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如今有一种颇有市场的看法,就是中国的服务业发展水平很低,因而政府在未来几年的一个工作重点,应当是通过推动服务业的发展来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这种看法所依据的逻辑,有人引用三次产业发展的历史优先顺序;也有列举中国服务业占GDP的水平比发达国家平均水平(70%)低很多,甚至比部分低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45%)还要低的数字。以此来说明多年以来中国的服务业发展如何落后,未来的空间如何广阔。
如果只是粗略地看,这个观点似乎言之有理,但是有很多值得推敲之处。根据最新公布的统计数据以及我们的观察,中国的劳动力密集型低端服务行业的发展实际已经饱和甚至过度发展了。至少在未来十年之内,解决中国2亿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根本出路实际上仍然着落在发展制造业上。
我们首先引用一下前些日子统计局公布的经济普查数据。从这些新清点出来的“家底”看来,中国的服务业多年以来都被严重低估了。在修正的23000亿元的GDP数字中,93%的漏统数据来自服务业,而这93%之中的70%又是来自交通运输通信、仓储、批发零售贸易、房地产以及住宿餐饮业这些行业。漏掉的最主要的数据是个体经营户的数据。这些数字公布之后,中国的服务业占GDP的比重上升为41%,而之前的数字是32%,修订后的服务业占GDP比率数字基本上和泰国、马来西亚等国家的水平比较接近。这是第一个证明中国的服务业的发展比大家多年来所想象的要好的确凿数据。
还有另外一个关于服务业发展水平的比较,可以给大家一些更加感性的认识。我们把2004年的经济普查第三产业数据跟1992年的三产普查数据进行简单比较之后,发现不论是企业数量、就业人数、总产出以及营业收入和利润,十几年来中国的服务业在各方面都发展很快。举房地产业(包括房地产开发经营,物业管理,中介服务等房地产开发经营)为例:在1992-2004年期间企业数量从两万九千个增长到十三万七千个,就业人数从1992年的69.2万增长到440万人,营业收入增加了27倍,从521亿元上升到14741亿元。
目前我国城市中的服务业基本是以传统服务业,即包括批发零售、餐饮等行业为主,其比重约占第三产业GDP的60%至70%。经过十余年的发展,传统服务业对于吸收劳动就业的作用实际上已经大大降低。再举一个例子,交通运输,仓储及电信产业的就业人数从1992年的1亿下降到2004年的760万,尽管同期的营业收入翻了将近十倍,从1228亿元到11661亿元。究其原因,一方面是九十年代中期国有企业改革大规模裁撤冗员所带来的影响,另一方面,服务行业的生产力提高也是重要因素。劳动密集型批发零售行业的就业人数也出现同样的变动趋势,1992年的数字是2050万人,2004年的数字是1383万人,下降了660万人。
不仅如此,即使是新公布的经济普查数据,也可能仍然存在对服务行业的低估。举一个比较日常的例子,我们不少人在餐馆吃过饭之后是没有开具发票的,很多小餐馆、个体出租车、理发馆等等为了少交税而不开或少开发票是非常普遍的现象,这就必然带来对这些企业营业收入的低估。除此之外,服务业很常见的一些现金交易也是难以统计的。再加上我们的一点经验观察:在任何一个中国的城市里面,大家都能看到餐馆和理发馆遍布城市的大街小巷。这样也可以从一个侧面说明中国低端的劳动密集型服务很可能已经是过度发展了。
另一方面,我们也可以看到,中国的高端服务行业,也就是所谓的“现代服务业”,比如金融保险、法律咨询、电影文化产业等等,实际上是非常落后的,政府也期望在未来几年内这些行业能够加快发展速度。这个发展方向本身毋庸置疑是正确的。可是我们想说的是,这一本身正确的政策与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这件事似乎风马牛不相及。
农村的两亿剩余劳动力之中,由于所受到的教育程度以及掌握的知识技能的限制,决定了在加入城市的服务业中时,从事最多的行业是包括送煤工、餐馆服务员、保姆等在内的低端服务行业,目前在城市中的全部农村就业劳动力大概在一亿人左右。
这样一来,我们就看到依靠发展服务业,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低端劳动密集服务业,对于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来说发展的空间已经十分有限。于是继续发展制造业和出口,稳定第二产业就业人数仍将是我们国家政府在未来一段时间内的主要任务之一。
最近两年,尤其是2005年,随着我国贸易顺差的不断增加,与欧盟、美国及日本三大贸易伙伴的贸易摩擦不断升级,一直保留吸收就业优势的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出口面临一定的困难。然而,考虑到长期的可持续增长,尽管面临巨大的外部压力,中国仍需要在一段时间之内保持这样一种增长方式,亦即保持其作为世界工厂,加工贸易和制造装配中心的地位,这实际上也是为长期可持续发展所要求的国内经济结构及产业调整争取时间。贸易摩擦虽然造成了一定的困扰,然而随着政府和企业在面临贸易摩擦时处理的方式和技巧越来越成熟,外部压力不会也不应当成为继续发展制造业和出口的一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