板、晚上睡地板”,通过“走遍千山万水,说遍千言万语,想尽千方百计,历尽千辛万苦”,创造了巨额财富。在中国股市最火爆、全国五、六千万人炒股的情况下,温州那么多有钱人,几乎无人炒股。温州的股票交易量在浙江是最低的。在全国那么多企业纷纷跑上市的情况下,一个拥有10万家企业的温州,没有一家民营企业上市。长期以来,温州只有一家上市公司,且是国有企业。可见,温州的财富都是造出来的,不是炒出来的,是做产业做来的,是当牛做马做出来的。

经过20多年的发展,温州有一批企业完成了资本的原始积累,千万富翁、亿万富翁不在少数。整个温州有2000多亿的民间存款和1000多亿的现金,这些资金需要寻找出路。而温州的发展空间有限,加上中国的资本市场很不完善,民间投资渠道很少,因此,一大批资金转向了房地产市场,转向了外汇市场(温州人炒汇而不炒股),转向了其他金融投资。而温州几大财团的出现,也是这种转型的产物。成立财团的初衷,就是介入金融,进行投资和资本运营。

如果把产业经营比作“马”,即当牛做马,则可以把投资和资本运营比作做“人”。由做产业转向做投资,由产业经营转向资本运营,是由做“马”转向做人。做“人”不要自己亲自走路了,只要找一匹好马,骑在马身上,马走到哪里,自己就跟到那里。自己在企业不是做总经理,而是做董事长,甚至只做个股东,等着分红,用不着自己亲自做。

另眼相看温州人的“炒”

什么是“炒”?

一件服装在广东卖100元,在西安卖300元。某些信息灵通者发现了这个价格差,进行长途饭运,赚取巨额利润。这是发现了价格差,不能叫“炒”。

股市上的庄家利用种种优势,制造虚假信息,先将股价打压下去,再大量购买;然后又制造虚假信息,将价格炒上去,再高价抛售。这种通过人为制造价格差并通过这种价格差而牟利的行为,才叫炒作。

先看“炒房”

的确有一部分温州人通过房产买卖赚了不少钱。但这种交易差价是否都是由温州人炒出来的。

据我所知,温州人在房产交易中的利润主要来自四个方面:

一是发现价格差。比如上海前几年的房价很低,温州人率先发现了上海的房价被严重低估,于是大量购进。一两年后,果然不出所料,上海房价大涨,温州人大发其财。我经常去温州出差,发现温州各家高档宾馆里都有来自全国各地的众多楼盘在那里推销。这给温州人提供了大量的选择机会,使温州人拥更多的信息优势,他们能众多楼盘中发现商机。

二是批零差价。温州人的特点是联合作战,经商如此,买房也如此。他们将几十户分散的资金凑在一起,共有几千万,甚至几个亿,将整个楼盘,甚至一个小区整体买下来。由于大批量采购,其价格自然就很低;然后各家各户再按正常的市场买出,就能赚得可观的批零差价。

三是资金收益。温州人有钱,而许多房地产开发商严重缺钱。不少项目楼房盖了一半,甚至刚刚开工,就没有后续资金,银行不贷款。因借贷无门,有的甚至到典当行高息典当。在这种情况下,温州人拿出几千万甚至几个亿,预交房款,实际上变相给开发商放贷,开发商以极低的预售价卖给温州人,房子盖好后,温州人再以正常的市价出售,其中的差价,很大一部分是温州人的资金收益。

当然,不排除温州人在某些城市,特别是某些中小城市,通过炒作而发财。但我相信,象上海这样的大城市,其房价绝不是温州人能炒得起来的。最多我们可以说,因为温州人的加入,使需求量扩大,导致价格上涨,温州人从涨价中受益。因此,把温州人的购房行为,特别是团体购房行为,都称为炒房,是不符合实际的。

再看炒煤

这几年,有些温州人到山西等地投资开矿,或购买煤矿,于是,媒体又把温州人的这一投资活动称为炒煤。

一部分温州人从加工工业转向煤炭开采,这符合宏观经济的大势。中国经济的现状是,加工工业过剩,而上游的能源、原材料产业处于瓶颈状态。正是基于这种现实,我曾建议部分民营企业应当向上走,向外走。

部分温州企业投资煤炭开发,是正常的产业投资,而且一般都是中长期投资,并非倒煤,更非炒煤,不应该扣上一个“炒”的帽子。

在这次煤炭安全治理中,国家关闭了几千家小煤矿,估计也有一部分温州人的煤矿在被关之列。这说明,在中国投资,既要考虑市场风险,更要考虑政策风险。

国家关闭部分无安全保障的煤矿,并不能说明民营企业就不可以投资煤矿。对于那些有资金实力的企业来说,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在符合国家各种要求的前提下,投资于煤矿这种处于上游的瓶颈产业,既可以避免恶性竞争,也可以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应该说是一种明智的选择。

三看“炒国企”

近年来,已经有不少温州人在国企改革中发挥了积极作用,比如高天乐,他收购了几十家国企,做得比较成功。

国有企业转制和产业整合,是民营企业重要的投资机会。牟其中虽然有罪,已被判刑,但他提出的99度加一度的理论,至今我仍很赞成。即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全国烧了很多水,但只烧99度,改革开放以后,民营企业将这些水拿过来,只要烧一度就可以了。

对于整个社会来讲,这种整合存量的方式,可以节省社会资金,可以减少耕地占用,可以避免重复建设和生产能力过剩,国家应大力支持。

对于企业来讲,通过整合存量进行产业扩张,投资省。见效快,风险小。许多民营企业正是通过这种方式而迅速壮大。因此,部分温州企业参与国企并购,是加快发展的一条捷径。

企业并购分为三类:一是养儿子,即将企业兼并后作为儿子养;二是养猪,即将企业兼并后作猪养,养一两年后,猪养肥了,就把它卖掉;三是当人贩子,即将企业兼并后,立即转手卖掉,低价买进,经过包装后,高价卖出。后一类,我们也可以把它叫做“炒国企”。

 温州天然气转换 温州炒商的人马转换
从我所知道的情况看,温州人收购国企,目前主要是前两种,更多的是第一种。即他们是为了进行产业扩张和产业转移而进行国企收购,收购的目的不是倒卖,而是为了做产业。因此,我们不应该将温州人并购国企的行为简单地称为“炒国企”。

总之,温州人这些年无论是投资房产、煤炭还是收购国企,都是正常的投资行为。这些投资行为有的是为了进行产业扩张,有的是为了进行产业转移,也有的是为了走产业经营与资本经营相结合的路子。这些投资行为多数都是比较理智的,也是比较成功的。在这些投资活动中,或许夹带着炒作,但真正炒作的成份很有限。因此,将上述投资活动都归结为“炒”字,并不符合实际,这其中包含着某些人多年来所形成的对温州人的偏见。

温州人应远离“炒”字

我并不反对温州人做资本运营。但资本运营也有两种做法:一种是脱离产业做资本运营,即通过寻找甚至制造时间差价和空间差价获取暴利。包括买卖股票,买卖国有企业,买卖房产等等;另一种是围绕产业经营做资本运营,资本运营只不过是加快产业发展的一种手段。比如,不是通过买地、盖厂房去发展产业,而是通过兼并、收购去发展产业。这里的兼并收购活动虽然也是资本运营,但是它是围绕产业发展而进行的资本运营,资本运营只是加快产业发展的手段。我主张温州人主要应从后一个层面进行资本运营。

在这里,我建议温州的企业家以及所有的中国企业家都应当认真读一读德国人赫尔曼8226;西蒙教授撰写的《隐形冠军》一书。这本书不仅深刻分析了德国企业的发展模式和成长道路,更揭示了德国企业家的产业精神和关注的品质。

德国众多的企业家既不象部分美国人那样好大喜功,追求什么世界500强,他们隐姓埋名,踏踏实实地做事,专注于某个细小的领域,做专做精,做成世界老大;他们也不象某些中国企业家那样浮躁,都希望通过投机取巧,通过当标王一夜成名、一夜暴富,而是几代人、几十年甚至上百年专注于一个产业。用愚公移山的精神,世世代代挖那座山。据西蒙教授统计,在这些隐形冠军中,42.9%的样本企业经营的时间超过50年,24.4%的企业超过100年。

某些人小看浙江、温州的小商品和“小狗经济”模式,温州人自己不要小看自己。象德国人那样把自己所做的这个产品,踏踏实实地做下去,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做成世界老大,做到几亿美元甚至几十亿美元,已经足矣!产业精神是温州的成功之本,千万不要有了几个钱之后就丢掉了这种精神,就去炒这炒那,而应该将这种精神世世代代传下去。靠炒作不能让一个国家富起来。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478208.html

更多阅读

观湖园:温州炒房团是否封杀武汉和记黄埔

观湖园:温州炒房团是否封杀武汉和记黄埔前不久,据《瞭望东方周刊》一篇《温州炒房团“封杀”和记黄埔称被其下套》文章内容显示,上海和记黄埔利用御翠豪庭楼盘项目购房合同当中的补充协议来“强拧”温州消费者事情。文章当中提到,温州

温州炒房团怎么不炒了 温州炒房团从未离开

  《浙商》记者 俞越  关键词 温州炒房团 房价   关于温州炒房团的传说,有千百种。在北京浙商商会副会长、全国房地产经理人联盟常务理事陈俊口中,温州炒房团的南征北战却沾染了一些枭雄气质。即使政策频现高峰低谷,炒房团

温州炒房团 知乎 温州炒房团逃离楼市真相

 随着楼市新政逐渐发酵,温州炒房团对楼市投资意见出现分化,除了仍有部分豪赌楼市反弹之外,一些资金正在试探性选择二三线“价值洼地”城市投资,也有部分转移到非房地产领域:股权投资(PE)、黄金甚至大蒜。几乎每一次市场的高潮与低谷,外界

温州炒房 “温州炒房团”缘何成了作秀道具

6月中旬以来,关于“温州炒房团”的报道频频见诸报端。有媒体称,温州人抄底深圳楼市,某些楼盘价格因此暴涨30%。对于这些报道,饶明傅(化名)表示,“这种炒作手法,许多地产商5、6年前就在用了。”饶曾供职于温州某报房产部,是许多大型炒房团

周芳:24岁开始炒房的温州女孩

周芳:“温州炒房团”29岁百万富翁发家故事   周芳,导致国家加强对房地产业进行宏观调控的“导火线”之一的“温州炒房团”中的一员,24岁开始炒房,今年29岁身家早已超百万。  从上个世纪末开始,就有贴着“温州”标签的炒房团“周游

声明:《温州天然气转换 温州炒商的人马转换》为网友槍藏進風衣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