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水良:中国民企先天不足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营企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为我国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做出了极大的贡献,但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和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在新形势下民营企业在其发展中遇到了一些问题,如融资困难、信用不足、人才匮乏民企基础薄,包括、硬件基础、管理基础,单从产业准入方面观察,民企占据了国民经济最微利的行业,从整体规模上看,民企仍然表现为“弱、小、散。”等。

因为它只有短短的二十来年的历史,所以基础相对较弱。中国企业数量以千万计,绝大多数都是民企,民企整体人力资源薄弱、员工文化程度、水平参差不齐。民企在社会资源分配中处于劣势,在人力资源、银行贷款、政策扶持、产业准入等方面长期受到歧视。从民营企业的角度来说,其经历的历史背景,使得他们有明显强于其他所有制形式企业的直接掌控企业资源的冲动,民企老板以社会边缘人士居多,先天性素质不高,很多民企业主是靠中国社会转型中的一些机会而发迹起来,素质并未同时提高;但是,随着公司的业务量扩大、组织机构扩充、公司人员增加、资金流量增大,中国民企先天不足各种问题也随之出现。通常为:

思维方式:民企老板大多是从个体户和小规模企业开始起步,初期的成功完全是靠个人感觉灵敏的触觉,无需什么精确的数据论证,但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之后,老板并没有采用精确评估报告和系统财务核算等量化手段来进行决策,而是继续采用原有的个人感情决策方式。

民营企业老板大都缺乏一种稳健踏实的行为及思维方式,行为和思维方式呈现出太多的跳跃性,迷信灵感、相信超常规发展,着迷于奇思异想,认为只有这些才是企业发展的真正动力。这种思维定势的结果就是轻视踏踏实实、循序渐进的工作作风,造成经营管理上的非理性、狂热性、盲目性、模糊性、不可捉摸性。如果这种方式果真能够带来企业利润的增长倒也罢了,但我们认真看一看事实就会发现,在这种思维方式之下,中国大部分民营企业都是翻船和翻车。

创业动机:事实上可以说几乎所有的民企老板于创业初都是抱着名利为企业第一目标的,这一点在原生态民企就更为突出。但当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企业就需要整合很多内外部资源,企业主的先天性素质就直接影响到企业的发展方向。企业主如果没有以社会为责任的目标,就不会整合到丰富的社会资源;如果没有以客户为责任的目标,就不会与客户持续共赢发展;如果没有以员工为责任目标,就不会带来人力资源乃至企业整体的提升所以,民营企业的失败绝不是因为过程中的种种不可预见因素所导致,而是在企业初创时就已经埋下了失败的基因,失败成了一种宿命,成了无可逃避的规律。随着中国民营企业的壮大,中国市场经济秩序的不断完善,中国过快发展起来的民企,也需要对其理念和治理经历彻底的“凤凰涅槃”。就像我们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样:资本主义市场化和工业化的“课”必须补,补的过程就必须要承担先天不足的成本和痛苦。否则,就可能很容易走向事情的另一个极端,摔坏的最终可能不仅仅是民企本身。

人力资源:而从目前情况来看,民营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不完善是严重制约企业发展的一个重大问题,此问题严重阻碍了民营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在我国许多民营企业中,没有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理念,对人的管理强调通过“控制”和“服从”来实现人与事相适应,而忽视人的才能的发挥。在民营企业中,企业前景不明朗或内部管理混乱,员工职业生涯计划难以实现,工作压力大,缺乏职业安全感,个别企业薪酬结构不合理,工作标准过高等原因都不同程度地导致员工跳槽。他们没有意识到这些人的流失,不仅带走了商业、技术秘密,带走了客户,使企业蒙受直接经济损失,而且,增加了企业人力重置成本,影响工作的连续性和工作质量,也影响在职员工的稳定性和效忠心。

心无定性:中国民营企业老板最大的问题就在于“心无定性”,即心中没有一个恒定的、长远的目标,一边忙得晕头转向,一边又弄不清楚自己到底需要什么、想做什么、想达到什么目标,所有的活动没有一个贯穿始终的主题,容易摇摆、容易变化、容易心血来潮。民营企业老板变得太多、变得太快、变得自己都找不着北。民营企业老板心中普遍有一种过于强烈的渴望成功、企盼辉煌的欲望,这种欲望炽烈地燃烧着,其浓度和猛烈度远远超过当今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的企业家,而且,又大都有一种赌徒的心态,即不作长远战略考虑,不进行冷静的长远战略思考,没有战略目标,日常工作及企业一般事物总是在不停地“下注”,能嬴则赢,不能嬴则拉倒,永远做不到稍安勿躁。他们大都是跳跃性思维、决策呈流变状态,即任何决策没有稳定性,整个企业在老板的操纵下像一只猴子,不停地跳来跳去。

民营企业大多数为私人投资兴办,一般情况下企业主是集所有权与经营权一身,且决策管理时,只需对私人利益或少数投资者负责即可。民营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往往存在这样一个桎梏——个人专权的家长式管理模式。然而一旦企业走上了发展之路,规模逐渐扩大时,家长式的管理模式便会诱发一系列的问题,很容易造成决策的盲目、管理的混乱与权力的滥用,民营企业家大都是生意人出身,生意场上的尔虞我诈经历形成了其个性上太多的投机性,总是期盼着靠某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和某个策划高手的高明主意赚得一百万,大大地发一笔横财。在这种心态之下,民营企业家的行为中夹杂着太多的跳跃性、不确定性、不可琢磨性和心血来潮性,从而很少去重视正规管理体制和营销模式的建设,很少看重企业长远规划的设计。最终导致企业的衰败。

(作者:曾水良)

慧泉(中国)国际教育集团

温州赛格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曾水良:中国民企先天不足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478237.html

更多阅读

寒冷的冬天 主题说明 曾水良: 民企今“冬”不寒冷

次贷危机的爆发导致全球金融体系动荡。中国作为世界经济体的重要一员,也受到了强有力的冲击。银行银根紧缩,导致投资放缓、经济活动疲软,最终使中国的民企经历了一次“洗牌”,并且在全国迸发了“中国民企寒冬”已经来临的论调!   面

曾水良:中国民企通病探究(1)

温州大恒电子有限公司是一个典型的家族式企业,曹老板太太是公司副总经理,曹老板妹妹是公司采购部经理,曹老板侄儿是采购部业务员,曹老板是温州人,刚开始帮人打工,一年之后自己开始经营电子门锁之类安防产品,刚开始时从大老板处提货销售,后

曾水良:如何制定民营企业的战略规划

很多民营企业为什么做不大、做不强、做不久?原因可能有很多,但很多时候都是战略出了问题。对企业而言,没有战略,或是战略不科学与不合理,都会导致盲目扩张、竞争乏力、执行不力、成长无后劲等诸多问题的出现。如何才能制定合理有效的企

法院执行不力 曾水良:根治民企 “执行不力”

   执行力是决定企业治理成败的一个重要因素,是21世纪企业核心竞争力形成的关键。执行力是指通过一套有效的系统、组织、文化或操作方法等把决策转化为结果的能力。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一个企业的执行力如何,将决定企业的兴衰。民

曾水良:如何构建民企员工的核心能力体系

  中国民企的多年来的发展积累已经在产品、营销、技术等方面积累了较为强大的竞争力,作为新经济时代的中国企业,导入良好的管理机制是二次创业成功的基础,而管理的创新、转型是从人力资源管理创新、转型开始的。流程性的管理变革只

声明:《曾水良:中国民企先天不足》为网友朕就是萌萌哒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