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经济形势预测 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2005秋季报告



 对于2005年和2006年GDP增长的预测,对2005年我们预测今年增长9.4%,我注意到前几天,媒体有报道,国家发改委的主任马凯同志对2005年的GDP增长也做了和这个差不多的预测,由于现在还要继续实行宏观调控政策,所以明年GDP的增长可能要略低于今年,但是没有显著的差别。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003年的时候,我们的投资增长率是27%多,2004年是26%多,2005年是还会进一步下降,预计2005年投资增长是21%,现在看来这个数字可能偏低了,因为今年前十个月投资增长速度从统计数字来看还是不低的。 

  最主要的价格指数是居民消费指数,今年居民消费价格上涨率是2%左右,明年价格上涨趋势可能会非常轻微的高于今年,但是不会有显著的差别。城镇居民收入我们预测今年会有8.6%的增长,这个数字看来是比较保守的,今年实际城镇居民收入增长可能还会高于8.6%。今年农村居民收入的增长,我们预测是5.7%,这和历史相比也是一个不错的增长率。关于消费品,社会消费品零售额今年实际增长率会达到12%,这是一个比较好的数字,说明我们的消费增长在宏观调控政策的作用下已经有了明显的提高,消费增长对于GDP增长的拉动作用会越来越强。外贸出口,我们注意到今年我们的出口的增长速度还是明显快于进口的增长速度,今年的外贸顺差会有非常大的增长,大家看到这里预测是940亿美元,关于这个问题我一会儿再给大家做一个比较详细的介绍。关于预测我介绍到这里。 

  至于宏观调控取得的成绩和当前形势好的一些特点,在这里我就非常简单地给大家提一下第一个特点GDP增长保持平稳快速,连续三年GDP的增长速度是9.4%—9.5%之间,这是古今中外很难找到这样一个好的增长的特点。第二个农业和农村的形势,有了明显的好转。第三我们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速度比前几年有了稳定的下降。第四,消费增长有所加快。第五,目前对外贸易比较活跃,出口对于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明显加强。第六,价格水平比较稳定。2003年和2004年在价格方面的问题就是生产资料价格,上游产品的价格上涨幅度比较快,上游产品的价格上涨和生产资料价格上涨的水平差距是在缩小的,此外财政收支和银行信贷运行都是保持着基本的稳定。最后提到经济运行中一些结构性问题,像煤电油运的紧张问题,目前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缓和。这是宏观调控这两年来取得的成绩。根据以上介绍的成绩,我们可以说,目前我国的宏观经济运行已经进入较高经济增长,较低价格上涨的合理区间,应该说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处于改革开放以来最理想的发展阶段。这是好的方面。 

  在这里我想花更多一点的时间,向大家分析一下我们目前存在的问题,我在这里给大家主要介绍三个和四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目前某些部门出现生产能力的过剩现象。从2003年开始有一些部门出现投资过热以来,那些投资过热的部门所受到的影响的表现在现在变得越来越明显了,就是出现了生产能力过剩的问题。2003年投资过热的部门主要有钢铁、煤炭、水泥等这些部门,我们有一些统计数字,可以比较生动说明,现在我们的过剩是一个什么样的情况。钢铁到目前产能已经大于市场需求1.2亿吨,在建钢铁的生产能力还有7千万吨,拟建的钢铁生产能力有8千万吨,如果这些在建和拟建项目都建成投产以后,我们的钢铁能力过剩会超过2亿吨。电解铝现在现有生产能力是1030万吨,闲置能力是260万吨,有四分之一是多是闲置的,铁合金行业现有的生产能力2200万吨,但是铁合金行业的企业开工率仅有40%左右,电石现在的生产能力是1600万吨,但是有一半的能力是放空的,焦炭现在的产能已经超出需求1亿吨,但是在建和拟建的能力各有3千万吨,汽车我们的产能据统计已经过剩200万辆,在建的汽车生产能力还有220万辆,在酝酿和筹划的汽车生产能力还有800万辆。除了在2003年我们已经分析出来投资过热的部门,他们的生产能力现在出现了过剩,目前又出现了一些新的投资过热的部门,比较典型的例子就是铜冶炼部门,铜冶炼部门是什么样的情况呢?现在铜冶炼部门在建和拟建项目有18个,总的生产能力是250万吨,250万吨是什么样的概念呢?250万吨是2004年年底我们生产能力的1.3倍,这些项目如果投产以后,到2007年会形成370万吨的能力,我们先不要说370万吨是否有序求、市场,就是国内的金铜矿的保障能力和国际市场的可供铜矿的能力都是保证不了的,370万吨最后可能无米下锅,生产不了,生产能力的问题是值得引起密切注意的。我们现在要做的事情就是要想办法怎样能够把已经过剩的生产能力比较多一点利用起来,另一个问题就是要从根本上防止再出现新的生产能力过剩,这是我们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生产能力过剩的问题,这样的问题,我们以前也曾经遇到过,比如说九十年代初期的时候,那个时候我们比较流行的词是什么呢?是市场疲软、三角债,九十年代末期的时候,由于在1998年1999年,由于受到亚洲金融危机的冲击以及国内深层次的问题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那时候谈论的问题是什么呢?是通货紧缩,所以九十年代初我们谈论过市场疲软、三角债,九十年代末我们谈论过通货紧缩,现在要注意的一个问题是产能过剩,这些问题都是有一定内在联系的,需要我们做经济研究的人们研究和分析,从机制上、体制上找为什么我们会经常性、周期性出现这样的问题,这是第一个想跟大家讲的问题。 

  第二个问题,国际市场原油价格上涨,国内成品油供求紧张。这个问题关键还是在于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需要进一步理顺。在八十年代、九十年代的时候,我们也有成品油的走私现象,像远华事件的赖昌兴,他是从国外向国内走私成品油,现在我们出现的问题是反走私,从国内向国外,之所以出现这样的情况,和我们成品油的价格形成价格需要进一步完善和改革有关。 

 2016年经济形势预测 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2005秋季报告

  第三个问题,对外贸易不平衡状况加剧,负面影响值得注意。大家知道,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的对外贸易有很迅速的发展,多数年份我们都能够保持外贸出口的顺差,也就是说出口大于进口,在历史上外贸顺差最高的一年顺差量是430亿美元,但是今年2005年从1月份到10月份,外贸顺差已经是808亿美元了,所以全年下来,我们的贸易顺差达不到1000亿美元也差不多,很可能就是1000亿美元还多一点,今年的外贸顺差一下子超过了历史最高年份一倍。这样高的外贸顺差总的来说,现在越来越感觉到它的负面影响在哪里?负面影响对国内和国外都有,对国内来讲,它有什么样的负面影响呢?我们大量的出口,大量的外贸生产品说明国内需求的不足,这些东西在国内找不到市场,要到国际市场上去,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我们国内需且不足。另外,我们经济增长过多依靠对外贸易,过多依靠出口,这样的话使经济增长的安全性降低了,经济的风险程度增加了,因为国际市场上、国际经济环境发生一点风吹草动,都会对我们的经济产生比以前要大得多的影响。这种情况会造成什么样的情况呢?以前我们讲,如果国际市场上伤风感冒了,我们可能打打喷嚏,就过去了,现在的情况,国际市场如果伤风感冒的话,我们也要跟着发烧了,这是对国内经济的影响。 

  对国外经济的影响,就表现在贸易摩擦的价值。因为中国赚钱赚得太多了,2005年国际贸易的增长是一位数,不超过10%,而我们的出口增长接近30%,我们的出口增长是世界贸易量增长的3倍还要多,这必然会引起越来越复杂,越来越强的贸易摩擦,大家从宣传报道上可以看出这方面的问题。此外,贸易顺差又过多的集中于美国和欧洲,这就使得贸易摩擦的性质更加严重,而且使得我们的人民币要承受越来越大的升值压力,我们现在和欧洲、美国关于纺织品出口的谈判就一个具体的表现。不仅我们和发达国家,像欧美这样的国家和地区的贸易摩擦越来越严重,而且和发展中国家,以前我们的兄弟姐妹们、我们的哥们的贸易摩擦也在逐步的加剧,这都是需要我们注意的。所以外贸不平衡,负面影响值得注意。中央和国务院提出来,2006年要转变外贸的增长机制,要对外贸的出口结构进行调整,而且提出来要保持对外贸易的基本平衡,基本平衡是什么呢?不能有太多的顺差了,出口和进口要基本平衡。 

  如果外贸的基本平衡不大容易实现,我们还可以退守一个防线,第二道防线,第二道防线就是国际收支的基本平衡。但是我们现在在国际收支上也是有一个问题,我们的外汇储备是越来越大,增长速度越来越快。所以,这个问题有一个观念的转变和以前追求出口创汇作为首要任务之一,现在要转移到怎么样保持外贸或者对外收支、国际收支的基本平衡战略上面。 

  第四,农民增收的困难进一步增大。大家知道从2003年我们加强宏观调控以来,为了加快农业的发展,中央采取很多的措施,比如说减免农业税,现在全国已经只剩下两个省没有,其它的省都已经把农民税免掉了,2006年是全国所有的地方免掉农业税,我们设立了粮食最低收购保护价,此外对种粮的农民进行直接补贴,对农民购买农机具进行补贴,这些政策极大的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使粮食生产在2004年增加了将近七百亿斤的产量,2005年初步看来也可以增加近三百亿的产量,两年通过这些政策已经增加了近一千亿的粮食,但是到目前为止,我们国内的粮食生产量依然低于国内的粮食的实际消费量,所以我们对于农业和粮食的问题仍然不能够放松,进一步增加粮食我们已经遇到了一个无法克服的困难,耕地面积的限制。我们的耕地面积是有限的,而且随着城市化的发展还要逐步地减少,想通过扩大粮食播种面积提高粮食产量这条路已经是走不通了。现在提出来的政策是要保持粮食供求关系的平衡,在这种情况下,怎么样进一步提高农民的收入也是一个比较严重的问题,我们知道由于新的政策作用,2005年和2004年,农民的人均收入增长都超过5%,这是一个很好的现象,因为在过去的几年里,农民收入的增长曾经有过只有2%甚至不足2%的情况,现在能够达到5%,这是一个很好的现象,但是如何进一步提高农民的收入,如何在2006年仍然保持农民的收入能够达到5%的水平,这也是一个非常艰巨的任务。 

  第一,我们的政策空间很小,粮食收购保护价不可能再提高,给农民种田种粮的直补和购买农机具的补贴也不可能无限制的增加,农业税基本上免掉了,通过政策给农民增加收入的空间已经不大了。第二,粮食价格面临的是下行压力。第三,农业生产资料的价格在明显地上升。农业生产资料价格的上升基本上抵消掉中央给予农民种粮的好处了,所以这些问题在2006年继续保持农民收入有一个明显的增长面临极其艰巨的任务。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478499.html

更多阅读

2016年经济持续低迷 经济低迷新店开还是不开

  文/许佑宏  经济危机似乎让很多行业都陷入了困境。不论何时,人们总喜欢把失败归咎于诸如大环境之类的外因,事实上,经济危机不过是一个催化剂,把零售业掩藏在经济快速增长时期的漂亮的经营数字下的、以前就存在的管理短板暴露了

声明:《2016年经济形势预测 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2005秋季报告》为网友未忘丶何安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