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认为难以取得明显进展,但对话仍是解决问题唯一途径
中日第四轮战略对话将于今明两天在东京举行,东海油气田问题将不可避免再次摆上桌面。专家分析认为,此次对话不一定能使问题立刻得以解决,但是对话最终还是解决东海油气问题的唯一途径。
双方标准相差30万平方公里
中国外交部副部长戴秉国已经于昨天率团前往日本,与日本外务省事务次官谷内正太郎进行对话。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孔泉7日在北京表示,对话涉及的议题将是广泛的,既包括双边关系,也包括双方对国际和地区问题的看法。
中日东海资源之争激化于2004年6月,日本经济产业大臣中川昭一行乘专机对中国的“天外天”、“平湖”、“春晓”三大天然气田进行视察后指责“中国企图独占东海海底资源”。随后,日本政界中的右翼势力也参与进来,要求政府采取行动,“维护本国海洋权益”。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教授、国际石油战略专家查道炯博士告诉记者:根据联合国颁布的《海洋法公约》,沿海国家拥有200海里的专属经济海域。但是对于不同国家专属经济海域的重叠部分,公约没有作出解释。
由于东海海域最宽之处只有360海里,如果中日都坚持要拥有200海里的“专属经济区”,势必因互相重叠而争执不下。中国社科院日本研究所对外关系研究室副主任姚文礼说:“在争端中,日本一直坚持在东海划定“中间线”,并要求在“中间线”的中国一侧进行共同开发。这是中国不可能接受的。”
依据《海洋法公约》,我国的态度是:中日间专属经济区的划分应该遵循“大陆架自然延伸”的原则,中日两国海洋专属经济区的分界线应该是在冲绳海槽一带。依据该原则,中国的专属经济区比日本的“中间线”划分法多出约30万平方公里。
姚文礼认为,由于目前双方立场的差距比较大,东海问题可能难以取得明显进展,但是对话最终还是解决问题的唯一途径。
东海资源量之谜
虽然争论以久,但是对于东海的资源量,一直没有一个统一的说法。
此前,时任日本国土交通大臣的扇千景曾公开发表文章说,东海海域中埋藏着足够日本消耗100年的天然气以及其它矿物资源和渔业资源。这些资源将使日本从资源贫乏国家摇身一变为“天然资源大国”,对日本有着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与此形成对比的是,2004年,壳牌和优尼科公司分别表示,经过分析,在评估了有关储量、开发成本、盆地潜能和天然气营销潜能之后,不能对东海春晓项目做最终的投资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