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集群VS特色作坊47000青岛小老板的光辉未来 尽管比较一些南方城市而言,青岛小老板的数量还是少一些,但政府明确的富民扶持态度,以及个体工业发展前景的明朗,让47000从事工业制造的小老板们依然可以看见自己光辉的未来。
工业小老板47000户 户收入43万
昨天,在大学路附近自己的第3家服装店里,刘敏正在计划着她的新思路:“那就是新的一年里,在济南和烟台两个城市再各开一家服装店”。
像刘敏这样的个体工业户是一个地区工业经济发展的基础和土壤,工业小老板的活跃被认为是促进一个地区经济活力的重要动力所在,而同时它也是富民政策的一个主要落脚点。 记者从市统计局获得的2004年青岛市经济普查的数据显示,近几年我市个体工业得到了较快发展。青岛2004年工业个体户数比2001年基本单位普查的29169个增加了38%,达到47094个。而几年的发展,个体工业规模也有了较大的扩张,2004年工业个体户营业收入达到204.19亿元,户均营业收入43.36万元。2004年我市个体工业的从业人员人数达到17.64万人。 市统计局有关负责人分析认为,我市个体工业所从事行业比较集中,在我市工业个体户所覆盖的34个行业中,从单位个数到营业收入又主要集中在十大行业,包括“农副食品加工业”、“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食品制造业”、“金属制品业”、“木材加工及竹、藤、棕、草制品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等,其营业收入约占我市工业个体户总营业收入的83.75%。 小老板“集群初现” 特色作坊前景看好 “比较南方一些城市,我们的工业个体户数和产能总量在规模上仍然存在差距,但是我市一些个体产业的集群效应已经初现端倪,而且已经形成了几个影响比较大的行业”。参与了本次经济普查的市统计局上述负责人表示,“我市已经形成了一些具有一定产业规模的专业村。主要有即墨市的皮鞋专业村、服装加工专业村、刺绣专业村、网具专业村、项链加工专业村,崂山区的制茶专业村、海货加工专业村,平度的煤球加工专业村、木器加工专业村、塑料加工专业村,莱西的石矿开采专业村、铁器加工专业村,胶州的辣椒加工专业村、肉食加工专业村、草编制品专业村,城阳的制网专业村,胶南的汽车修理专业村等等”。 蓝村对于青岛人来说也许依然是默默无闻的一个小镇,但是在中国的皮鞋行业,她却早已经闻名遐尔,看看这组有关蓝村鞋业的惊人数字:在方圆43.96平方公里的蓝村镇,1600家鞋厂和加工点星罗棋布;从事鞋料、鞋材、鞋胶、鞋盒、托运、销售等的人员达3万人”,“每年有6000多万双鞋在蓝村镇诞生,并从这里销往全球”,如今的蓝村已经是行业知名的“江北第一鞋都”。 集群也许只是区域经济中个体工业做大的一个推动方式。2005年,从青岛市到各区,青岛支持民营经济和个体户发展的富民政策不断出台,也让青岛小老板更加认识到了自己的前途。 青岛大学的一位副教授告诉记者,实际上,他认为,工业个体小老板自己应该努力的方向是:特色+品牌,做个特色作坊,做个持久品牌。“目前一个意大利手工作坊的皮鞋可以卖到几千元甚至更高,主要原因就是品牌和个性,我们刚刚起步的一些个体小老板,应该多走走这个路子”。 适之宝枕工坊是我市专业生产枕头的一个企业,目前已经申请注册了5个商标,在北京路总店以外,目前他们的健康枕头专卖店已经开到了台东、胶州、莱西、胶南等地,并且近期在济南的第二家店面也将开业。适之宝的黄经理昨日告诉记者说,“特色是我们初期发展的思路,而只有坚持做品牌才能把企业做长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