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水良:从国人“劣根性”透析“中国式民企管理”



在中国,由于地域广阔、人口众多、民族众多,作为统一的中华民族,形成统一的文化和民族意识高于一切。在所有中国人心目中,已经不自觉地先求同再存异。在文化上,以孔孟程朱学说为主的儒家文化一直主导着中国人的心灵。

中国式管理,是指以中国管理哲学来妥善运用西方现代管理科学,并充分考虑中国人的文化传统以心理行为特性,以达成更为良好的管理效果。中国式管理其实就是合理化管理,它强调管理就是修己安人的历程。中国式管理以“安人”为最终目的,因而更具有包容性;以易经为理论基础,合理地因应“同中有异、异中有同”的人事现象;主张从个人的修身做起,然后才有资格来从事管理,而事业只是修身、齐家、治国的实际演练。

“中国式管理”理论足以令每一位国人兴奋、自豪,但是我们要清楚地意识到“中国式管理”还存在误区,本文从国人“劣根性”透析“中国式民企管理” 我们只有发现这民族人性和文化传统劣根,反省这劣根,“中国式管理”才无愧于中国人的“中国式管理”。在此探讨“中国式管理”,笔者认为应该从国人“劣根性”探讨,只有从劣根上解决,才能使 “中国式民企管理” 和中华民族的文明进步。

中国民营企业素质差,最主要的“差”还是一种文化素养。在大部分民营企业老板头脑中,很少有尊重人才、尊重员工、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有的只是“效率和利润”观念,血缘亲缘观念、自我崇拜意识、帝王观念。中国历史上从未出现过启蒙运动和文艺复兴,没有经历过欧洲近代历史上的那种以人性解放、民主和人权为取向的精神洗礼。中国人普遍未形成欧洲人那种尊重个人、人性至上、以人为中心的基本价值观念。中国民营企业老板自然也没有形成这种观念。

中国传统文化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对人性的漠视、对个人尊严及权益的忽略、对人的创造力和自由精神的否定。中国历史上从未经历过欧洲文艺复兴这样伟大的人性解放运动,在我们民族文化的深层次以及民众心灵最深处、都尚未形成西方社会的那种强烈的人权观念和尊重个人意志的思想,整个社会的人文精神严重缺乏。这种状况直接影响到民营企业家的思维及行为方式,使得中国民营企业的发展仍然处在初级阶段。

大部分中国人缺少人文精神,那就是对人的尊重、对人性的尊重、对人文主义的崇尚、对民主自由的理解、对封建专制的排斥、对客观事实和科学原则的承认、对人的深层次需求的了解。事实上,这不仅仅只是一种人文精神,更是一种民族精神、一种社会精神,是整个社会和整个国家文明进步的根本动力。对于一个落后的社会而言,整个社会都缺乏这种精神;对于一个文明社会而言,整个社会都充满着这种精神。纵观世界各国,这种精神越多的国家、其经济也就越发达,而这种精神越少的国家、其经济就越落后。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绝不是由地理位置、能源矿产及自然资源等因素决定,而是由这种精神因素决定。同样,一个企业的经济发展更是由这种精神所决定。

  

中国人办企业的普遍心理状态是——靠机会发财,靠资本运作发财,靠超常规运作发财。但是,却忽视了一个最能发财的依靠对象——人。无数事实证明,真正有独立人格、有深刻思想、有人文主义观念的职业经理人很难长期在一家劣质文化企业中工作,因为劣质文化企业的老板的文化形态通常都是独裁型、封闭型、农民型,两种文化形态的人在一起共事,双方的思想、对事物的看法、对其具体问题的处理方式都有不同。劣质文化的企业群体往往有这么一种心态,要在精神上压倒所有的下属。在他的潜意识中,要求下属不仅在工作上服从自己,而且还要在思维方式和思想观念上跟自己保持绝对一致。对于那些学历高、精神境界高、但工作上又和服从自己的下属,老板们仍然不满意,总认为他们清高、看不起自己,于是千方百计从工作上找他们的毛病,拼命找出他们的种种错误,然后加以无限夸大,以证明自己的能力,进而要求对方在精神层面上服从自己。如果某一个人长期保持自己的思想境界,不愿真正对老板表示衷心臣服,时间一长他就得面临被“炒”的境地,即便他的工作做得再好也无济于事。很多老板宁愿要那些工作做得差一些、但在精神上服从自己的下属,而不愿意要那些工作做得好、精神上保持独立性的下属。

一个素质较高的职业经理人,如果想在劣质文化企业中长期工作,不仅在工作上得服从老板,而且还得顺着老板的脾气,在各方面迁就老板、要装出一副思想上和老板完全一致的样子,同时面对公司内部长期形成的粗劣的管理方式必须接受或忍受,如果经常性提出不同看法,其处境就会十分危险。很多民企老板在用人时有一种十分矛盾的心态,一方面,他们花高薪请人才来公司工作,希望人才来了以后能提升公司的经营管理状况,另一方面,他们又往往不能够接受人才对企业经营管理提出的很多具体整改意见,在每一个老板的内心深处,总有一种深深的自我崇拜意识,总认为自己的做法才正确,而接受了外来人才的建议,就等于否定了自己一贯的主张,这在他们的自尊心上都无法接受。在很多时候,老板总是处在一种与职业经理人“心理较量”和“精神战争”状态,总是要用种种办法来证明自己比“你们这些家伙”要更高明。民营企业职业经理人在推动企业正规化管理过程中,最大的阻力往往不是改革方案本身的合理性、中层干部的配合度和员工的接受程度,而是企业最高决策者的不支持、不配合,不理解,不认同的态度。一般人往往认为,企业改革的最终受益人是企业所有者,还有什么理由不支持呢?事实上,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看一下袁绍的例子就可以了,袁绍手下的谋士田丰、沮授、许攸帮助袁绍出谋划策,如果采用这些计策,最终受益人将是袁绍本人,但袁绍不仅不采用,还把田丰砍头、把沮授关押起来,把许攸气走。  

 曾水良:从国人“劣根性”透析“中国式民企管理”
    

欧洲中世纪黑暗的神权统治把个人主义和首创精神压抑到最低限度,整个社会的一片死寂,而倡导人性解放的文艺复兴运动在中世纪的黑暗中划开一道闪电,继之而来的资产阶级革命则是从政治上摧毁了压抑人性的政教合一的政治体系。欧洲在从思想上、政治上解决了人性解放问题之后,个人的首创精神如火山爆发般的冲涌而从,十八、十九世纪爱迪生的电灯、瓦特蒸汽机、珍妮纺纱机、蒸汽船、铁路、电报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而出,用马克思的话来讲,“资本主义在一百多年中创造出的财富超过了人类历史几千年创造财富的总和”。正因为有了这些物质发明,欧洲人才得以进行地理大发现,得以把先进的物质技术传播到世界各地,推动整个人类文明的发展。

在任何一个社会中,人的首创精神被发挥得越多,社会就越进步,而被压抑得越多,则社会也就越退化。一个把人本身当作目的、一切政策和法律都体现出解放人、尊重人原则的社会,由于人的首创精神得到最大发挥,科学家发明家不断涌现,科学技术就繁荣,社会生产力就腾飞,社会物质财富就充足;而一个把“物”和“财”当成目的、把人当成手段的社会,科学家发明家寥寥无几,其意识形态和社会政策诸方面都体现出对人的首创精神的压制、体现出对人的尊严和自由的否定,在这种生活中,人的首创精神被压制到最低限度,社会没有发明创造,科学技术滞后,生产停滞,整个社会陷入贫穷落后状态。

(作者:曾水良、周从亮)

慧泉(中国)国际教育集团

温州赛格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478236.html

更多阅读

曾水良:再谈民企职业化管理

改革开放以来,民营企业大起大落,起起伏伏,令人扼腕。据有关数据统计,全国有70%以上的民营企业在轰轰烈烈中诞生,又在轰轰烈烈中死去,仅剩不到30%的民营企业能够顺利地迎来自己企业生命的第二春。   回顾过去,管理是企业发展的最大瓶颈,民

寒冷的冬天 主题说明 曾水良: 民企今“冬”不寒冷

次贷危机的爆发导致全球金融体系动荡。中国作为世界经济体的重要一员,也受到了强有力的冲击。银行银根紧缩,导致投资放缓、经济活动疲软,最终使中国的民企经历了一次“洗牌”,并且在全国迸发了“中国民企寒冬”已经来临的论调!   面

曾水良:中国民企通病探究(2)

与外资企业相比,民营企业虽然有种种的缺陷和先天不足,但却有着一种外资企业永远不可能具备的东西——对祖国的一份最真诚的感情和对民族的一份最执着的忠诚。这一点,无论管理得多么优秀的外资企业都是不具备的。民族企业就是民族企业,

曾水良:怜悯搀扶式传承是中国民企的通病

拿破仑在一次打猎的时候,看到一个落水男孩,一边拼命挣扎,一边高呼救命。这河面并不宽,溺水者四肢尚能动弹,这时候拿破仑不但没有跳水救人,反而端起猎枪,对准落水者,大声喊到:你若不自己爬上来,我就把你打死在水中。那男孩见求救无用,反而增添了

曾水良:如何制定民营企业的战略规划

很多民营企业为什么做不大、做不强、做不久?原因可能有很多,但很多时候都是战略出了问题。对企业而言,没有战略,或是战略不科学与不合理,都会导致盲目扩张、竞争乏力、执行不力、成长无后劲等诸多问题的出现。如何才能制定合理有效的企

声明:《曾水良:从国人“劣根性”透析“中国式民企管理”》为网友亽館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